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价催生好问题

2022-03-10 09:32李伟荣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儿童农村评价

家庭教育环境、亲情关怀氛围、学校教育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氛围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大环境。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关注到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有的家庭迫于经济压力,父母外出打工,只能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看;有的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基于以上种种因素,农村儿童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就不那么丰富,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农村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则更需要及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教育,开拓他们的思维边界,培养他们的思维探索能力。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教师可以利用全面的课堂评价体系来催生“好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从而激发其探索性思维,拓宽其思维边界。

一、课堂评价与“儿童好问题”概述

这里所说的“课堂评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囊括了课堂评价的整个过程,以信息的收集、教学计划的调整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为主要的教学活动。在以往的课堂评价的教学行为中,老师们主要以结果为导向,通过一些课堂评价方案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导向性的评价方案可以引导同学们纠正自身的学习偏差,但却容易忽略他们的学习过程,缺少全面性思维。本文所指的课堂评价更注重过程,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来开展具体教学计划。这种课堂评价教学定义的目的在于针对农村儿童特殊群体而延伸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为了提升学生的探索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计划,以特定的方式来对农村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儿童好问题”主要指的是儿童在遇到各种疑惑、不确定性问题的时候由内心发出的具有探索性、思考性、发展性以及价值性的学习问题。这种问题来自内心的疑惑,也是同学们迫切想要得到的答案,这个答案同时也是他们理解学习问题的关键。一般来说,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这种问题,都会基于一些未知因素和求索欲望而衍生出各种创造性的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农村儿童一般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主要是与农村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成员文化程度有关。农村儿童普遍成长于认知相对局限的环境中,从小就被灌输“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的认知理念,于是就逐渐地形成了认知局限,不太愿意去主动地抛出问题,而总是等着老师去灌输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有的孩子是由祖辈带大的,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创新性思维发展。基于这样的教学背景,农村儿童提出好问题的价值性就特别的高,老师们也应该把这个问题设定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帮助农村儿童实现实质性的成长。

二、课堂评价催生“儿童好问题”的教学意义

1.突破农村儿童的思维边界

学生广阔的思维边界对于出色完成学业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农村学校的教学中,多数学生的思维边界比较窄,容易有固化思维,所以老师们就需要用课堂评价来催生农村“儿童好问题”,从而突破孩子们的思维边界。农村的自然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原生态”,有的家长为了避免让孩子涉足危险环境中,就会夸大安全宣导,而家长们又衡量不好宣导的方向和力度,于是就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告诉学生们不要去触碰各种危险因素,这样学生们的行为束缚逐渐会演变成思想束缚,他们会逐渐变得思维固化,不愿意去吸收新鲜的事物,甚至对新事物根本不感兴趣。

另外,有的家长还会以自己的认知去教导学生,这种教导会在孩子们的思想中形成一道隔离墙,这道隔离墙也会影响孩子们探索思维的发展。而在课程评价的有效干预之下,孩子们的脑海中会迸发出各种好问题,冲破这道隔离墙,思维局限性也会被打破,思维体系会得到重组,老师们就可以重新引导学生们养成探索性、开创性的思维。这种教学思路是尝试从根本上解决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利方面,帮助同学们拓展思维边界,发掘思维深度,为同学们的后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农村儿童的求索欲望

探索性思维是学生们学好课本知识的重要素质基础,这种素质基础是学生们攻克重点学习问题的重要思想保障。但是,在农村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村学生的求索欲望并不是很强烈,他们缺少主动探索各种新知识的欲望,也不愿意主动抛出学习问题,往往使教师的互动式引领收效甚微。这种消极的求索欲望阻碍了教学计划的开展。要想打破这对教学矛盾,我们就必须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求索欲望。在课程评价催生“儿童好问题”的教学方法干预下,老师可以逐步将学生们的求索欲望培养起来。在课程评价的催生之下,学生们的思想深处会受到影响,脑海中会衍生出各种现实性的问题,在這个衍生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逐渐养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这样,求索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得到激励。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一定要重视学生们求索欲望的培养,只有学生们充满十足的求索欲望,他们的学习深度才能够得到不断地加深,老师们的教学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如何利用课堂评价催生农村“儿童好问题”

1.多个角度创建课堂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在本文中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具体的教学计划也是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设定的。为了提高教学计划的实施效率,老师们就需要充分观察和记录学生们的学习行为,创建一个多角度的课堂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计划的价值。

以阅读理解为例,老师可以创建一个阅读情感评价体系、阅读问题反馈评价体系、阅读共鸣评价体系。在阅读情感评价体系上,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同学们的情感表现情况来作为教学评价的因素;在阅读反馈评价体系上,老师可以根据同学们是否反馈问题来作为教学的参考标准;在阅读共鸣体系上,老师可以通过同学们是否有阅读感悟来判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是否得到提高。通过创建多角度的课堂评价体系,老师可以获得更多开阔的教学思路,让同学们的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2.儿童视角构建教学问题情境

在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视角来构建教学问题情境,以此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培养求索欲望。在这个教学环节上,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农村儿童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以农村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形式来构建问题情境。比如,同学们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等方法构建一个教学情境,通过视听的综合感官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提出教学问题。

另外,很多农村儿童常常穿梭于柴米油盐的繁琐生活中,对于生活中的各种见闻都比较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从“社会即学校”的感知里体会到知识的真谛。除此之外,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大城市也充满了向往之情,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本知识构建一个包含城市生活的教育元素,给同学们勾勒出城市的想象形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这种素质包括知识层面和思维层面,老师们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忽略这两种基础素质的教育工作。一般来说,农村儿童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弱项,所以老师们要对农村儿童的思维开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农村儿童由于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有思维固化和缺少开创性思维等现实问题,老师们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课堂评价体系来催生学生的各种好问题和思维活跃度,让学生在这种充满活力的环境中逐渐养成全面的思维体系,包括一些开创性的思维和广阔的认知边界,从而为学生的后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伟荣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3440501908225

猜你喜欢
儿童农村评价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留守儿童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六一儿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