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3-08 05:21杨振兴叶成林徐骅卿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预防性

杨振兴,叶成林,徐骅卿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上海 200438)

医疗设备是临床医师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时其也为患者疾病诊断提供一定客观依据,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医院所采用的医疗设备均属于高科技产品,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采用先进技术以及综合且高效的维修保障体系实施全面维护。预防性维护主要指设备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主动开展相关维护措施以避免设备发生故障,有效降低停机率、促使效益提高;其能够弥补事后维修方式存在的不足,将被动局面转变为主动。本研究在我院医疗设备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开展预防性维护模式,并探讨其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案

1.1 一般资料

我院设备管理采取三级管理模式,临床科室医生、技师或护士长作为三级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我院254台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再分别抽取甲组与乙组不同维护模式下各24名设备管理员,其中甲组男女比例13:11,年龄26~45岁,均值(35.52±2.67)岁;乙组男女比例14:10,年龄27~44岁,均值(35.48±2.71)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案

甲组:针对出现问题的设备通知设备部门进行维修,定期依据常规制度对设备予以查对及维护。

乙组:全面开展预防性维护:

(1)加强培训:组织科室设备管理员开展设备操作相关与维护的相应培训工作,全面讲解检测、维修等方面知识,并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通过者方可持证上岗,避免存在不良操作。

(2)档案建立:所有设备均建立完整档案,维护人员每次检测及维修完毕均将相关信息(如设备型号、内部结构、相关配件及维修检测要点等)输入现代化数字系统,随后实施统一化分类管理。

(3)建立科学管理制度:①记录与核算:设备部门统一记录所有设备采购工作情况(设备引进、购置、培训、维护等),并通过合理规划成本,预估设备维护的花费,共同商讨科学的设备维护方案,以延长其生命周期。②制作医疗设备管理手册,手册明确记录维护时间、内容、次数等,悬挂于设备一侧,确保维修人员及时发现隐患,对设备日常使用情况予以严格把控;另制作维修维护记录册,内容主要包括故障率、开机率、清洁、环境温度控制、维修成本、维修次数及耗时情况等。③维修渠道:医院大量引进设备维护专业性人员,通过培训后组建设备维护工程队,为设备提供高质量维护,有效缩减维护成本。

(4)质量检测:设备管理员定期定时开展验收、状态以及稳定性的检测,及时发现质量不合格设备并予以更换,确保设备具有最佳性能,提高检测质量。

1.3 观察指标

(1)设置医疗设备管理综合考核:由设备管理员参与考核,共包含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两方面,各方面总分50分,分值越大掌握程度越高;统计两组设备故障发生次数及平均维修费用。

(2)统计两组设备开机成功率、质控合格率及有效利用率。

(3)另抽调98名(每组49名)临床使用者调查其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百分制),85以上很满意,65~85分基本满意,65分以下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行t检验和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设备管理员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设备故障发生次数、维修费用

乙组设备管理员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及总分均高于甲组,两组设备故障发生次数及平均维修费用比较(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设备管理员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设备故障发生次数、维修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设备管理员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设备故障发生次数、维修费用比较(±S)

组别 n 理论知识 实操技能 总分 n 故障发生次数(次) 平均维修费用(千元)甲组 24 38.17±4.36 36.28±4.25 74.45±5.61 127 21.31±2.49 8.74±0.38乙组 24 46.72±3.15 44.09±3.67 90.81±4.32 127 13.24±1.70 7.42±0.16 t 7.787 6.814 11.319 30.164 36.079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2 质量控制效果

乙组医疗设备开机成功率、质控合格率及有效利用率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效果比较[n(%)]

2.3 临床使用者满意度

乙组临床使用者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临床使用者满意度比较[n(%)]

3 结语

医疗设备属于精密仪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多因素影响而出现故障,因此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十分重要。既往医院相关部位采取的常规维护模式多为事后维修,即临床科室发现设备异常后拨打报修电话至医院设备部门,再由部门人员对设备开展相应维修措施;但这种维护方式使设备部门人员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准确把握医疗设备的常态,可能对临床设备应用的及时性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故积极做好预防性维护显得尤为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设备管理员医疗设备管理综合考核得分、设备故障发生次数及平均维修费用均优于甲组,分析原因可能为预防性维护模式实施后,可确保设备部门人员对医疗设备开展定期维护,并由其指导科室设备管理人员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教会其基础零件更换的方法,定期对设备开展预防性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管理员对医疗设备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合理维护以减少故障发生次数。同时,日常开展预防性维护可帮助设备管理人员熟知设备容易受损的部位,提前准备相应数量的替换零件,一旦故障出现,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零件更换,促使设备快速恢复至良好工作状况,一定程度上节省维修费用。本研究中,乙组医疗设备开机成功率、质控合格率及有效利用率均高于甲组,充分说明在预防性维护工作中,设备部门人员在检测与维护过程中注意对设备指示灯等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详细记录每次检查时的设备工作参数,以便于后续设备突发故障需要维修时,能够快速找出故障发生原因及具体位置,缩短设备损坏报停时间、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综上所述,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设备管理员对设备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质控效果,还可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缩减维修费用,并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值得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