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来产业标准化发展趋势研究

2022-03-04 09:00
质量与标准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法案量子标准化

组织/机构

背 景

2019年2月7日,美国白宫发布《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报告,强调美国将主宰四大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信息技术和5G通信。此后,四大未来产业进一步扩大到十个,增加了生物医药、半导体、网络安全、先进能源技术、先进材料科学和减灾。未来产业是对美国政府重点突出“未来”和“新兴”两大特征的未来新兴科技领域的统称,侧重于通过攻克未知的新兴领域为未来做准备。

未来产业关键技术领域标准是大国贸易和科技竞争的重点之一,更是奠定各国未来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环。美国对于未来产业标准化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并通过立法、资金支持以及国际和产业合作等,对未来产业标准化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并具有鲜明针对性的措施。本文围绕美国推进未来产业标准化发展的举措,分析其显著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从而为我国增强未来产业领域国际竞争力,应对潜在的国际标准竞争提供借鉴。

一、美国推进未来产业标准化的举措与特点

1.前所未有的政府高度主导

近年来美国在未来产业标准化方面发挥了极强的政府主导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些领域,白宫近5年先后公布了14部法案和行政令,联邦机构发布相关产业战略、规划、计划26个,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白宫下属专业机构发布科技报告23篇,且都对未来产业标准化,特别是国际标准化方面,从机构设置、经费支持、政府参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早在2017年12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提出,美国将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安全至关重要的新兴技术,并首次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从2018年起,美国着力在新兴技术领域抢占技术和标准制高点,特朗普政府首次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和5G通信列为国家研发重点领域,宣布美国将投入10亿美元建立人工智能和量子研究机构。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特朗普政府先后签署了《国家量子倡议法案》《关于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导地位的行政命令》《5G安全和超越法案》等法案或行政命令,以确保美国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

2021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该法案主要由1个拨款方案(《芯片和开放式无线接入网(O-RAN)5G紧急拨款方案》)和4个子法案(《无尽前沿法案》《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确保美国未来法案》《2021年应对中国挑战法案》)构成,要求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半导体等十大关键领域,并支持美国芯片和5G网络的创新发展。上述法案都对标准化加以关注,如《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提出,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美国及其盟国应该继续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以及未来技术的国际治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应该加强美国在标准开发,特别是新兴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

2.着力推进跨学科和基础研究融合

未来产业具有交叉、融合和相互依赖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美国注重外交、商务、科技、司法和人事等各个联邦机构的分工合作,并通过NIST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应用的融合。

一方面,美国对未来产业各部门的分工进行了明确划分,通过以设立特定的未来产业领域办公室为主导,其他部门协调合作的形式,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如《国家量子倡议法案》中提到,美国通过设立国家量子协作办公室,为国家量子信息科学小组委员会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提供技术和行政支持,同时针对联邦民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活动,协调联邦政府机构、行业、大学、州政府之间的技术和信息交流,共同协调推动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安全的国际标准制定。

另一方面,美国在未来产业上十分注重行业间、行业与学术界的跨界联盟。如由NIST成立的下一个G通道模型联盟(原5G毫米波信道模型联盟)致力于推进毫米和亚毫米波频率的突破性测量、校准和通道建模方法。该联盟现已发展到84家组织,其中44%来自学术界,37%来自产业界,19%来自政府机构。NIST拥有该联盟数据存储库,为所有成员提供方法论、最佳实践和渠道模型测试结果。NIST的研究成果和该联盟的成果正在被纳入标准、规范和最佳实践的开发中,从而使整个行业受益。

3.人才与经费的强力加持

美国尤其重视在未来产业中储备未来人才,视人才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在立法、战略、实施等各层面给予人才、教育以重要地位,在大力支持并促进未来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的同时,也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标准化人才是美国未来新兴产业的重点培育对象。针对新兴产业人才教育,《美国国家标准战略2020》提出“应认识到标准作为创新、技术商业化、稳定基础设施和美国竞争力方面的内在作用,在美国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应被列为优先事项”。针对新兴产业标准化人才培养,《美国国家标准战略2020》特别提出“随着新的标准机会持续出现,对保持美国方法的优势产生挑战,同时开发创新的方法,使标准开发人员、联盟和其他新兴的开放协作团体与政府、产业一起能够进行最有成效的合作”。

4.以“小院高墙”夺取国际话语权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华策略改变为针对特定技术和研究领域(所谓“小院”),设置了更高的技术门槛(所谓“高墙”)。当前,拜登政府为重新修复盟友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视未来产业的盟友合作,从而以“协调单边主义”确保自身在“小院高墙”中的领导力。

最为典型的是,2021年9月,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成立,将技术标准工作组列为十大工作组之首,并明确指出要在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领域开展标准协调与合作,在国际标准活动中捍卫所谓的“共同利益”。TTC要求各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加强TTC在其他关键领域的合作,包括促进中小企业获取数字工具、确保关键供应链的安全、在新兴技术标准方面开展合作、实现气候和清洁技术目标、搭建数据治理和技术平台、提升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安全和竞争力等。此外,TTC强调推动数字转型,促进贸易和投资,同时加强技术和产业领导地位。TTC通过在全球设定高标准,促进创新,保护、促进关键和新兴的技术和基础设施。TTC将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机制,共享特定技术领域的技术信息,寻求机会协调国际标准化活动。

5.视我国为最大竞争对手

美国在一系列未来产业相关的立法和政策文件中,毫不避讳将我国列为主要竞争对象,甚至出台《2021年应对中国挑战法案》。例如,2020年年底,由美国国会两党合作组建的中美科技关系工作小组发布了政策报告《美国的科技竞争新战略》。该战略指出,美国对国际标准参与的消极态度后患无穷,要求美国必须在关键的国际机构中进行高级别外交。

其中,最为典型的举措则是,继2020年12月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向国会提交报告,要求相关机构“就技术标准问题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向国会提交报告”后,2021年11月,NIST根据国会要求,启动了对我国在新兴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影响的调研,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中国标准2035》中确定的标准化战略对于新兴技术(如先进的通信技术、云计算、云服务)标准相关国际机构的影响;我国在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减弱我国的影响力,并促进美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美国应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二、美国未来产业标准化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1.影响分析

美国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所关注的重点产业领域。随着美国一系列未来产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的实施推进,中美在这些产业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一方面,美国势必进一步加强在重点产业领域标准的主导地位,美国政府极有可能在未来技术发展趋势领域发挥极强的政府介入力度,甚至将以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的方式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影响美国的参与度,正如白宫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中所宣称的“通过恢复美国的信誉和重新确立前瞻性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而不是中国,制定国际议程”。

另一方面,美国已经显现出拉拢盟友重建规则,从而实现孤立我国的企图。美国在多项文件中指责我国政府影响国际标准程序,并对应地在其《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中提出要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动员所有战略、经济和外交工具,组建联合对抗我国的同盟。可以看出,美国极力在国际舞台上拉拢联盟,并试图削弱我国在国际标准中的声音与地位,甚至不能排除其对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提案或是任职人员,特别是先进技术领域,给予无理由的反对。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和通信科技企业是当前美国限制的重点,华为、商汤、抖音等国内龙头企业,已经先后被美国列入不同程度的“黑名单”。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了顺应美国政府的政策导向,通信技术领域对我国的排斥正在得到美国民间机构的支持,如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SA)、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已经走到了对抗我国的最前线。

2.建议

美国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的举措,既值得我们借鉴,也需要我们对其“精准脱钩”的指向性有着“精准应对”,建议如下:

① 紧密跟踪新动向,有效应对挑战

加强对美欧政府机构乃至民间机构新动向的跟踪,及时研判后续的可能行动;对国际标准化情报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产业发展充分认识中美竞争和合作关系,有效应对可预测的挑战,排除我国国际标准化发展中的障碍。

② 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及产业、科技、标准等主管部门间的协调

我们要进一步吸引具有理论优势的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到人工智能、5G通信等高科技领域的标准研制,推动先进科技走出象牙塔,使理论方法有所突破,更快地与标准应用相结合;加速研发技术创新与标准协同的先进工具,实现创新与标准同步。

③ 加强“全球议题”上的国际标准化合作

针对美国所谓的“全球议题再挂钩”和“关键技术精准脱钩”趋势,我国应积极融入国际标准化大舞台,特别要用好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多边场合来弱化美国的单边主义,提升我国的影响力、贡献度和发言权;探索建立开放式的标准制定机制,积极探索吸纳国外伙伴,共同开展标准研制,以标准上的共识来巩固伙伴关系。

猜你喜欢
法案量子标准化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标准化简述
Industrial Revolution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美参议院未能通过控枪法案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