规范民间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2022-03-04 22:07柯术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中小企业

柯术

摘 要:中小企业是助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其所面临的融资困境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民间融资是目前一些中小企业采取的融资方式之一,其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信息成本优势、信息约束优势以及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也有风险高、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民间融资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中小企业采用民间融资的原因,然后深入研究了目前中小企业采用民间融资所面临的风险及问题,提出了防范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及规范民间融资行为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中小企业在民间融资方面提供部分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大中型企业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为我国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力度支持,为中小企业创造较好的营商环境,但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问题,民间融资以其独有的优势被一些中小企业所运用,但中小企业在采用民间融资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对此,论文深入研究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试图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促进其长期平稳发展。

一、民间融资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1.民间融资的内涵

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渠道、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筹集自身经营所需资金的活动。民间融资是指企业通过民间金融渠道融通所需资金。

民间金融也称之为非正规金融,是指没有纳入我国正规金融体制监管的各种金融交易活动。民间金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是对社会有益的金融交易活动,民间金融包括企业互相融资、民间友情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等暂时改变资金使用权的金融行为。民间金融通常提供关联型贷款,可以有效降低各种主体的贷款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极大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民间融资的特点

(1) 民间金融具有信息成本优势

民间金融组织具有较强区域性,大多在乡镇聚集,资金需求对象也是当地中小企业。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一方面反映在贷款人对资金需求方偿债能力的一定了解上,比如对借款人偿债能力、经营情况、信用等比较了解,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贷款风险;民间金融能够较好克服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这一最大融资障碍,而这是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反映在对贷款的监督成本上,得益于人缘、血缘、地域等因素,借贷双方可以保持相对频繁的往来接触,较容易获取借款人的信息,使得贷款人能及时掌控贷款风险性,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民间融资具有信用约束优势

民间金融机构在向资金需求方放贷时大多不需要等价值的抵押或担保,仅凭借信任借款人或中间介绍人的个人信用和感情基础。而大部分交易是由亲友介绍的,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力,并且这种道德约束通常比法律条文更为有效。民间借贷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石,借款人对贷款方承担无限责任,若借款企业违约逾期不还,民间金融组织有权利凭借借条上诉,法院也有义务以个人借贷纠纷案件予以受理。

(3) 民间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优势

民间金融操作简便灵活,对不同信用和资金需求的企业可给出个性化的融资方案,而且贷款和放款的审批效率较高。相反,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方式难以顺应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需要履行各种繁琐手续,一般贷款审批时间较长,这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短、频、急”特征相背离,往往因为贷款审批时限过长而错失最佳投资时机。民间金融更具有灵活便捷的交易成本优势,民间金融组织自身的灵活性决定其在合同履行期间,借贷双方可依据实際情况对贷款的归还期限、利息率、归还方式等进行变通、调整和创新,具有正规金融机构无法享有的低交易成本优势。

(4) 民间金融资金配置效率高

民间金融一般具有明确的产权制度,具有很好的激励约束功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民间金融组织的股东往往与运营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就有效地降低了对融资方的监督成本。民间金融界限分明的产权制度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与兼容性,两者之间更容易产生诚信协作关系。民间金融是一种市场化的融资机制,贷款人通常是在双方自愿达成交易的基础上把资金投放在偿债能力强或者是预期收益高的投资项目上。由于民间金融组织产权明晰,强化了借方的信用约束与还款责任,迫使借款人必须合理高效地运用资金。因此,民间金融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资金的流动,有效改进了资金的配置效率,增进了社会总体福利。

二、中小企业的界定及采用民间融资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分析

依据工信部等四部委对中小企业的划型规定,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是依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员工人数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确定的对中小企业规定的具体标准。

在我国中小企业一般为非国有企业,因其规模小,一般具有独特的特点。第一,结构多元。当前中小企业不仅自身在快速发展,同时还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支持国有企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第二,劳动密集度高。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由原来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变成了竞争劣势,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含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必经之路。第三,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导致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不平衡。

2.中小企业采用民间融资的原因分析

(1)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中小企业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给正规金融机构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正规金融机构即使有多余信贷资金,仍有大部分中小企业被排挤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始终面临着融资难问题。对于银行而言,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更高,因此为了降低风险,银行通常会以平均风险向中小企业执行固定贷款利率。但不同的中小企业间经济状况不同,风险偏好也不一。对于同一贷款利率,如果借方企业认为贷款方对自己风险评估过高,难以接受对方提出的不合理利率水平,就会导致此次融资交易失败。但是对于那些高风险低质量的企业却很乐意承担较高的利率,而这些借款人往往就是抗风险能力低的借款人,导致这些企业融资在银行容易出现贷款不良。另外,银行将资金借出后,很难掌握对方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从而承担对方企业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即对方企业可能改变事先承诺的贷款资金投资方向,将资金投入风险高收益高的项目。总之,如果银行不了解融资方的投资风险,贸然提高利率只会使低风险的借款人放弃银行信贷而使高风险的借款人投资更高的风险项目,从而使正规金融市场平均风险上升。

(2) 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贷款难

银行为了控制和降低贷款风险,通常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或担保。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分布在乡镇区域,办理进行抵押、担保贷款时,所提供的抵押物和担保物较小、价值又低,一般很难满足银行要求,导致中小企业无法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融资,只能转而寻求民间借贷。同时,我国企业产权制度还在不断改革完善中,中小企业的股权价值无法被银行认可;大企业更不会为中小企业贷款作担保、中小企业间的互保、联保也不能获取银行的信任,迫使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走向民间借贷。

(3) 银行业的垄断造成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缺失

在我国,银行业集中程度和垄断程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四大国有银行几乎集中了所有的金融资产与金融业务,其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比重达到65%,且存贷款份额占到75%以上。国有商业银行盲目扩大规模,委托代理链条过长,使得信息传递缓慢、效率低下、服务种类单一。这些大银行主要凭借其对市场的控制力来获得高收益和低风险,主要业务倾斜于大城市和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则设置较高门槛。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在对金融产业布局方面的政策缺乏,缺乏对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引导、规范和限制,导致金融产业布局结构存在严重的“同构性”。在难以通过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为了长久生存与发展,只能寄希望于从民间金融机构或组织中寻求资金,成为促使民间金融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4) 中小企业自身融资实力单薄

首先,有些中小企业初创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成长前景不明朗。现阶段,中小企业中的大多数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这些企业往往竞争性较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也不理想,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一般银行非常注重贷款安全性与收益性,而中小企业的高破产率和低收益率使得银行不愿向其放贷。

一方面,中小企业很难满足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另一方面,在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竞争时,显然无法获得贷款,或者只能获得门槛更高、成本更大的贷款。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相比之下,不如寻求民间借贷。

其次,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资信状况还有一定距离。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不完善,中小企业在转制过程中自身信用意识薄弱,逃避银行债务屡屡发生,导致信用环境恶化,道德风险扩大。而且中小企业违约风险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就意味着扩大了自身的信贷风险。近年来,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信贷风险水平仍很高,所以银行会谨慎向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放贷。

最后,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更谨慎。和大企业比,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如财务制度、内部运营机制等;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披露不够及时和透明度不高,导致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真实性难以摸清,针对贷款潜在的收益与风险,信贷双方相互了解的程度不一致,所以银行在对待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时显得更为谨慎,甚至会将那些健康成长的中小企业合理贷款需求拒之门外。

基于上述原因,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规渠道满足自身融资需求,只得转向民间金融组织。

三、中小企业采用民间融资所面临的风险及问题

1.自发性组织使民间金融组织形式滞后

从组织形式来看,现有民间金融组织大多都还只是建立在地缘、亲缘关系之上,这就导致民间金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本能性地回避竞争导致其运作效率低下。由于主要依赖地缘、亲缘这种特殊关系圈,单个信任系统的资金融通收益额不足以支付制度创新的费用,难以承担建立规范化融资制度所需的高额成本,导致民间金融组织极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而一旦资金链断裂或破产,中小企业就将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风险极大。只有借助外部的制度冲击和国家的制度供给,再结合自身的力量,民间金融才有可能实现其制度创新。

2.内部对于产权保护的观念淡薄

在一个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资金供给者会优先选择能够为自己提供稳定预期的企业,即具有明晰产权的企业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一方面国家对于民间金融实行严格管制,使得民间金融市场分割严重;另一方面,国有正规金融组织并不十分愿意參与民间金融市场,所以民间金融处在一个垄断的市场环境中。在这种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垄断主体逐渐丧失寻求明晰产权制度的动力。其原因在于明晰的产权会打破维系民间金融组织的关系纽带,民间金融的一般经营规模较小,无法负担进行产权界定的高昂成本,而且垄断能够创造超额利润,而产权界定并不一定能增加收益,导致缺乏对产权进行保护的动力。

3.外部对于产权的保护不充分

我国具有明显的二重结构特征,所谓二重结构是指具有巨大潜能的国家及其规模庞大的官僚体制和分散的民众阶层。这一力量极不对称的社会结构,使国家具备一个非常有利于追求垄断产权且能扩展产权的条件,国有正规金融也会不断侵噬民间金融产权领地,更让人担忧的是几乎没有任何产权保护机制对其进行约束,导致民间金融不是在治理整顿中被抹杀,就是被整合进国有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转化为官办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民间金融组织存在规模劣势和关联风险

民间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因为资金总额不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民间金融资金往往来源于自由资金,其资金来源也仅限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决定了民间金融机构只能够提供规模非常有限的信贷,这种规模劣势大大降低了自身抗风险能力从而影响其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又会波及到与其紧密相关的参与者,导致关联风险发生。

四、引导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对策建议

民间融资是为顺应中小企业实际发展而自发形成的一种融资方式,它结合了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信息不透明的特点,有利于克服企业信用与治理结构上的不足,也有助于稳定整个金融体系,民间金融有必要成为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部分。

1.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竞争地位

为民间金融创造一个合法的活动舞台,允许民营资本自主参与融资市场竞争,既能减少其因躲避监管而发生的成本,也可以降低不法分子利用其形式牟取暴利而给社会法制及道德环境带来的危害。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社会分工专业化、国际化程度提高,金融要素市场必将进一步细化,仅仅依赖国有金融机构和跨国金融组织无法满足各种市场主体的融资需要,客观上需要建立能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我国应该根据民间金融的特性,对非法集资与民间借贷之间的界限进行明确界定,以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组织。民间金融需要在金融监管机构的规范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制、合作制等为市场手段进行整合,提高整体产业素质。此外,要有区别地对待民间金融,对于那些合理合法的正规民间金融组织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合理不合法的灰色金融机构则要加以规范和引导,对于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则要严厉的打击和取缔。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中小企业信贷压力,改善社会信用体系。

2.建立多层次的民间直接融资市场

我国有必要建立一个覆盖股票、债券、基金,多层次、多品种、多渠道的金融市场,使投资方式更具灵活性,直接融资渠道更加畅通。为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资本投融资渠道狭窄现象,可以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鼓励发展层次较低的场外交易市场,只有既包含交易所和创业板市场又包括低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和柜台市场,才是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此外,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引进投资基金及信托基金吸收民间财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民經济建设。

3.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融资活动的基础是信任,较低的信用水平会加剧借贷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一方面,是使企业融资交易难以预测,加剧企业融资难度;另一方面,使贷款方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和违约风险。因此,信用建设必须加强,信用意识必须深化,净化民间金融的生存土壤,最终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信用的建立需从两个方面来践行。第一,要制定履行契约的“游戏规则”;第二,必须加强履行借贷契约的“诚信”意识,提高市场效率;第三,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筑民间资本进入正规融资市场,同时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

4.强化民间金融监管机制

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监管和约束机制。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发布与民间金融机构相适应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内控风险制度。监管部门要对民间金融机构组织风险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审查,以形成长期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其次,构建民间融资监测通报制。各民间金融组织需定期披露且向上级报告有关借贷的基本信息,方便监管部门监测和管理。再次,确立民间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一套合理完整、切实可行的风险预警指标方案,监管部门能依据指标运用现场或非现场手段对风险进行监测,以及时掌控和化解风险。最后,构建民间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将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相结合,通过收购、兼并、行政关闭、撤销、破产清算等方式对有问题的民间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处置,强制其退出市场。

五、结语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脉,同时资金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推动和规范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企业对民间金融的内涵有全面认识,分析中小企业采用民间融资的原因和所面临的风险后,才能正确引导民间融资对中小企业急需资金时的积极融通,有利于稳定国家金融市场,成为中国金融体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想云,张泽明.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30):80-81.

[2]陈美云.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18(01):89-91.

[3]冯岚,吕金记.中小企业金融体系不足与民间融资突围路径选择[J].上海金融,2012(9):89-91.

[4]詹健梅.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与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 2020(16):57-59.

[5]全锐,李田,刘文博.关于我国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探讨[J].时代经贸,2020(11):12-13.

[6]杨瑞.民间借贷发展中的问题及规范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31):163-164.

[7]丁涛.探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民间借贷问题及制度改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2):131-133.

猜你喜欢
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中小企业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经济下行环境下理顺银企关系的新思路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市政 BT 项目投资人融资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