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精神驱动大学生创业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5 22:56张晓梅陈思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张晓梅 陈思

摘 要:创业是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背景下政府、市场及社会整体制度变迁的结果,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地方性企业家精神十分稀缺。温州商学院地处温州创业热土,自带温商创业基因,继承和弘扬温商创业精神,用温商创业精神孕育新生代企业家,是其天然的历史使命。目前,学校在“在创中学,以学促创;在学中创,以创促学”的创业人才培育理念下,以“课程共建、师生共创、校企共赢、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创业人才培育,有必要梳理总结学校“以理论教育为基础,以创业实践为路径,以业绩成效为标准”的创业教育实践,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实践。

关键词:温商精神;大学生创业;产教融合;企业家精神;创业教育

本文索引:张晓梅,陈思.温商精神驱动大学生创业的探索与实践[J].商展经济,2022(04):-105.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创业是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下政府、市场及社会整体制度变迁的结果,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地方性企业家精神十分稀缺。从近代商人实业救国到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兴起环境下民营经济的实践,地方性企业家精神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有着特殊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希望激发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基因。当前,我国已进入“双创”时代,国家为了鼓励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家和地方为了扶持创新创业颁布的政策涉及产业、金融、财政多个领域,构建了一个完整有利的创业环境。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在社会人文环境和经济制度规范下生成的,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风险承担精神为支撑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温商精神是地方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家精神的延伸。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温州人向来都有一种敢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敢闯天下难的创业精神。这是温州的金字招牌,也是浙江的宝贵财富。”传统的温商精神成就了闻名的温商模式。温州商学院地处温州创业热土,自带温商创业基因,继承和弘扬温商创业精神,用温商创业精神孕育新生代企业家人才,是其天然的历史使命。目前,学校在“在创中学,以学促创;在学中创,以创促学”的创业人才培育理念下,以“课程共建、师生共创、校企共赢、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创业人才培育,有必要梳理总结学校“以理论教育为基础,以创业实践为路径,以业绩成效为标准”的创业教育实践,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实践。

1 温商精神驱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践

1.1 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高校创业的路径不同,前者主要通过科技转化、技术转让创业,后者主要在商品流通领域创业,我校属于后者。根据从商、经商的需要,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统筹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实习训练场地、政策制度等主要环节和要素,全盘设计,整体推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维联动”“五级进阶”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维联动”指影响人才培养的三个重要方面——“课程基础、平台支撑、制度保障”相互作用、相互支撑(见图1)。“五级进阶”指“唤醒意识→学习创业→提升能力→模拟实践→实战经营”五个进阶式培养步骤(见图2)。

1.2 夯实课程基础,践行“教学做合一”

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倾力打造“温商精神导论”“创业基础”和“V创经营决策实训”3门创业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目前,这3门课程均已建设成为浙江省一流课程,每门课程正式出版了教材。设计了40~50学分“五级进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便于创业学生学习创业者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组织教师将管理、金融、贸易、外语、信息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知识分解为每8学时一门的“小型课”共70余门,再将这些“小型课”与创业实践和创业实战组合成不同的创业项目,供学生按需择修。采用“创中学,学中创”或“实践+理论+实践”模式组织实施,所有创业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前两级共3门创业必修课的訓练融入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三级的创业“小型课”、创业实训实战项目提供给学生按需选修。创业教育课程学分可以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选修课及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学分进行互认,双向流通。

1.3 搭建训练平台,在体验参与中学创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口,强调“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因此,不管是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上,还是在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虚实结合实训项目、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等方面,校企合作在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发挥浙商孵化园“实验室”的功能,通过学院创业工作室—学院浙商孵化园—社会创业平台三级孵化机制,大幅度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新机制,努力为师生提供创业实践、实战平台。目前,校内有“创业精英协会”“创业特色班”“直播学院”“温商梦工厂”“温商·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创业一条街”“创意营销大赛”和各级各类创业大赛等平台;校外有“温州市信息工程中心”“瓯塑工坊”“VR/MR实验室”和“费斯托木工坊”等。学生完成第一、第二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可申请进入创业特色班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的选拔、训练,或参加创意营销大赛进行营销实战,或参加创业项目进一步学习管理、金融、信息技术、外语等创业者必备的知识;也可以进入直播学院学习网络直播、代销、电商等新型营销模式,熟悉运营平台,甚至注册账号,直接营销。如果发现了好的项目,就可以申请入驻创业大楼的“温商·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园”进行项目培育,成熟后向政府注册公司或企业,开展实战经营。学生在校常年“创业孵化园”经营的公司达40~50家,单个企业年营业额可达千万元。此外,学校专门制定场所规划开设“创业一条街”,以及各书院的商业营销区,提供给创业特色班学生开展小型经营。如温商创业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创业集市的举办,为温商学子提供了校内创业的机会,从前期申请摊位、选品进货,到后期摆设摊位、招揽顾客,学生在创业集市中真真切切地体验了创业全过程,抓住机遇、深入社会、积累经验,增强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创业热情,还作为温州商学院的一种特色活动,让温商学子时刻以创业教育为办学特色,保持敢闯会创的拼搏精神。

1.4 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分层框架,实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与精细化

根据创业教育的不同学习需求,实施分层分类的创业人才培养,实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与精细化。针对开展创新创业的学生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现行《温州商学院学籍管理暂行规定》针对申请创新创业活动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实行弹性学制,在教育部政策许可范围内,创新创业学生的修读年限不受限制。申请创新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可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学生可多次申请休学创新创业,每次申请休学时间为1年,期满可申请继续休学,也可申请复学。

1.5 改革专技职务评聘,打造专职创业导师团队

创业导师考核与职称评聘相关规定指出,在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评审的可选条件中,增加创业实效内容,把指导学生创业的经历等同于挂职锻炼;要创造性地提出并在校内实行创业导师专技职务评聘,根据创业教育实际需要,学校将创业导师分为创业课程教师、创业项目导师、创业实践导师、创业投资导师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不同类型导师的聘任条件、工作职责和工资待遇等。学校还通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扩充教师兼职队伍,为大学生开阔视野、强化技能。专技评聘方面,全面“破五唯、立四为”,把创业实绩作为创业导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条件。

1.6 申报温州首个创业管理本科专业

目前,创业管理本科专业已通过教育部评审,拟在2022年面向全国首次招生。2021年,学校专门组织了创业管理实验班,从大一新生中遴选招收单独编班,人数不超过30人,致力于培养数字经济时代创业者、家族企业接班人和具有全球视野的职业经理人。该实验班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8年,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培养制。课程方案坚持行动和实践导向,其中,实践课程占培养计划的50%左右,包括案例研讨、参观学习、创业模拟、创业竞赛、项目孵化等。学生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后,颁发工商管理(创业管理方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开展创业教育离不开创新思维,学校的“创业管理”实验班采取小班制、导师制管理,旨在以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完善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和平台建设,把握好学科逻辑、行动逻辑和实用逻辑之间的关系,改革课堂模式,加强实践教育,强化“做中学和学中做”。实验班是我校打造“最优服务学生大学”的重要举措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旨在通过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进一步深化教学方式改革,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和最适合的平台。学校提出了引企入校,深度辅导孵化,本校教师配合指导作为辅助组建创业导师队伍,为实验班同学提供一个深度了解企业、体验创业氛围的机会,是学校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多维模式,努力打造高质量创业教育生态圈的一次尝试。

2 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特色

2.1 创业效果明显,学生创业率领先

学校创业教育研究院统计显示,我校在校生平均创业率超过2%,常年在创业孵化园进行项目培育的公司有40~50家,应届毕业生创业率高达7%以上。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2017届毕业生创业3年跟踪调查显示,我校学生毕业3年后仍在创业的达5.8%,领先于同类高校。除了毕业后继承家族企业的校友,独立开设公司,资产过亿的校友不乏其人,资产上千万,公司、企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校友不在少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敢闯敢拼精神、把握机会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抗压受挫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创业素质和能力给予肯定。

2.2 接待考察学习,创业人才培养理念、经验推广效果佳

2017年以来,学校创业教育实训基地接待参观访问、考察学习24批。前来访问参观的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斯洛文尼亞、埃及、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前政要,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阁下参观后,欣然写下“温州商学院真不错”。2020年9月9日,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亲自带队考察,给予学校创业教育充分肯定。另外,有12所兄弟院校和多家国内知名企业来校考察学习。

2.3 着力教研教改,改革成果固化可见

本成果3门基础课程均正式出版了教材,项目成员主编或参编,这些教材均有其他高校选用。2015年以来,学校教师成功申报立项、结项与创业相关课题多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3项,厅局级14项;发表与创业相关论文45篇,有力促进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2.4 权威媒体报道,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15年以来,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政协网、中国教育报等报道我校创业教育129次,对我校传承温商精神,培养创业人才的思路、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全面报道。电视剧《温州三家人》拍摄组到学校“温商梦工厂”现场拍摄,温州电视台“温州人”栏目就温州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与《温州三家人》的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报道分析时,评价我校是“温州创业梦想起航地”。2020年8月12日,中央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和13日《朝闻天下》专题宣传报道我校实践教育成果。2020年8月23日,中国最权威的教育传媒——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发了《温州商学院:努力打造创业教育的样板》新闻专题片,用8分10秒的时间介绍了学校的创业教育改革情况。该报道指出,温州商学院建校21年来,始终扎根温州这块创业热土办教育,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敢闯敢创、有真本事的新商科人才,还初步打造出了一个创业教育的温州商学院样板。

3 促进学校创业教育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组织保障

进一步强化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成立由院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工牵头,教务、就业、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营造温商精神、温州文化的氛围,尤其要强化各学院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

3.2 完善制度措施

(1)将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纳入各学院教学业绩考核体系,挖掘各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潜力。(2)建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联系人制度。(3)完善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冲抵机制。(4)建立专业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与教研业绩之间的等效机制。(5)完善激励政策,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和园区挂职锻炼制度,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见习、实训,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类竞赛,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

3.3 加大经费投入

(1)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所需经费列为专项预算,确保改革有稳定的财力支撑。(2)在学院教学维持经费中单列创业实践经费,专款专用。(3)通过学院投入、企业投资和社会捐助多渠道做大创新创业教育基金。(4)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基金管理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3.4 强化宣传引导

温商精神对温州本地大学生有着特殊的精神文化影响作用。“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温州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温州奇迹、温州传奇,而支撑温商迅速稳定发展的精神内涵就是温商精神,这是温州的金字招牌,也是浙江的宝贵财富。温商精神是温商在实践中积累与形成的重要文化特征,是温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温商、塑造温商形象、整合温商价值观并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温商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区际性、创新性和发展性,对大学生特别是温州当地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培养其科学文化素养、推动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有特殊的推动作用。所以,要进一步强化温商精神驱动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加强本地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总结推广各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评选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利用各种媒体、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活动、新生创业教育等平台,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宣讲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空间,形成人人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人人关心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渲染创新创业典型,营造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3.5 完善激励机制

在学生先进评选中,积极选树和推广在创新创业领域有突出成绩的学生典型,并通过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典型先进事迹,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的引领作用。给予创业业绩突出的学生适量的学分奖励,给予创业导师年终评优、增加年终绩效等奖励。

4 结语

“双创”时代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培养“双创”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适合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说,轻理论、重实践的教育模式不足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弥补多项教育的缺失。通过开设创新课程等形式,将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充分纳入学分考核机制,通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扩充教师兼职队伍,为大学生开阔视野、强化技能。

参考文献

方立明,薛恒新,奚从清,等.温州精神:内涵、特征及其价值[J].浙江社学,2006(1):122-125.

蔡克骄,陈勰.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精神:兼谈温州人精神面向未来的变革与重构[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6-61.

丁明磊,杨芳,王云峰.试析创业自我效能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理论,2009(5):1-7.

范魏,王重鸣.创业意向维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人类功效学,2006,12(1):14-16.

齊昕,刘家树.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6):151-155.

周广亚.主动性人格和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4(3):102-106.

陈中权.永嘉学派和温州人精神[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4):75-79.

李爱国,徐刚.教育制度设计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意向的影响:来自重庆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1): 36-37.

彭正霞,陆根书.个体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2):80.

余福茂,曾鸣.大学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6-70.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