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单元作业设计

2022-03-04 09:21苏秋英福建三明市三元区沪明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科科学作业

◇苏秋英(福建:三明市三元区沪明小学)

新课程学科理念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更加注重单元整体教学,旨在突出助力学生主体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学科知识、系统模块。而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适合教学方式展现的过程。多年的实践与应用表明,单元整体教学与作业设计,仍然是一种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为此,为了巩固学生对学科教学的理解,适当布置作业,促进学生加强练习与实践十分必要。小学科学学科原本就注重动手实践,这为进一步研究单元作业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考理论和思路,如何进一步深化科学学科单元作业计设、开展实践探究,成为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的方向。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与同行分享。

一、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依据

(一)基本界定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勾勒出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备品质及关键能力,是学科教学与育人发展的方向和必然结果。特别是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理论的提出与实践,为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在学科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举措。

(二)设计过程

小学生要从科学课堂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就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科学学科学习注重观察、思考与动手实践,教师在课时设计上需要将单元知识融会贯通,要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前后的一致性的延续。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上,同样需要过程学习的参与性,即在科学教学与练习设计上,体现知识与技能巩固整体性与连贯性。小学生的逻辑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应着眼于有目的、有效的观察实验、练习训练,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设计与落实,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科学学科的课前预习布置、课堂练习、课后动手巩固实践等一系列作业设计过程,能改变学生学习努力不足或学习动能不足等问题,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良好效果。

(三)设计类型

教师要将作业设计对象学生作为主体,要考虑学生的完成率和度的把握;要以不同类型的学生巩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作业布置分层设计。例如,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同表现,将学生家庭作业分别设计为基础、高级和附加三种类型。根据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和掌握能力,可将科学作业分成知识拓展设计和探究式作业设计。作业类型包括搜集资料性作业、种植和饲养的实践活动、观察后写科学日记、调研后写科学小论文等。当然,从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出发,与本课单元整体知识关联度越高,越需要注意到高度综合、高度拓展对学生思路的拓宽以及学生知识面的影响,就越是需要学科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培育学生敢质疑、勇创新的实践精神和能力。针对多数学生的科学基础能力一般、学业水平中等的情况,教师在作业内容设计和学生操作环节上,要注重与具体某一节课程传授知识的关联,比如,突出章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突出作业题型的变式的综合题应用等。同时,针对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困难、作业能力自律差的学生的特点,应设计基本内容与实践活动,以减轻这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享受作业过程的快乐。

二、单元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一)整体考虑不足

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际经验或过于功利,未对学生作业做分层次处理,单元整体系统树的理念不足,封闭性有余,造成学生作业与练习开放、探究方面的不足,满足不了学生对科学作业的个性化需求。

(二)缺乏科学层次

科学学科不论是教与学,还是实践活动练习,都十分讲究“循序渐进”。而我们发现,强化机械记忆、无思维价值和新意的练习设计,在作业布置中占了多数,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足。

(三)设计不够优化

不少学科教师的作业设计缺乏原则、目的以及步骤优化。教师围绕学校要求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示进行作业设计,但因培训不足且无有效的指导,备课教研研究探讨不足,学科作业设计不够优化,设计走过场或流于形式,学生课前、课堂及课后的巩固作业难于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作业形式单一

科学教师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不能像语文、数学学科那样,它不仅需要考虑实验次数与时长、实验器材、实验过程难易度等,还要考虑是否适合全体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对探究乐趣的体验、是否能得到真知或从中受到新的启发。当前,多数小学科学教师为了图方便省事,对学生的课内外作业的评价形式单一。如,新课结束后,仅布置学生回去把单课或单元的知识点背诵或阅读一下,最多再完成实验手册中的内容,形式不够多样,内容单调,没有拓展的知识空间。这样的作业,仅局限在课本范围内的知识点积累,不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能实现学生学习科学的真正意义。

三、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确定作业设计目标

学生的天赋、爱好与特长,决定了学生的表现和发展,也为其将来走进社会参加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并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实现不同学生的发展目标,学校或教师需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体验。在作业巩固练习上,要突出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自主空间和展示平台,因人而异地进行课后作业分层设计和优化单元作业。例如,在教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时,作业应围绕单元知识和教学整体,针对不同类别学生设计成基础类、提高类、附加类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既有“填图——填写相应的消化器官名称”等基础性知识作业;又有“按顺序写出自己消化功能器官有哪些”等提高类检测作业;还有“简单文字和图画简述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画出人体内肝脏、胆囊和胰腺的位置并描述功能”等灵活类的作业。围绕不同学生的不同作业设计,分层推进实践,就能够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练习巩固,都能从作业中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二)突出学生作业设计层次

小学科学知识学习和掌握,具有清晰的层次与严密的逻辑。因此,教师不但要突出教学的层次,更要注重在作业设计的系统层次,笔者将其归纳为“实际”“实效”“实践”。即做到学生作业设计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在学生科学实践类作业中的实验器材,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另外,作业布置要做到“少而精”,设计的作业能够准确地检测、检查出每堂课或教学单元的目标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后,能发现自身掌握的知识要点是否达到了学科课程教与学的标准,讲求作业的实效。在科学实践探究方面,教师设计的作业,要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学科动手操作、实验、制作等活动,从而全面地发展自己学科素养。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体现出教师重视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又能体现直接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开发潜能。层次分明的作业,能强化学生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学科情境下课程知识与多方面能力的融合,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达到学与做、实践与思考的统一。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充满科学知识、富有趣味性的小魔术、小游戏等实践操作性强的作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结合科技操作型读本知识验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科学小实验,用实证的科技知识来弥补学生科技知识量的不足;还可以从科学课程教学的章节中延伸或相承接的科技文化知识中,以课前选取好的小魔术、小游戏作为引导,让学生课后在家中独立完成。这样的实践式作业,能赢得学生对科学课的喜爱。

(三)加强作业的功用的应用

学生作业练习,不是学习学科知识与掌握技能的目的,而是一种重要手段,是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培育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与优化过程中,要力避题海战术训练和围猎心理,要积极倡导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的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训练时,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创造。在课外实践活动与探索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拓宽学生视野,多角度、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中实现学生学习上的“习行之功”。特别要让学生从“多而滥”作业中解放出来,体验趣味训练、体验成功,升华自己的知识积累。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实践与探索技能基础上,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培育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师精巧编织的作业训练中,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和“本我”。比如,让学生回家充当科技知识宣传员,通过“小手拉大手,科技知识家庭”活动,布置学生在每次学完一单元科学课程后,准备一个富有科学知识的讨论问题,采访父母等家庭成员,与父母或其他亲人进行科学知识的交流,由学生自己或在家人参与下,整理出简单的记录作为资料备忘,由家长评价并签字。这样,在交流中促进学生与父母、兄弟等共同学习科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当一回小小科学探究员,把课堂所学的实验进行课后延伸,这样既可以把课堂上的实验在家里再做一遍,又可以举一反三,搜集材料做与课堂相似的实验,加深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运用。

(四)强化作业多样化运用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科学学科单元的教学侧重点,将作业设计成不同类型,供学生自己选择。以“感受时间”的作业为例。可以设计成“轻松型”的活动作业,安排学生回家看一段时间的电视动画片或玩电脑游戏等活动,然后由学生估计所用去的时间;再要求学生闭上双眼或者用眼凝视固定场景一段时间估测出所用的时间,将估计时间与自己用计时器记录的时间进行两相比较,这样就能够感性地感受时间的长度。还可以设计成“查阅资料型”作业,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时间资料或在互联网络平台检索时间资料,让学生通过复印、剪贴报纸、杂志上有关时间的资料,制作剪贴本,与同学或家人交流分享;可以让学生简要概括、摘抄并整理出时间知识资料,写出体验的感受,这也有益于拓宽学生对时间知识认知。另外,布置亲子互动式的作业,进行有关时间的科学作品的制作,不仅能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与家庭亲情互动,增进情感交流,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突出作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在做好充足的科普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充当科普的小老师、小制作家或者小发明家。如,教师在上课前安排出3 分钟时间给一名学生,让他为班上的同学讲述科学小故事、介绍自己的科学小发现、展示自己科学小制作过程等,这样的学生科普活动,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分享和评价。如果每个月教师、学生参与评出并颁发最佳小小教师奖,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封闭僵化学生作业设计与布置,不能很好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灵性和创新精神。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育,学生在学习中也只能接受“灌输”的知识;效率低下且参与度不高的科学课堂教学,只能直接或间接地挫伤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和积极性,这无异于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科学创造灵性。因此,落实好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课外作业布置,要着眼于有效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涵养。

猜你喜欢
学科科学作业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超学科”来啦
作业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科学拔牙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