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系统中不凝气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2022-03-08 02:03陈继珍
云南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热值塔顶燃烧器

陈继珍

(中海石油葫芦岛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葫芦岛 125000)

稳定系统[1]是常压蒸馏装置的一部分,是常压蒸馏装置轻烃回收的主要装置,它通过精馏原理回收初馏塔顶拔头油和三顶油气中的C3和C4组分。稳定系统的轻烃回收功能用于处理海上终端轻质凝析油,从轻质凝析油中拔出液化石油气,提高凝析油的饱和蒸气压,形成独立的运行模式。

1 稳定系统生产现状

稳定系统由稳定塔(T-1)、塔顶冷却器(E-1A/B)、塔底再沸器(E-2)、稳底冷却器(E-3A/B)、进料换热器(E-4、E-5A/B)、供料泵(P-1)、回流罐(D-2)、回流泵(P-2)及工艺管线组成,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稳定系统工艺流程图

稳定塔是稳定系统的核心,塔径为 Ф600 mm,全塔采用4段ZUPAK3.0规整填料。凝析油通过供料泵加压至 0.9 MPa,经过换热器E-4和E-5A/B后温度提升至 110 ℃,进入稳定塔中部第二层填料上方。在塔内气液相经过传质传热,轻组分逐渐汽化至塔顶,塔顶气相经过小于 30 ℃ 冷却温度的进入回流罐,然后经过回流泵一部分返回至塔顶,另一部分作为液化石油气产品输送至产品罐;重组分逐渐冷凝至塔底,一部分进入塔底再沸器加热至 130 ℃,气相返回至塔底部,另外一部分作为稳底油产品,经冷却温度降至 30 ℃ 以下自压至产品罐。稳定系统热源由2台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提供,蒸汽压力 0.9 MPa,温度 160 ℃;系统冷源由循环水系统供应。

稳定系统在100%负荷状态下,加工海上终端凝析油稳定塔顶将产生 140 m3/d 的不凝气,占凝析油加工量的2.3‰,此油气组分见表1。通常情况这部分油气引入常压加热炉进行焚烧处理,但稳定系统独立运行时常压系统处于停用状态,常压炉并未启用,常压炉无法回收利用此气体。按照《大气污染防止法》及《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等规定,不凝气不可直接排放至大气。公司目前未设置有火炬系统,故不能采用火炬焚烧的方式处理此气体。若不能解决不凝气的外排问题,稳定塔运行过程中塔压持续升高,操作参数偏离工艺指标,使稳定塔无法正常运转,同时存在系统超压,安全阀起跳,甚至发生泄漏爆炸事故。

表1 稳定塔顶不凝气组分表

蒸汽锅炉为卧式内燃双回程燃气锅炉,锅炉型号WNS2-1.25-Y(Q)、设计出力 2 t/h、设计压力 1.25 MPa、设计温度 194 ℃,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输至稳定系统塔底再沸器和进料换热器,换热后蒸汽变成凝结水循环回至蒸汽锅炉。

锅炉燃烧器为德国威索燃气燃烧器,此燃烧器可使用液化气和天然气两种燃料。目前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组成见表2。

表2 天然气组成

锅炉运行过程中根据蒸汽压力,燃烧器自动启停并自动调节大小火负荷,大火燃烧耗气量 166.5 m3/h,小火燃烧为 80.2 m3/h,锅炉日消耗天燃气 1827 m3/d。

2 方案研究

根据以上生产现状,稳定系统若要正常运行,必须要解决不凝气的去向问题。在没有储气设备的情况下,处理不凝气唯一的办法就是焚烧变成可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水。方案一:新建火炬系统,不凝气排放到火炬焚烧;方案二:将不凝气回收排放至蒸汽锅炉燃气管网,不凝气和天然气混合后在锅炉燃烧器燃烧,回收利用不凝气燃烧热能给蒸汽加热。

新建火炬方案需要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5.5.21规定,“距火炬筒 30 m 范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放空”。厂区呈正方形,中心布局为主生产装置,装置周边以东为油品收发台,且紧邻公路和消防大队,以南为办公生活区,以西是压缩天然气站,以北为油品罐区,设施间布局紧凑,在厂区内没有合适的火炬布置位置,故方案一无法实现。

方案二从系统原理、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性能方面均满足要求,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不凝气和天然气管网属于不同的压力等级,并入燃气管线存在超压的风险,超压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2)燃料组成的变化,必将导致燃气热值和化学需氧量的不同,燃烧器能否满足要求须对燃料进行分析。

问题1:(天然气流程见图2)。天然气管网设计从厂区锅炉房边界处入厂,经过减压后,压力降至 0.2 MPa,支流到锅炉房和生产区加热炉。稳定系统不凝气压力为 0.9 MPa,在生产区与天然气主管线并网,和天然气混合后进入加热炉燃烧。后期技术革新过程中不凝气引入油气回收系统,经油气回收系统稳压后,通过管线输送至加热炉,新增1个加热炉火嘴用于不凝气单独燃烧。但是后期改造过程中保留了不凝气至天然气主管线的原设计流程,这样为不凝气进入天然气管网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2 天然气管网流程示意图

从本质安全角度考虑,防止因燃气使用终端停用造成燃气管网超压,减压撬自动切断的情况发生,不凝气至燃气主管网须加装减压阀,排放压力从 0.9 MPa 降至天然气操作管网压力 0.2 MPa。

问题2:查询燃烧器相关设计参数[2],通过查询此燃烧器可使用天然气、液化气和城市煤气3种燃料,但不同的燃料燃烧器的功率和需氧量区别很大。不凝气通过组分表分析其主要组成为乙烷、丙烷和丁烷。利用Aspen软件对燃气混合组分热值进行计算,结果见图3和表3。

图3 Aspen模拟流程图

表3 不同燃气模拟结果

在标况下,天然气的高位热值是 39.67 MJ/m3,不凝气的高位热值达到 92.81 MJ/m3。如果直接使用不凝气作为锅炉的燃料,锅炉热负荷将增加2倍,不凝气的需氧量是天然气的2倍,这种情况极易发生闪爆事故。根据两锅炉正常用气量和不凝气正常排放量的混合比例(体积比)76.1∶5.8再次进行软件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混合气的高位热值为 42.05 MJ/m3,与天然气热值相当。根据热值推断出混合气需氧量略高于天然气,锅炉正常操作烟气氧含量3%~5%,在不做燃气与空气调配情况下可满足要求。问题的关键就是保证锅炉持续运行,这样管道内的气体始终处于均匀混合态。

3 改造实施及效果测试

根据燃气性质和工艺指标,选择RT2-12/25G型燃气调压阀作为高压不凝气与天然气管网的衔接。减压阀安装采用现场管线局部拆除,送至安全动火区域预制安装的办法。阀门安装后经测试阀前压力0.7~0.9 MPa,阀后压力平稳维持在0.19~0.21 MPa。

计算混合气流量:由日常生产数据可知天然气流量 1827 m3/d,高位热值 39.67 MJ/m3;混合气高位热值 42.05 MJ/m3;锅炉热效率0.92。

根据计算数据和锅炉日常操作经验,调整锅炉大小火燃气用量:大火用气量须满足大于 71.8 m3/h,小火用气量须满足小于 71.8 m3/h 的要求,初步确定大火用气量为 110 m3/h,小火用气量为 50 m3/h,并根据确定值对燃气器进行调整。在锅炉燃气器调整完成后进行点火测试,测试过程中进行微调,最终燃气量为大火 116.5 m3/h,小火 56.6 m3/h。锅炉开始不停炉持续燃烧运行,运行过程中根据蒸汽压力自动调整大小火,燃气情况正常。

在后期操作中,为保证安全,操作规定若锅炉熄火停运,必须马上将不凝气切除,待锅炉运行正常后方可改入锅炉燃料管网。

4 结论

此次不凝气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改造,通过对比分析不凝气、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等,提出将稳定系统不凝气回收至蒸汽锅炉的方案。对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进行工艺核算,对工艺管线上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根据燃料情况对燃烧器进行调整,并作出相应的操作规定。在多角度、全方位技术保障下,改造后的燃气系统顺利投用,使稳定系统生产正常进行,解决了制约生产的技术瓶颈。

猜你喜欢
热值塔顶燃烧器
欧洲山杨热值及灰分含量研究*
CFB锅炉燃用高热值动力煤的问题和对策
650MW超临界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的主要问题与优化调整
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器重要参数的影响
中国城市入炉生活垃圾热值分析
多孔介质表面燃烧器辐射效率测量综述
宝塔
青蛙爬塔
青蛙爬塔
可燃烧多种燃料的混烧燃烧器专利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