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档案资源个性化建设探究

2022-03-09 18:37倪丽娟
档案与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档案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村档案价值的实质性影响,立足个性化乡村振兴发展对策,进行乡村档案资源个性化建设。通过科学谋划、建设特色档案资源、完善档案资源建设手段以及提升档案资源建设主动性,推进乡村档案资源个性化建设。

关键词:乡村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工作个性化;乡村振兴战略

分类号:G275

Research on the Personalized Construction of Rural Archives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Ni Lijuan

(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resolving the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realizing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a.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Rural archivist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substantiv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value of rural archives, base the individualized construction of rural archives resources on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romote the individualized construction of rural archives resources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resourc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ethods and initia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 Rural Archives Resources; Individualization of Archival Work;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1 引 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其将带来的中国社会结构深刻转型、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变化意味着作为记录和反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其所取得成就的乡村档案成为国家记忆的重要承载。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新认识乡村档案的价值与乡村档案工作面临的神圣责任,以《乡镇档案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基本工作遵循,实现乡村档案资源规范化与个性化建设已成为乡村档案资源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2 乡村档案价值再认识

价值认知决定人的行动选择。对乡村档案价值的认识直接关涉乡村档案资源建设者与乡村档案工作管理者对自身工作责任的认知。考虑到乡村工作的基层性、执行性,以及传统乡村活动影响范围与社会影响力相对有限,除少数改革开放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发展富有特色的乡村,绝大多数乡村所形成档案的社会价值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受此影响,档案学界对绝大多数乡村档案资源与档案工作建设缺乏应有的关注,专业学术研究对乡村档案工作发展贡献率相对较低。

2.1 重新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乡村档案的社会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档案学界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来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乡村档案的社会价值。与绝大多数传统乡村经济社会与文化活动不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的乡村各项建设活动及其结果将逐步突破地域限制,在国家范围,乃至国际范围内发挥影响。其中,一些典型的乡村振兴发展实践及其成果将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而载入共和国史册。因而,记录乡村振兴发展的乡村档案也将突破地域限制,呈现明显的社会价值,甚至具有国家意义。

2.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乡村档案价值提升的影响是档案本质属性的充分体现

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档案价值取决于档案所记录的对象,即档案所记录的社会实践及其所取得结果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绝大多数传统乡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特色,导致大多数传统乡村档案的社会价值较低。乡村振兴战略所确立的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决定了未来乡村将实现全面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乡村实际的个性化发展道路。中国现有29649个乡镇(含区公所),49.2万个村委会[2],乡村之间产业、文化、人才基础,以及经济地理条件差异明显,乡村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中所处地位以及所承担的主体功能差异明显。上述差异决定了要想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主体必须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科学选择适合具体乡村实际的乡村振兴道路。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应“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鄉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该原则充分体现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道路的个性化追求,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遵循。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档案工作者,尤其是乡村档案工作者在全面、深刻把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本质追求、实践原则的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立足原始记录性这一档案本质属性以及具体乡村振兴规划和《办法》所确定的档案资源建设范围,科学制定充分体现乡村振兴与乡村个性化发展道路的乡村档案资源建设方案,以真正肩负起全面记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及其所取得成效的职业责任。

2.3 乡村个性化发展为乡村档案价值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

乡村间发展路径、振兴局面及发展成就的差异,使得记录和反映乡村振兴实践的档案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战略,作为战略实施核心主体的乡村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及取得的成就具有明显的社会和国家意义。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来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形成的乡村档案的价值。

在这方面,有必要发展现有的档案价值鉴定思想,为重新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乡村档案的价值提供思想支撑。现行档案价值鉴定思想主要遵循职能鉴定理论,该理论认为“文件意义的大小取决于文件产生机关的职能是否重要,因而必须根据该机关在政府机关体系中的等级地位来确定其文件价值的大小”。[3]谢伦伯格认为,“了解一个机关在所属机构等级系统中的位置,对档案鉴定工作十分重要,因为文件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要由此决定,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具有根本性重大意义的是某一机关决定其方针政策,工作程序和组织形式的主管和决策机构所产生的文件。最下一级的行政管理机关所产生的文件很少有持久的价值”。职能鉴定理论体现了广义的档案来源原则,有一定合理性。就理论逻辑而言,职能鉴定理论以公共组织职能为出发点,依据公共组织职能的性质与重要性来区分反映公共组织职能履行的档案价值大小。从公共价值的意义上讲,以公共组织职能为依据来界定档案的价值符合公共管理的诉求。同时,以公共组织的职能特性及其层级性为依据来确定公共档案的价值也体现了档案来源思想,为维护公共档案的系统性以及有效履行公共檔案管理责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遵循。正因如此,职能鉴定理论在档案价值鉴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在肯定档案职能鉴定理论价值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局限性,即职能鉴定理论无法为非公共组织形成的具有社会价值,甚至国家意义的档案价值鉴定提供方法论支撑。鉴于此,有必要辅之以功能鉴定思想来指导档案价值鉴定,以完善档案价值鉴定思想,并为乡村档案价值鉴定提供思想基础。功能鉴定思想立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所实施的活动及其所取得成果的社会意义确定档案价值,与职能鉴定理论不同,功能鉴定思想不局限于档案形成主体的社会身份,而是依据档案形成主体活动及其所取得结果的社会价值来界定其所形成档案的价值,不仅符合档案价值鉴定的本质,而且有助于将具有社会价值的档案完全纳入档案法规管辖之列。就理论内涵而言,职能鉴定理论也蕴含着功能鉴定思想,具体体现为: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尤其是高层党政机关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管理功能,其所形成的档案集中记录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核心历史面貌。因此,综合运用职能鉴定理论和功能鉴定思想,不仅可以丰富档案价值鉴定思想,更有助于推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系统构建。事实上,现有档案法规在确定法规适用对象时,既体现了档案职能鉴定理论的诉求,又体现了功能鉴定思想的诉求。不同的是,前者主要针对公共组织形成的档案,后者则主要针对非公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的档案。有代表性的非公组织与公民个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及取得的成绩在乡镇管理部门形成的档案中有一定的体现,但并不完整。村组织中,除了村党组织外,其他组织基本上均属于非公共组织,村档案资源建设无法移植乡档案资源建设的做法。这就决定了村档案资源建设必须立足村建设实际,基于档案法规对档案资源建设的相关规定,制定村档案资源建设规划。在此过程中,必须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以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形成的档案为主体,以村经济组织等单位、村中各类名人形成的档案为重要内容,构建村档案资源体系。

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乡村档案资源建设个性化实现路径

所谓乡村档案资源个性化建设,是指立足乡村实际,在遵循档案法规所确定的档案资源建设一般原则、标准、范围以及工作路径的基础上,针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乡村历史与文化、乡村民族构成、乡村风貌、乡村生态特点等进行的具有乡村特色的档案资源建设。具体包括乡村档案资源建设规划的个性化、乡村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乡村档案资源建设手段个性化以及乡村档案资源建设主动性。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新起点、明确了新目标,赋予乡村档案资源建设更大的责任。《办法》指出:“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在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4]《“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档案管理体制,推动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密切配合长效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地区建立乡(镇)档案馆,有需要的地方实行“村档乡(镇)代管模式”,助力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5]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的制定与实现将从根本上推动乡村档案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乡村档案发挥作用的范围。乡村档案价值的提升建立在乡村档案资源建设转型基础之上。通过乡村档案资源个性化建设,全面深刻地记录乡村振兴、发展的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

3.1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乡村档案资源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来规划乡村振兴,并明确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即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其目标的实现将从根本上实现乡村现代化。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谋划乡村档案资源建设,要求乡村档案工作者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目标,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质量兴农、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农用科技创新支撑、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制定系统的乡村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乡镇档案工作部门或具体责任人应通过乡村档案工作规划融入乡村振兴规划机制,将乡村振兴档案资源建设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过程,细化《乡镇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所确定的乡镇档案资源建设范围,在确保乡镇管理档案机制化、程序化建档的同时,指导和规范村级档案资源建设活动,确保富有特色的村级振兴建设实践及其成就在村乃至乡的档案中得到充分体现,确保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的系统化与完整性。

3.2 强化乡村特色档案资源建设

特色档案资源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的突出主题。一方面我国乡村数量众多,乡村间的种种差异使得乡村振兴战略路径与对策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社会实践的多样化、个性化为乡村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奠定的实践基础要求乡村档案工作者提升创新意识与工作主动性,找准本乡村振兴路径与对策的特色。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多样性以及现实基础的差异性决定了乡村间所选择的振兴主攻目标及实现路径必然是多样化的。乡村振兴主攻目标及其路径的个性化进一步凸显了乡村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思想财富,这一思想财富除了宏观层面的城乡全面发展、全面现代化外,还有微观层面的乡村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等。乡村档案工作应切实肩负起记录乡村振兴历史的责任,通过乡村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为社会和国家保存珍贵记忆。

乡村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兼具辩证性与系统性。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以特色管理、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治理为基础,是对乡村建设与发展各方面特色的记录与反映。我国一些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其他东南沿海和内地个别地区创新文化发展迅速,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展特色不断彰显。记录和反映此类典型地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文化建设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等发展历程的档案无疑是重要的特色档案。推进乡村特色档案资源建设要求乡村档案工作者在《办法》所确定的档案管理范围基础上,根据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尤其是所选择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来细化档案收集范围,明确不同职能活动、不同社会活动档案收集的详略程度,确保富有自身特色的档案资源建设的丰富性,以突出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的个性化。尤其是身處国家主体功能区的乡村,应对履行国家战略任务的活动及其所取得的结果进行系统、详尽地档案记录。对于乡村非公共管理档案,应立足记录或反映对象的社会价值,将反映乡村文化活动、治理活动、生态建设的特色档案列入管理管控或收集范围。

3.3 丰富乡村档案资源建设手段以丰富乡村档案内容与形式

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对乡村社会实践进行记录是当下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的应然选择。尤其是村档案资源建设,由于其大多数档案难以通过传统文件归档路径形成,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具体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乡村风貌等进行档案化记录才能直接形成档案,确保乡村档案资源的完整。在这方面,《办法》所确定的乡镇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已作出明确规定,如在声像档案中要求有“记录本乡镇区域内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声像材料”“记录本乡镇区域内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象的声像材料 ”。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也应通过数字手段对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进行记录。对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尤其是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过程进行数字记录,为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奠定档案基础。对于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技艺与民族文化,应尽快形成口述档案,以保护乡村特色。另外,也要注重特色实物档案的收集。实物档案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并反映人类的生产、生活,将富有特色的乡村实物档案收集起来有助于传承特色产业。《办法》明确了乡村实物档案的收集,指出要保存“反映本乡镇特色文化、产业的服饰、手工艺品、产品样本”。

3.4 提升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的主动性

档案工作者立足档案的本质属性,积极主动参与档案形成是丰富档案资源体系的有效路径。收集是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的主要渠道,而非唯一渠道。受乡村社会主体档案意识与能力不足的影响,一些应形成档案的乡村活动未形成档案。鉴于此,乡村档案工作者应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对档案形成主体的建档活动进行规范指导,以提升乡村档案资源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对于涉及多个形成主体的档案,如乡村风貌档案、生态环境建设档案、文化建设档案,乡村档案工作者应根据职能分工或协商来明确不同主体的档案形成责任,以保障档案形成的系统性。[6]对于暂无明确形成主体或形成主体自身能力不足的档案,如民间手工艺、移风易俗、乡村德治、乡村家庭美德建设档案,档案工作者应主动承担形成责任,确保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的完整性与丰富性。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22-01-10].http://www.moa.gov.cn/ztzl/xczx/xczxzlgh/201811/ t20181129_6163953.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1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EB/OL].[2021-11-03].http://www.mca.gov.cn/ article/sj/tjjb/2021/202103qgsj.html.

[3]陈辉,倪丽娟.论档案职能鉴定理论 [J].档案工作,1990(2):24-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乡镇档案工作办法》正式公布[EB/OL].[2021-11-03].https://www.saac.gov.cn/ daj/tzgg/202110/cfedea3b3de0425c92a1458cbf4fe711.s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11-03].https:// www.saac.gov.cn/daj/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 5c890762868683.shtml.

[6]倪丽娟.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战略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8(3):39-43.

3862501908248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