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鉴赏教学“有章可循”

2022-03-06 16:43贺珍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分类整理杨花芭蕉

贺珍

高中阶段,令学生感到比较头疼的学习内容就是古诗词鉴赏了。古诗词虽然短小精炼,却是学生最难读懂的一类作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妨从意象和写法两个角度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感受古诗词之美。接下来,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会发现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总是反复出现,而且古人在其中融入的情感也大致相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分类整理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基调。

示例:

1.芭蕉

在文人的眼里,芭蕉常常是孤独、忧愁的象征,最易勾起人们的离情别绪。在寂静的深夜里,一些人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便会想起许多伤心事。于是,他们便借芭蕉将心中的愁闷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

如: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郑燮《咏芭蕉》

芭蕉本无情,诗人却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融入到客观的物象之中,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词人从视觉入手,生动地写出芭蕉的树荫遮满中庭、叶片舒展、蕉心卷缩的景象,为抒发心中的愁怨作了铺垫。

2.杨花

杨花,即柳絮。杨花具有轻柔的特点,是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

如: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杜甫《绝句漫兴》

漫天飞舞的杨花铺满小径,仿佛一条白毡。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就像层层叠叠铺在水面上的圆圆青碟。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春将归去,花草树木使出浑身解数想要留住春天,个个争芳吐艳。那原本乏香少色的杨花柳絮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雪飞。韓愈将花草树木都拟人化了。草树本无情,竟然还能“知”春归,“斗”芳菲,表达了诗人对花草的同情。

这样的意象还有很多,如“水”。因水具有剪切不断的特点,所以人们常常将其与人的愁思联系在一起,以水喻愁,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等。

二、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词名句分析其中的艺术手法

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无法透过文字领会其中的深意,难以体会诗人或词人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一些文人以含蓄为美,时常会借助各种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而不直接抒情。对此,笔者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词名句去分析其中的艺术手法,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妙处。

示例:

1.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修辞手法:用典

赏析:词人使用陈阿娇失宠的典故来突出自己的失意。元光五年(前130年),陈皇后退居长门宫。后来,她拿出黄金,买得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是,她所期待的“佳期”最终没有到来。这种复杂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呢?词人将自己比作失宠的陈皇后,揭示了自己虽然忠诚,却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修辞手法:对比

赏析: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花相似”与“人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的青春一去不复返的道理,耐人寻味。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修辞手法:夸张

赏析:乐曲如此之美,令诗人禁不住感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那天上的仙乐,我们在人间当然难得一闻。诗人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自己听到的乐曲与天上的仙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这首乐曲的赞美之情。

总而言之,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让他们把握各个意象的特点和内涵,并组织他们结合具体的诗词名句分析其中的艺术手法,为其开启鉴赏古诗词的大门。

(作者单位: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

猜你喜欢
分类整理杨花芭蕉
风很大
雨打芭蕉
爱情抄底
分类整理,巧解分数应用题
杨花柳絮
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探究
针对公交公司的钱币分类整理装置
新型硬币分类整理装置的设计
等闲托谁题芭蕉
把相思卷在芭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