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综放开采顶煤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2-03-08 08:27张建功
山西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下综放回收率

张建功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53)

引言

目前我国对厚煤层开采的方式主要有大采高综采、分层开采、综放开采三种,分层开采开采的效率较低,大采高综放开采对于顶板岩性要求较高,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比较而言综放开采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但其损失煤量仍较大,所以如何提升顶煤的回收率对于综放开采十分重要[1]。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法对不同开采条件下煤岩运移规律进行研究,为综放开采高效开采做出一定的贡献。

1 矿井概况及数值模型建立

屯兰矿位于西山煤田之东部边缘,距太原市约60 km,井田面积73.33 km2,设计年生产能力500 万t,属高瓦斯矿井。18406 工作面现主要开采太原组2#、8#煤层,开采煤层平均厚度3.9 m。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的变形较为复杂,破坏形式主要是受到开采技术及煤层覆存条件所决定,所以在覆岩的力学性质及开采环境一定的情况下,厚煤层开采变形特征只受到开采参数的影响。煤层埋深越深,在前方形成的超前支撑压力峰值也就也大,支撑应力影响的范围也就也广,所以对顶煤的破坏也就越明显,更有利于顶煤的放出。采高同样是对顶煤冒放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研究不同开采工艺下的顶煤冒放情况,本文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采高下顶煤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屯兰矿实际地质情况,监理长宽高分别为200 m×200 m×80 m 的模型,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20 m,倾向长度100 m,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在进行网格划分时,充分考虑计算精度及计算效率的影响对模型的研究区域进行粗划分,完成模型网格划分后对模型的力学参数进行设定,根据地质实际情况对力学参数进行设定,具体岩层力学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具体岩层力学参数表

2 模拟计算

完成岩层参数设定后对采高2、2.5、3、3.5、4 m 分别进行模拟研究,给出不同采高下垂直应力峰值变化曲线,如图1 所示。

图1 不同采高下垂直应力峰值变化曲线

从图1 可以看出,随着采高的不断的增加,此时应力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应力峰值超前距离随着采高的增加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当机采高度为2 m 时,此时的应力峰值为17.98 MPa,应力峰值出现的距离为工作面前方4.8 m 的位置,当机采高度为3 m 时,此时的应力峰值达到不同采高下的最大值,最大值为18.1 MPa,此时出现应力峰值的位置为工作面前方5.1 m,当机采高度为4 m时,此时的应力峰值为不同采高下的最小值,此时的最小值为17.35 MPa,最小值的位置出现在工作面前方5.9 m 的位置。可以看出当机采高度为3 m 时,此时的应力峰值最大,顶煤的破裂效果最佳。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为当采高小于3 m 时,此时的顶煤的厚度减小,此时覆岩的缓冲作用减小,岩梁的回转幅度增大,所以应力峰值逐步增加,而当采高大于3 m 时,此时顶煤厚度进一步减小,顶煤向着支架方向采空区冒漏,应力集中由顶煤转移至煤壁,所以应力峰值出现减小的趋势[2]。

对不同采高下的顶煤破碎程度进行分析,分别在顶煤上部布置测点,测点间距设定为0.5 m,监测顶煤的水平位移情况,绘制顶煤位移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顶煤水平位移曲线

从图2 中可以看出,随着距离工作面高度的不断增加,顶煤的水平位移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同时随着采高的不断增加,顶煤的水平位移量最大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采高为3 m 时,此时的顶煤水平位移的最大值最大,约为141 mm,当采煤高度为2 m 时,此时的顶煤水平位移量最小仅为72 mm,同时可以看出不同采高下的顶煤水平位移量均出现在下位顶煤中。在采高2 m 和2.5 m 时,此时的顶煤水平位移量变化趋势较为缓和,而在采高为3 m、3.5 m和4 m 时顶煤的水平位移量变化趋势较为剧烈,可以看出,当采高为3 m 时,此时的顶煤流动性较佳,顶煤的冒放性较好。

对不同采高下的顶煤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采用PFC 软件进行计算,模拟采高分别为2 m、3 m 和4 m情况下顶煤的运移规律[3-4],模拟结果图,如图3 所示。

图3 不同采高下的顶煤运移规律云图

从图3 可以看出,不同采高下的顶煤冒落状态均类似于漏斗状,在煤岩分界位置对的斜率较大,在采空区一侧的斜率较小。模型颗粒间的摩擦系数设定为0.4,支架与颗粒间的摩擦系数设定为0.1,随着采高的增大,在煤矸分界位置的斜率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当采高为2 m 时,此时在采空区的煤矸界限明显下凹,此时由于顶煤厚度较大,使得顶煤的流动速度很慢。当采高增大至3 m 和4 m 时,此时的放顶煤空间较大,煤岩的分界较为平滑,顶煤的流动速度较大,对于放顶煤较为有利。不同采高下的顶煤的含矸率和回收率,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采高下的顶煤的含矸率和回收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采高为2 m 时,此时的顶煤回收率为78.4%,顶煤中的含矸率为13.6%,而当采高为3 m 时,此时的顶煤回收率为86.1%,顶煤中的含矸率为8.4%,当采高为4 m 时,此时的顶煤回收率为84.2%,顶煤中的含矸率为8.7%,可以看出随着采高的增大,顶煤的回收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含矸率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采高为3 m 时,此时的顶煤回收率和含矸率均为最优值,所以采高的最佳值为3 m。

3 结论

1)随着采高的不断的增加,此时应力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应力峰值超前距离随着采高的增加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在采高为3m 时应力峰值及峰值超前距离最大。

2)随着距离工作面高度的不断增加,顶煤的水平位移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同时随着采高的不断增加,顶煤的水平位移量最大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3)不同采高下的顶煤冒落状态均类似于漏斗状,当采高为3 m 时,此时的顶煤回收率和含矸率均为最优值,分别为顶煤回收率为86.1%,顶煤中的含矸率为8.4%。

猜你喜欢
高下综放回收率
麻地梁煤矿综放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与实践
快乐有没有高下之分
WEEE产品总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初探
大唐国源矿业攻克特厚煤层智能化放顶煤难题
不同形态氮肥对棉花15N回收率和产量的影响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人生在世
化妆品中性激素检测方法的改进
高下立判,严苛测试见真章 4K播放器大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