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边城》的阅读教学的一些经验

2022-03-06 04:11陆佳韵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11期
关键词:鼓声船夫翠翠

陆佳韵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的部分内容被收录进高中语文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文本,把握其中各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鉴赏的方法。接下来,笔者就谈几点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一、引导学生解读《边城》中的人物形象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并不像其他小说中的那样复杂多变。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有意淡化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征,着重突出人物最美的一面,呈现边陲小镇里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尝试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他”或“她”。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到老船夫对翠翠的疼爱之情、翠翠对祖父的依恋之情、翠翠对傩送的爱慕之情,这些都是非常美好的感情。这些感情看上去并不怎么热烈,却格外纯真。比如,“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这虽是老船夫随口说的一句玩笑话,但其实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孙女翠翠的终身大事。翠翠一天天地长大,老船夫却在一天天地老去。终究有一天,老船夫会离翠翠而去。一想到翠翠要独自一人留在世间,无亲无故,无依无靠,他就十分难受。因此,老船夫才如此着急,想将翠翠的婚事给定下来,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这一方面体现了老船夫对翠翠的关爱,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感情。

有的学生提到老船夫是一个淳朴、踏实、从不占小便宜的人。比如,“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卖皮纸的小伙为感谢老船夫,特意送了一把铜钱,老船夫却不肯收,一定要将铜钱还给对方,单只留下一枚铜钱,同时又悄悄给了对方一把烟叶,表示自己绝不会占人便宜。老船夫的“得意”是发自内心的,而他的这种行为,也充分体现了边城民风的淳厚。绝不肯在财物上多占他人一点便宜,也不屑于占别人的便宜。

有的学生提到翠翠是一个善良、娇羞、俏皮的女孩子。“为了想早早的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听说有新嫁娘的船要过河,翠翠难掩心中的激动和兴奋,早早爬到屋后的塔下远眺。可见,她对婚嫁之事也有隐隐的期待。或许她也在心中暗自期盼着,能嫁给一个如意郎君。但是,出于少女的羞涩,嘴上不肯明说。

结合小说的内容及对人物形象的了解,有的学生绘制出了自己心目中老船夫的形象:

有的学生则提到“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这里的灵山秀水养育了翠翠,她也成了如这里的山水一样的人。来到小镇,只见“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主人公翠翠就住在这里。此处虽不免寂寞却绝对清净。翠翠无拘无束,在这里嬉戏、生活,在风里吹着,在太阳下晒着,满坡地里跑着。青山绿水尽收眼底,那一对眸子如水晶般清澈,她便活脱脱成为一个自然之子。成为自然一份子的她,像山一般沉稳,水一样柔情。她“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少女不仅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着几分矜持、几分娇气,是这般的灵透,如此的美好。这里的山水纯净美好,孕育出“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这里没有对风云变幻的忧虑、改朝换代的戏码,不存在痛苦与不幸,没有生死存亡的恐慌。这里有的只是充滿生气的小河街,妇人聚集的吊脚楼,负责摆渡的老船夫……这里的人们影响着翠翠。在耳濡目染下,她自然也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结合小说的内容及对人物的了解,有的学生绘制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翠翠:

二、引导学生品味《边城》的语言

《边城》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作品,品味其中的语言,并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

比如,“水面上第一次听到了鼓声,许多人从这鼓声中,感到了节日临近的欢悦。住临河吊脚楼对远方人有所等待有所盼望的,也莫不因鼓声想到远人。在这个节日里,必然有许多船只可以赶回,也有许多船只只合在半路过节,这之间,便有些眼目所难见的人事哀乐,在这小山城河街间,让一些人铺事,也让一些人皱眉”。有的学生提到,这段文字看似散乱,毫无头绪,却带着浓浓的哀愁。作者以短短的一段话道尽了人生复杂的况味。对于湘西茶峒的普通民众而言,来自水上的鼓声最能展现人心绪的微妙变化。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点,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述,使作品带有了一丝特殊的韵味。

又如,“可是一会儿那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对翠翠而言,端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总是能让她想起那朦胧却甜蜜的往事。作者在着笔时并没有从正面描写翠翠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鼓声”“黄狗”和翠翠之间的互动,来展现翠翠潜意识里对往事的回忆,凸显了少女如诗般的情怀。再如,“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落日像往常一样,向着西边缓缓地落下,黑夜即将到来,“落日”与“落”,前后照应,看似多余,却使得整个画面变得鲜活起来了。暮色渐渐深浓,水面上起了薄雾,但作者却通过一个“把”字,再加上一个“装饰”,将“黄昏”拟人化。似乎是黄昏有意,用薄薄的雾气来装饰河面,使得水面与四周的景物显得更加朦胧。这种朦胧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诗意。诗化的语言使作品更加动人,也展现了作者在艺术方面的独特追求。

思维导图示例:

总之,在讲解《边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读其中独特的人物形象,品味其中富有韵味的语言,更好地感受作品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鼓声船夫翠翠
鼓声铿锵颂党恩
苗鼓声声
船夫和风
一面鼓
翠翠的心事
翠翠的心事
肚子里的鼓声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
船夫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