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举人七百进士文化解读

2022-03-05 23:08庞思纯
晚晴 2022年1期
关键词:进士书院贵州

庞思纯

明清之际,贵州人才蜂起,广大贵州士人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角逐于华夏的科举场上,创造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鼎甲”的骄人成绩,被人誉为“俊杰之士,比于中州”。

当人们惊异于贵州的这一文化现象时,不难从历史中得到答案:那就是历史的际遇造就了贵州,是贵州日显重要的战略地位造就了这一文化现象。笔者就此一一解读。

明代的治黔方略

贵州在元代分属湖广、四川、云南三个行省,没有独立的身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元军残余势力之后,下令在通往“滇之喉”的驿道一线设立卫所,屯兵二十万,实行军事管制,旨在巩固云南边防及稳定西南政局,并在今天的贵阳设立最高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永乐十一年 (1413年),贵州“建省”,标志着明中央政府对这个地区的高度重视,亦标志着贵州新时代的到来。

朱元璋颇有头脑,治国有术。在其君临天下之后,便把教育作为基本国策,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他曾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贵州,他在加强政治、军事统治的同时,强调“移风善俗,礼为之本;敷训导民,教之为先”,责成驻黔官员“广教化,变土俗,使之同于中国”。

功不可没的治黔官员

在明朝历代派驻贵州的巡抚、按察使、提学副使,以及府、州、县、卫较低级的官员中,大多数官员遵循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振兴黔中文教为职志。他们建文庙、办书院,大力提倡儒学,以此“作养人才”。其中最为黔人缅怀的有提学副使毛科、席书、蒋信、徐樾、吴国伦,巡按御使王杏,以及巡抚王学益、林乔相、阮文中等。值得一提的是,贬谪黔中的官员王守仁、张翀、邹元标,他们在黔期间,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著书立说,兴学育才,从而推动了贵州文教事业的发展。

正是在入黔各级官员及谪官的不懈努力和助推下,贵州文教勃然兴起,各地相继创办了二十余所书院。据记载,从明初至崇祯三年(1630年)的二百余年间,贵州共建官学四十七处,各府、州、县、卫、司“偏(遍)立学校,作养人才”“人才日盛,科不乏人,近年被翰苑台谏之选者,往往文章气节与江南才俊齐驱”。

反哺故土的贵州籍官绅

在这场文教振兴的运动中,不少贵州籍官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兴隆卫(治今黄平县重安区)周瑛,致仕后在家乡创办明代贵州第一所书院——草庭书院,培养桑梓人才;再如思南府水德江长官司(治今德江县)田秋,鉴于贵州士子赴云南乡试行途艰难,疏请朝廷在贵州开科乡试,此举是贵州文教的转折点;又如思南府水德司(治今思南县)李渭,是王阳明再传弟子,贵州著名理学家,有“中朝理学名臣”之誉,其辞官还乡后著书立说,并在思南创办中和书院,开黔中讲学之风;再如清平卫(治今凯里市炉山镇)的孙应鳌,亦是王阳明再传弟子,系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在其以病辞官归里后,专事著作,并在家乡建“学孔精舍”,弘扬阳明心学,教育家乡子弟;又如王阳明再传弟子马廷锡,致仕后主讲于贵阳文明、正学、渔矶三所书院,毕生以培育黔中士子为己任;又如都匀卫的陈尚象,在朝不畏威权,在野热心贵州文教,凸显贵州士人的稜稜风骨。在其罢为庶民的日子里,不仅与同门弟子创办南皋书院,而且参与纂修万历《贵州通志》……这样的官绅不胜枚举,他们热爱桑梓、反哺故土的拳拳之心令人感佩。

贵州进士、举人之翘楚

翻开历史的画卷,不难发现,自明正统四年(1439年)贵州赤水卫(治今毕节县赤水河)人张谏中进士后,黔中才俊纷纷走出“蛮陬之地”,来到京华问鼎科名,书写了一百零七名进士的不俗成绩。正如清末贵州诗人陈田在《黔诗纪略》中所说的:“贵州自成祖开省迄于神宗,阅二百年,人才之兴,比于上国……”在这些进士中,不少人成了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国运的舵手。如赤水卫张谏,思南府申祐,平越卫(治今福泉县)黄绂,贵州卫(治今贵阳市)徐节,贵州都司兴隆卫(治今黄平县重安区)周瑛,平溪卫(治今玉屏县平溪镇)侯位,思南府水德江长官司(治今德江县)田秋……他们犹如一颗颗明星,在华夏的星空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据史册所载,明代贵州乡试举人达一千七百二十名,他们之中不乏优秀人物。如“横槊赋诗”的将军诗人越其杰,誉满江南“诗书画三绝”“崇祯八大家”之一的杨文骢,统率南明王朝西南五省被誉为“南天一柱”的抗清名将何腾蛟,被孔尚任惊为“其人”“其诗”酷似屈原、杜甫的吴中蕃……他们出众的才华,嵚崎磊落的形象,改变了华夏士人对贵州的偏见,凸显贵州士人的风采。

清代入黔官员的贡献

清袭明制,为治政所需,统治者更加重视教化。康熙初年,贵州巡抚田雯疏请在永宁、独山、麻哈三州及贵筑、普定、平越、都匀、镇远、安化、龙泉(今凤冈)、铜仁、永从(今从江)九县建学育才。之后又陆续在各府、州、县、厅设立学校。至此,贵州所辖的十一府四十州、县均设有官学。自康熙、雍正年间中央政府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后,完全打破了过去土司、流官并治的局面,官学得以深入到“王化未及”的苗疆。这是贵州第二次文化勃兴的政治因素。其次,清初为追击南明残余势力及平定三藩后,大批军人、官员及移民纷纷涌入贵州,他们带来了先进的耕织技术和经商方式。这些移民在各地兴建的会馆,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是其经济因素。

另外,清政府派往贵州的巡抚、提督学政及知府中,不少人是饱学之士,如田雯、邹一桂、洪亮吉等。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致力于贵州的经济和文化。以洪亮吉为例,其人系乾隆年间著名的诗人、史地学家和散文家。在其担任贵州学政时,为振兴贵州的教育,洪亮吉走遍了黔中的山山水水,视察了各地的教育状况。乾隆六十年(1795年),贵州乙卯科乡试揭晓,洪亮吉获悉贵阳贵山书院生徒中举27人的喜讯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即兴赋五百字长诗以贺。

家族文化与师承关系

清代貴州的人才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并以家族、亲缘和师承关系为主导。究其原因,是这些豪门大姓掌握着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他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视猎取功名为正途。为此,笔者查阅和研究了贵州的一些名门世家的资料,发现不少人家人才辈出,屡登科名,现将不完全的统计抄录如下:

明清两代,贵州的世家为科举输送了大批的举人、进士,带动了贵州文教的振兴,为明清贵州的科举史增光添彩。铜仁的徐穆、陈珊两大世家,前者有《铜仁徐氏十二世诗集》传世,后者其家科甲鼎盛,子有“八英”之誉;贵阳有潘润民、王尊德、徐卿伯、许一德四大世家,其中的潘润民,居官清廉,民谚有“润民不润己”之语。有清一代,贵阳的何孟熊世家大放异彩,涌现出九位进士,为黔中之冠,有“五代七翰林”“一榜三进士”之称。“黔南士族冠冕”周奎家,“一门七进士”,被贵州巡抚贺长岭大加赞赏。

除了家族文化外,还得提一下师承关系。清代省城贵山书院有“举人进士的摇篮”之誉,自乾隆十七年(1752年)至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54年间,先后由陈法、艾茂、张甄陶(福建籍)、何泌、翟翔实五人执掌教席。由于他们学养淳厚,道德高尚,致使“士行蒸蒸日上,文学、科名日盛,贵阳人士遂冠于西南”。为了缅怀他们对贵山书院的卓越贡献,后人誉其为“三先生二山长”。

清代的贵州进士与举人

“君看缥缈綦江路,万马如龙出贵州”。这是清代四川翰林赵尧生在《南望》诗中评价贵州大诗人郑珍的《巢经巢诗集》的两句诗。赵尧生以“万马如龙出贵州”来比喻黔中才俊气势恢宏地冲出故乡,到华夏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求发展。正如赵尧生所言,清代贵州中进士621人,中举者6000千余人,而且出了“两状元一探花”。和四川、云南两省仅出了一名状元相比,对于一个被世人视为“蛮夷之地”的贵州来说,不仅值得骄傲,而且令华夏士人为之叹服。

清代贵州的进士不乏优秀人物,而且才华横溢,头角峥嵘,如“中兴名臣”丁宝祯(织金籍),一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诛杀宦逆,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兴办洋务,是一个“清绝一世”的“中兴名臣”。再如李端棻(贵阳籍),他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倡导者,戊戌变法的坚定支持者,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的宪政改革,是贵州的民主先驱。

明清贵州“六千举人七百进士”,是贵州秀丽山川孕育出的嵚崎磊落之士,亦是我们华夏的精英、民族的脊梁。历史证明,这些贵州士人的精英分子,他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在人生的道路上“立德、立言、立功”,他们的勋业伟绩和人格魅力,已载入史册,成为贵州人民的精神财富和动力,鼓舞着世代黔人勇攀高峰,再创佳境。

猜你喜欢
进士书院贵州
四进士(上)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进士桥
巧改对联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