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读题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2022-03-05 05:20林丽琴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公因数读题方法

林丽琴

(仙游县蜚山第二小学,福建 仙游 351200)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运用性学科,它包含文字、符号、图形、数量关系等方面,是一门多种表现形式的语言类学科。所以,数学是考验学生综合性能力,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的知识,拥有数学运算能力,还包括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解决的能力。但目前出现几种情况:一是很多小学生计算的知识学得不错,却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等文字较多的题目时,无从下手解答不出来。二是思想上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产生畏难情绪。比如,找规律1、3、4、5、8、12、()、25,很多学生并未真正观察其中内在联系就觉得此题非常难,但如果隔项找规律就非常简单。所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前提是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数学题目、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理解和推断、汲取。

一、冲破障碍,寻找优势,创设数学阅读氛围

(一)做好整合部署

自“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应部署各个学科根据要求和目标进行整合,成立学科小组,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全面优化,对课程时间、作业数量作出相应的调整[2]。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切实减轻学生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热爱学习。

(二)发挥集备优势

教师对课本内容、课标要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2022 年4 月颁布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发挥教师集体备课优势,互相借鉴经验,尤其是对创设情境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更合理、更有吸引力的情景设定。

(三)注重家长引导

家长们通过学校宣传资料及家长会,加深了对“双减”政策的解读,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的学生才是国家和社会建设所需的人才。所以,教师应引导家长必须摒弃过去传统的“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通过开展家长课堂,引导其适当购置数学读物,学习如何教孩子数学阅读,尝试做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家长。

总之,创造、发挥、利用多方面的优势,让优势转换为动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激发数学阅读的兴趣,集中精力学习,为提高数学素养汲取力量。

二、运用方法,借助工具,提高数学读题效率

数学其实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除了计算上严谨,还在于学习的多样性,在于日常灵活运用。除了可以借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读题的方法:快读、细读、精读、跳读、整体读、比较读等,比如,运用比较法,加深理解,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理解题意。比如,运用图示法,画线段、画关系、画思维、画运算过程等。能够帮助理解知识点、建立逻辑关系,挖掘隐藏条件。让学生由平面转向立体,让数学由静态转为动态。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游戏中,比如猜灯谜:1,2,3……排队(数列)、对号入座(进位)、完全合算(绝对值)、有始有终(射线)、一二三四五(打一成语)屈指可数,等等。所以,选用不同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读题的效率,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多种组合,改革创新,实现提高读题能力

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教材为基本,以课标为目标,读题时重视数学的中文字、符号信息、基本结构和基础方法。[1]思考数学题目或者材料所包括的原理、概念。而表达数学则包括数据分析、运用,帮助建立数学模型,梳理内在联系,最终积累数学知识,演绎推理过程。三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升读题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边读边画,“画出数学”

引导在读题的过程中一边用眼读题,一边动手画,做到以下两点:1.标出重点。学生虽然是高年级,但毕竟是小学生,他们对一些概念性表达缺乏耐心。比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表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标出重点:公因数:公有因数,最大公因数是:最大公有因数。教师再通过具体实例操作加深记忆。2.标出隐藏条件。在阅读题目时,画出能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字或词。比如,从学校到家有一条笔直的小路,小路长50 米,在这条小路上两旁种树,要求从头到尾每个5 米种植一棵树,那么需要种植多少棵树。很多学生直接算出50÷5=10(棵),但没有考虑题目中“路上两旁”和“从头到尾”,所以准确的结果是(10+1)×2=22(棵)。3,利用数形结合。让图形代替文字,建立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工人分为三组摘苹果,第一组每天摘330 千克,而第二组比第一组少了1/3,而第三组比第二组多了15 个苹果。那么第三组到底摘了多少个苹果?另外在计算图形面积时,通过认真读题,让幼儿“画出数学”,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初步展示了数学思路,更是提高作业的准确性。

(二)边读边想,“写出数学”

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边读题,一边思考,解决数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仔细观察,计算发现,这些数有一定的关系,即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一半,所以,边读边想、边思考,采用画线段法,帮助学生把数学读出来。这样就能快速、准确地得到最终结果。其次,思考方法。数学包括非常多的知识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公式定理以及实践与综合运用,但其内在都存在联系,所以,在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要深入思考、拓宽思维,寻找不同解题方法。比如,在小学高年级段经常出现的相遇问题,直接运用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而如果遇到关于年龄问题时,6 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 倍,6 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尝试运用列举法,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边读边写,“说出数学”

在读题的过程,仔细品味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解题方法、解题步骤,以及每道数学题目、材料中出现文字和特定符号,而后通过“说出数学”的方法,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梳理数学内在含义和品质,数字之间的关联性。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首先,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充当教师,比如,一个单元学习完成后,“教师”对此单元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而后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实施“小医生”方法,进行“望闻问切”,对数学教材、试卷、作业进行诊断分析、归纳原因,寻找方法。比如选择一次单元测验卷进行集体阅读,将典型的几道错题进行分析,学生们自我诊断分析出错的原因:题意理解错误、公式运用错误、隐藏条件未挖掘。然后针对问题群策群力、归纳总结。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注重思考、勇于表达。以表达促进阅读,让“读思达”得到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教师应通过多方面尝试、多方面努力,提高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读题能力,深入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得到长远的进步,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公因数读题方法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最大公因数》教案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读懂问题的能力
用对方法才能瘦
关于最大公因数的一个性质及证明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