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

2022-03-05 23:11大梁
滇池 2022年3期
关键词:树荫下观照点睛

作者:大梁  点睛师:麦豆

点睛前:

明天,或者后天

多云转晴

就不出去了

再次感谢您的邀约

庭院种植的几株瓜秧

该施肥了

新生的藤蔓需要

再绑扎一下

午后时会有些空闲

坐在树荫下

不吸烟,不喝茶

只看风吹藤蔓

轻微的摇,往上爬

点睛后:

明天,或者后天

多云转晴

就不出去了

再次感谢您的邀约

庭院种植的几株瓜秧

该施肥了

新生的藤蔓需要

再绑扎一下

午后时会有些空闲

坐在树荫下

不吸烟,不喝茶

只看风吹藤蔓

轻微地摇,往上爬

点睛师评论:

大梁的這首《告知》,可以看成是自我灵魂的独白;语调较为克制、内敛,语句自然、流畅,与诗歌内在所追求的散淡意境相得益彰;但整首诗歌略显温情,精神力度偏弱,剥去表层语调所营造的散淡氛围,诗歌真正能触动心灵的东西还是偏少。从这一层次来讲,整首诗歌像是作者在借助日常的几个画面在陈述自己的一种与世无争的人生观。也即整首诗歌虽然写到了周遭的事物,但是并没有将周遭的事物真正纳入自我的生命体验。如何于平淡的写景之中抵达那永恒画面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下午茶”或“相忘于江湖”,这就需要作者真正地沉浸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观照自我而抵达自然那真正的“客观”而非人类所营造的“真理”。这方面可以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得到启示。人与万物的真正契合不是靠三杯两盏淡酒或茶就能解决的事,而是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的对自然的观照、沉思和冥想,方可领承一二。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契合,是一种修行,而不是一种口号式的宣言。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契合是无需要语言的,他的生活即诗歌。换句话说,在一个长期深思、冥想真理的作者那里,万物即人,人即万物——他的诗歌语言不再需要陈述与告知,他只需要描写与呈现,他所描写的一草一木皆已包含一切思或整个宇宙。

至于修改,建议修改一下第一段,为什么“多云转晴/就不出去了”?我觉得,逻辑上略显突兀。倒数第二句“轻微的摇”应改为“轻微地摇”。

猜你喜欢
树荫下观照点睛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小芝麻告诉你
——站在树荫下也能减肥!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树荫下
在城墙下避雨(外一首)
“配角”也点睛
名师点睛(9)
画“狮”点睛
创作札记:在日常生活的观照中采撷诗意
由《论语》观照孔子的修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