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推进大运河文化数字化传承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2022-03-04 11:20郭晓月安琪于园园
科技资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利用

郭晓月 安琪 于园园

摘要:河北境内大运河由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等河段组成,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市,总长近600 km,沟通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大运河河北段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丰富多样,各类民间社火、传统技艺、戏剧、武术、杂技等承载了大运河浓厚的文化气氛。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深入到人们生活中,也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为大运河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延续带来了新机遇。为了更好地推进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建设,沿线城市应同时启动实体与数字保护机制,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协同打造融合时代发展、体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和博大情怀的数字人文平台。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 数字化 传承 保护 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1(b)-0000-00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Promoting the Digital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GUO Xiaoyue   AN Qi   YU Yuanyuan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angzhou, Hebei Province, 061000 China)

Abstract: The Grand Canal in Hebei Province consists of North Canal, South Canal, Wei canal and Wei River. It flows through Langfang, Cangzhou, Hengshui, Xingtai and Handan, with a total length of nearly 600KM, connecting the two major water systems of Haihe River and Yellow River. The material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re unique and rich, with various folk social fires, traditional skills, drama, martial arts and acrobatics bearing the strong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Grand Canal.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enetrated into people's life and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culture. Digital processing, digital display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have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spiritual continuity of the Grand Canal.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in Hebei Province, cities along the line should start the physical and digital protection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and cooperate with innovative ideas and methods to build a digital humanistic platform integ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reflecting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broad feelings of the new era.

Key Words: The Grand Canalculture; Digitalization; Inheritance; Protection; Utilization

1  河北省大運河文化的传播特点

1.1  线性分布

线性文化遗产(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由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的理论衍生而来,指空间地域上相对完整的地域单元,在现状或条状区域内承载着各种文化遗产群体。大运河河北段文化遗产丰富,沿线河道、减河、分洪设施、险工、水闸、桥涵、码头及沉船遗址等遗产丰富,有重要价值的运河本体遗存遗址30处,南运河沧州—衡水—德州段、谢家坝和华家口夯土险工“两点一段”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沧州市东光县连镇谢家坝和衡水市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是“糯米砂浆”古法铸造运河大坝技术的典型代表。河北大运河文化带整体线性分布的特点,使文化带上各种文化遗产能够相互交流与渗透,也给大运河沿线的空间重构带来便利,有利于政府统筹推进文化带建设;有利于开发商尊重沿线文化传统进行项目规划;有利于沿线居民深入感知大运河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1]。

1.2 活态流变

大运河文化带是流动的、变化的,是以多点联动形成合力的战略空间布局。北连“环渤海经济带”,南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纵贯南北。在这种流变中,给人、物、文化、思想、知识带来多重影响。河北大运河在不断流变中,代表了燕赵大地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以及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燕赵文化在时空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得到体现。大运河代表的是燕赵多民族文化认同,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1.3 多元融合

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流,文化是人类思想的沟通,在大运河这条曲折蜿蜒的线路上,各个民族、地域的文化也不断地发生碰撞交流,串联南北,沟通长江黄河,推动着中华文化大统一格局不断向前发展。大运河河北段流经河北五市,也串联起了沿线的不同文化形態。比如:廊坊大运河段流经的香河县依据地域特色和文化风俗打造了香河中心码头、中信国安第一城、水岸潮白景区等文旅项目,将非遗景泰蓝融入文创产业;而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的20个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诗经文化、杂技文化、武术文化令人称道,河间西河大鼓、孟村八极拳、青县哈哈腔、河间皮影戏、沧州狮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繁荣了当地文化产业。大运河的串联使河北文化形态之间交流融合,形成区域特色[2]。

2  数字时代河北大运河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技术为大运河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的契机,不仅在硬件上给与创新技术支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生态,实现了文化、效益、资源、宣传的融合传播体系。近年来随着大运河建设的不断推进,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传承保护利用事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流经区域在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承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方面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地区或建立数字档案库,利用V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展现运河景观;或打造“云展厅”宣传特色文化资源;或借助数字化载体融合古籍史料、书画文物等实物,展示自然人文景观;或建设虚拟体验平台,创新大运河文旅产品与服务。目前的数字化建设举措中,虽然运用了一些虚拟技术、融媒体技术等,但未大规模推广,形式也必将单一,单向传播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对于大运河的数字化信息传播仍停留在信息表层,难以启发深层次文化内涵,使公众难以感知大运河文化的全貌。总体来说,河北大运河文化带数字化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数字化表现形式单一

数字媒介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卫星等传播途径,以电脑、手机、数字接收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体。互动性、主动性、个性化程度较高。目前在建或已经建成的数字化系统大多采用传统信息式展示方式和交互触屏式展示方式。传统信息式展示方式特点是逐项显示文字、图片、音视频和三维模型等文化资源。这种展示方式成本低、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交互触屏式的特点是用户通过触摸操作浏览非遗信息,合理的交互方式可以提高信息的获取效率,提升用户的沉浸感。这种展示方式开发费用较低,多使用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目前,通过数字媒介传播大运河文化的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的表现方式浮于表象视觉体验,千篇一律现象影响了数字传播效果的评估,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利用和挖掘还不够深入。

2.2  表层化信息造成深层内涵缺失

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因此在利用数字媒介对大运河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其传播形式与大运河文化内涵的统一。当下在多种文化涌现和冲击下,人们对大运河文化背后的深刻精神内涵普遍缺乏了解,数字媒介在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层面表现得不容乐观。其一,大运河视觉元素的呈现比较单一,停留在形式化、口号化的阶段,吸引力不足,大运河文化本身的文化内涵、精神属性、艺术形式等特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力量的介入,很难与现实社会全面相融。其二,数字媒介技术的介入程度不够深入。大运河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利用个数字技术收集传承人口述历史、建立数字博物馆、虚拟技术等需要充分考虑大运河文化活态的传播特点,以往那种视频、图片加文字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运河文化的传播要求[3]。

2.3  忽视受众差异,公众认同感低

河北省大运河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市,贯穿起龙凤文化、诗经文化、冀派内画文化、邢都文化、磁山文化。不同的城市间及城市内不同民族与地域之间具有文化差异,传播者在利用数字媒介传播大运河文化时,应考虑不同地域受众的差异性,从受众的认知、心理、行为方面进行文化传播和融合。目前对于大运河文化在不同城市间的文化差异性的探索还不够深入,缺乏公众认同感。大运河文化只有深入到当地,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相结合才能充分融入主流传播语境中,同时也有利于深入民心,提高受众对于大运河文化的认同感。如何利用新兴数字技术,借助新媒体、大数据、社交媒体等现代媒介工具进行有效的数据挖掘和传播,将技术与艺术相统一,实现大运河文化与受众的适应性和融合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4]。

3  河北大运河文化数字化传承保护利用策略

3.1  厘清当下数字化传播的载体与呈现

从大运河文化的活态性和整体性出发,挖掘其内涵,从多学科、多媒体技术融合的角度探索出一套适宜河北省大运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体系。数字化展示方式除了传统信息式和交互触屏式以外,还包括通过机械装置来模拟活动流程,与各种显示设备相结合,实现信息可视化;还有基于传感器的新媒体互动方式,近年应用广泛,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此外,还包括基于虚拟现实的感官体验。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世界,还原文化场景。

通过厘清当下数字化传播载体的特征,搭建数字化传播体系,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同时,借助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完善沿线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数字化工作。搭建大运河文化资源数字化智能平台,不仅可以为沿线城市文化保护传承所用,也可以整合城市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沿线城市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利用,运用二维、三维图像、3D扫描、VR等技术,将大运河的纸质化信息、单一的音频图像等资料,通过PC端、手机端、智能云端、互动电视端等平台充分展示,通过多平台建设,提高对大运河文化带的管理、展示、评估、交易、研究等工作的效率,整理文字信息和口述信息,实现全面的、权威的、动态的数字化管理,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数字化体系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实现双赢。

3.2  以受众为中心,构建数字化传播矩阵

当今的传媒生态不断发生着变化,受众从过去的被动接收信息转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新媒体和旧媒体的相互融合、兼容和互补,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打开了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机会。在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占据了更为主动和中心的地位,对于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应考虑与受众的接受度和偏好相契合,在深入挖掘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考虑沿线城市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将传播者、内容、渠道、被传者、传播效果五个传播要素融入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的路径中,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立体数字化传播矩阵。

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种新媒体方式更加地富有人情味,更贴近普通人的视角,从而提升认同度和感知度。比如:2020年6月13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抖音推出“非遗市集”直播活动。邀请知名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非遗好货,如苏绣技艺、手工皮艺、芜湖贴画锻造技艺等,同时,邀请用户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展示非遗之美。活动上线第一天视频播放量突破7 000万。据统计,到2020年5月,抖音囊括了1 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1 318项,先关视频超过4 800万条,播放量超过2 000亿次,点赞量超过64.8亿次。这样的方式为非遗传承带来了新机遇,让更多的普通受众感受到文化之美,同时带来了经济效益。河北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可以借鉴此类成功经验,由各地政府部门牵头与短视频平台达成合作意向,举办“云游非遗”为主题的影像展、直播秀等活动,寻找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议题设置,将大运河文化分解成不同内容的主题进行传播,由浅入深地激发数字媒体平台和文化的双向互动,引发热度和关注[5]。

3.3  借助VR技术再現运河风情

VR(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可以通过特殊设备模拟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实时观察、操作三度空间内的事物。目前河北大运河文化景观的制图及建模方法仅以CAD二维方法无法全方位展示复原效果,加入VR技术,可以对大运河沿线各市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再推敲,打造三维空间构造、环境模拟,甚至在施工阶段利用技术模拟提供良好的支持。此外,VR技术可与互联网结合,突破文化资源的地理环境限制,高传输度、高清晰度、高便利度地对考古文献和文字研究进行传送,展示文化遗存、文化遗址景象。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方式立体呈现大运河文化遗产,对运河沿线各城市的河道河堤、建筑、文学、美术、城镇、乡村的特色风土人情进行展示,主要包括河北段大运河五市沿岸遗产点、河北非遗文化、河道生态建设等,同时对沿岸居民进行调研,收集居民与运河的故事,探寻运河文化对河北人民的影响。使用数字技术,比如:3DMAX、Unity3D等搭建虚拟环境,运用计算机语言实现交互功能,对运河沿岸的历史建筑、民俗风情、交通工具、传统文化等进行交互展示,突破时空的限制,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端、电脑端真实感受到大运河的魅力,感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3.4  开发数字化移动应用

河北大运河文化种类繁多,如沧州河间的歌诗,是汉代以来河北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吟唱的是中国文学最早的源头性作品《诗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它的唱词、唱法等都有专文记载,但是这样的原始文献不能像普通书籍那样购买或借阅,普通大众无法接触进而加深了解。在数字化时代,可以开发相关移动阅读应用,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此外,将运河两岸的民俗风情结合AR技术让使用者进行感知,使读者可以零距离地进行阅览,满足读者求知欲的同时,也有利于古籍的传承,也能更好地保存纸质文献。

移动端App是当代受众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北省大运河相关APP还未被开发。可以设计一款App,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呈现相关史籍的数字化阅读,也可以提供虚拟场景再现,将大运河沿岸文化遗产囊括其中,对观众提供语音、文字、视频等信息介绍,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或某一些代表性文化遗产,而是要将每个文化元素提取出来做细节性展示,让用户拥有更直观的视听体验。比如:在2021年10月份举办的大运河(沧州)摄影大展暨运河城市集群影像交流会,展览中的所呈现的运河影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运河沿岸沧州的历史风貌,构建起一个运河城市的影像样本。这样的影像文本便可以通过App进行汇集,便于向更多的市民进行展示,扩大传播范围,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到运河文化为城市变迁发展起到的作用。此外,在App中还可以增设参观预约功能,面向游客预约门票、购买、改签门票、参观日期、关闭提醒、信息推送等。并设置用户交流反馈区,提高App的使用率[6]。

3.5  构建云数据资源库

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离不开专家学者的科研力量,随着我国对大运河文化探索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中,为了便于学者们以快速便捷的方式获取文献等相关研究,利益利用云计算、富媒体等先进的数字技术采集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和计算,将古典文献利用数字技术采集上传,收录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将现有研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录入,便于学者进行搜索查询,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撑,从而打造方便、快捷、个性、深度的大运河文化云数据资源库。

此外,开展大运河文化相关线上课程。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所提倡的,河北省作为燕赵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年青一代,因此在河北省各高校应该开展大运河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讲授当地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与认同,培养文化自尊心、自信心,进一步提升自我修养。此外,还可以通过中国大学慕课、超星等线上平台上线与河北大运河文化相关的学科课程,开展免费授课;积极调研河北省大运河沿线居民的文化信息需求,开发大运河文教类客户端,将大运河文化资源实现全民共享。

3.6  夯实大运河文化传承的互鉴路径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6条运河相关世界遗产,除了中国大运河外,还有法国米迪运河(1996)、比利时中央运河(1998)、加拿大里多运河(2007)、英国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与运河(2009)、荷兰阿姆斯特丹17世纪运河区(2010),这些世遗运河在保护利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验与启示也为我国大运河的保护利用、发展提升提供了重要学术依据和实践参考。目前国内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2021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博物馆中最大的亮点即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科技手段描绘大运河的四季流转,古人的生活图景跃然眼前。通过AR、VR等先进的数字化手段,让参观者沉浸式地体验到运河风光民情,切身感受到运河与沿岸百姓生活紧密关联。运河沿岸特色小吃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在桌子上呈现出来,运河上的特色船只沙飞船被360的环幕包裹,环幕上呈现的动画全部根据古籍复原,让参观者沉浸于此,体验到大运河流域的是积淀和人文风貌。

目前,随着河北大运河“1+6+1”规划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何对河北段大运河文化遗产实施科学保护、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提升其文旅品牌影响力,需要从科学和文化的视角,提升民众对大运河文化带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的认同,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以国际化的视野,做好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这三篇文章[7]。

3.7  以人才引领大运河文化传承建设

大运河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者,数字化建设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专业人才的推动。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关联数据建设、云数据建设等技术还未得到大范围普及,而大运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保护利用涉及多个层面,涵盖多种学科,这就需要相关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互联网技术和精通数字技术,还要通晓大运河文化,还要具备一定的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知识,因此需要培养一批技术能力过关,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人才。此外,充分利用本地高校资源,通过学校教育灌输大运河文化知识,培养文化传承者。如根据大运河文化特点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教师带动学生参与到对大运河文化的创新项目中,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青少年对于大运河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为大运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保护利用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秋红.大运河文化的数字化呈现与传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11):8.

[2]付小颖,王志立.视觉重构:数字化传媒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破[J].新闻爱好者,2020(7):75-77.

[3]谈国新,何琪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研究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J].理论月刊,2021(9):87-94.

[4]林莹莹,刘志宏,陈强.大运河沿线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建构——以苏州震泽古镇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7):91-93.

[5]朱季康.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J].地域文化研究,2020(4):52-62,154.

[6]徐楠楠.运河文化影響下的聊城旅游品牌形象推广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9.

[7]秦建军.大运河沧州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利用
画与理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