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可读”的实现路径

2022-03-04 09:00王宝斌
质量与标准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机器数字化模块

文/王宝斌

从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角度看,标准数字化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是提升标准制定和实施效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推动标准有效实施意义重大,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是非常吻合的。

那么,如何实现标准数字化?未来的标准数字化、机器可读标准、开源标准会是怎样一种形态?我们需要哪些技术或系统?它们可能会有怎样的应用?基于这些问题,上海市在开展企业标准“双随机”监督检查工作中进行了标准结构化、在线指标比对的探索,在专项课题中进行了机器可读标准实现性研究,为更好地开展标准数字化工作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试点。

服务对象的转变

机器可读标准可以看作是“标准数字化”的一种体现形式。传统的标准是以人作为使用对象,机器可读标准则是通过数字化将机器作为标准的使用对象。与传统的文本标准相比,机器可读标准将改变用户、开发人员和相关行政管理者应用标准的模式。例如,用户不再需要采用先了解标准文档,然后才能正确使用它们的方式,标准将像黑匣子一样具有某些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大大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未来,机器可读将赋予标准新的功能与内涵:

模式 1:搜索和查询

该模式采用像搜索引擎一样的标准服务器,用户通过人机界面输入关键字或查询条件,获取相关信息。这一功能将大大提高实际监管中的标准比对效率。

模式 2:数据驱动的过程模块

该模式提供了多个功能,每个功能都由一个或多个服务模块实现,每个模块都对应于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元素,例如图表、公式和工作流等。

可以独立封装的标准或某些服务是一种过程模块,当数据或信号输入时,它们可以工作并输出结果。这些模块不仅可以在机器配备的集成芯片中调用,还可以通过插件或子模块等其他模块调用。

模式 3:编程

在该模式中,用户可以结合脚本语言构建不同标准,解决具体问题。脚本语言应该是开放的、参数化的、预定义的、具有唯一语法的,并受第三方平台支持的。整个程序可以多次运行或临时运行,并且可以跨平台移植。

模式4:智能自控

该模式是机器最高级的智能模式。智能系统可以自动查找和重新组织标准本身或者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具体指标,以满足要求。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在目前情况下,实现标准机器可读的基本条件有3点:一是需要标准本身从制修订过程开始就是数字化的;二是机器能准确读取和执行数字化标准的内容;三是执行的结果应当可以和标准要求进行比较。而开发新系统可以支持目标的实现。现阶段的工作可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局部环节或场景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从探索实践和全面推动机器可读的角度来看,这项工作应当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为推动的策略。

“自上而下”是指,为避免各自为战造成的概念混乱、数据不互通造成的“信息孤岛”、系统不兼容造成的资源浪费等不利因素,推进标准数字化,实现标准的机器可读,促进我国标准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建议标准数字化推进工作应当统筹开展研究,统一标准数字化基本概念、基本实现路径,提供基本软件工具,结合云计算、云服务,惠及政府类标准和市场类标准两个方面,使各方在统一规则或平台下编制、使用标准,提高标准“零部件”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真正实现标准数字化的远大目标。

“自下而上”是指,为寻求机器可读标准的实现路径、实现方法、经济性等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应当率先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场景层面或者企业层面,鼓励和推动开展相关研究和试点,走通机器可读标准的全流程实践,找到实现机器可读标准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节点,为机器可读标准的顶层制度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依据,再逐步扩大试点和开展顶层制度设计,避免由于顶层设计不成熟而阻碍机器可读标准的发展。

结 语

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实现标准自身的数字化,以更高效地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是题中自有之意。为此,上海将积极探索机器可读标准的实现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目前,在智能制造领域,试点工作已经先行展开。

猜你喜欢
机器数字化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机器狗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机器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未来机器城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