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螺线管磁场发生装置设计

2022-03-05 02:05鲍日洋柳玉静安兴晨贾梦岩
电工材料 2022年1期
关键词:磁感应波形电磁

鲍日洋,雷 同,柳玉静,安兴晨,贾梦岩

(东北林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于电磁领域的装置越来越多,其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众多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电磁装置放射出的电磁波会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研究生物电磁效应,开发一套产生电磁场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生物电磁效应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其在农学、医学和生物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应用于脉冲磁场杀菌时,它具有不需加热、时间短的优良性能,在冷杀菌处理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1];在生物育种上,利用交变磁场作用于农产品的种子、幼苗等,可以使这些作物发生意想不到的生长效果。同时,磁场作为一种良好的激励源,可以应用于许多材料的无损检测中。本设计通过研究磁场发生装置,探究影响磁场大小、方向等特征值的因素,希望为生物电磁效应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2]。

1 圆柱形螺线管磁感应强度表达式推导

设所设计圆柱形螺线管的半径为ɑ、整体的长度为2b,通过螺线管的电流为I,单位长度的线圈匝数为n。在柱坐标系下,任取螺线管上的一点Q(ɑ,ϕ′,z′),则此点的面电流密度为

点Q与空间任意一点P的矢径为

在P点的磁感应强度可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推导出

利用上式可以得到柱坐标系下空间中任意一点P的磁感应强度的径向分量、轴向分量和切向分量。

由于积分的对称性,磁感应强度的切向分量

第三类完全椭圆积分。

根据方程(4)~(6),以螺线管的几何中心为原点,利用Matlab 软件对磁感应强度进行仿真,得到图1。

图1 中(a)和(b)从上到下三条曲线依次对应ρ=0,ρ= 0.5ɑ,ρ= 1.1ɑ时磁场的分布情况。纵坐标为Bz/Bz0,Bz0=μ0nI表示无限长直螺线管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横坐标为z/ɑ,表示距离原点所在高度与螺线管半径的比值。由图1(a)可以看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着z的增大而减小,其在原点(即螺线管的几何中心)处有最大值,由(a)、(b)两幅图对比可知,当b/ɑ增大时,中间磁场的均匀部分随之增大,即螺线管越细、越长,磁场在其中心处分布越均匀[6]。

2 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一套应用于生物电磁效应领域的磁场发生装置。该装置由单片机、直流电源、LM358、圆柱形螺线管、磁感应强度测量装置构成。利用单片机产生3.1 V~3.3 V 的电压,经LM358 电路对波形进行放大,驱动螺线管产生随时间变化的磁场,最后用高斯计测量磁场大小。通过修改单片机代码里的参数可以调整产生波形的频率、波形的类别(三角波、正弦波、方波),通过调节LM358电路运放的倍数可以调整产生正弦波电压的幅值,从而在线圈周围产生多变的磁场。

2.1 单片机程序设计

从技术角度考虑,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本系统采用的信号发生器不同于以往,利用单片机产生各种波形,经过功率放大电路驱动螺线管产生多样的磁场。通过修改单片机程序里的参数,可以控制单片机产生三角波、正弦波及方波,也可以改变产生波形的频率,图2是示波器测得的正弦波波形。

图2 单片机产生波形图

2.2 功率放大模块

单片机引脚可提供的电压范围为3.1 V~3.3 V,经过功率放大电路放大。放大电路以LM358 芯片为核心,设计电路的增益可达到100倍,板载10 K可调电阻,可以调节放大倍数。板载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芯片的工作状态,芯片的主要引脚已经引出,可以直接输入输出信号,工作电压在5 V~12 V之间,由直流电源提供。图3是功率放大电路图。

图3 LM358功率放大电路

2.3 圆柱形螺线管设计

圆柱形螺线管以内孔为铜管做横向骨架,两边采用环氧板做固定,随后在铜管上来回缠绕三层漆包线。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拟定螺线管长度为500 mm,内径为170 mm,外径为200 mm,磁场均匀区大约为100 mm。螺线管的设计图形如图4所示。

图4 螺线管正视图和侧视图

3 结束语

电磁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同时也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波将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所设计的螺线管是产生磁场的常见装置[5],同时也是产生脉冲磁场的主要装置[4]。与稳态磁场相比,脉冲磁场的峰值更大,能够满足更多科研环境的需求,广泛应用于材料、生物组织的无损检测,以及脉冲磁场杀菌等领域[3]。希望本设计能为生物电磁效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促进相关技术在生物电磁技术的运用。

猜你喜欢
磁感应波形电磁
一种智能磁条传感器
呼吸机用电磁比例阀工作特性仿真研究
正面碰撞车身加速度对乘员腿部损伤的影响
基于时域波形掩护的间歇采样干扰对抗研究
极化正交编码波形雷达试验系统.
“雷达波形设计与运用专刊”编者按.
千姿百态说电磁 历久弥新话感应——遵循“三步法”,搞定电磁感应综合题
磁感应强度测量方法常析
磁感应强度的多维理解
设计实验巧测磁感应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