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建设中戏场空间的作用
——以太原市赤桥村为例*

2022-03-10 02:48白钊义温佳浩
大众文艺 2022年4期

白钊义 温佳浩

(1.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2.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厦门 361004)

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建设活动正在全面展开,特色小镇、网红乡村等纷纷上场。乡村作为承载历史记忆、民间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区特色的重要载体。其中的古戏场,保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最强烈的思乡之情。因中国古代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有村必有台”的乡村布局形式。“经文化部门普查,山西在‘文革’后仍存清代以前的庙台2887座,仅及原数十之二三”。戏场虽为我国唯一的一种乡村聚落的产物,但乡村所进行的大型活动,只在特定时间或节庆之时举行,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广场,因此戏场经常被充当为村庄重要的中心性公共空间。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古戏台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而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农村开始加快改善居民条件,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开始发生变化,而戏场空间形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戏场中的戏台这一地域景观正消失与即将消失。

本文主要以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空间坍塌、遗忘以及空间狭小、尺度不当的戏场空间类型,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为例,谈其文化价值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传统戏场在乡村建设中再利用策略。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戏场空间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随着我国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重视度的提高以及资金的大量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环境等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众多问题,譬如出现乡村规划不科学、滞后,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农村出现千篇一律,村容整治容易保持难等一系列问题。而乡村戏场空间在新时代如何发展重构,如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难题。众多学者关注到戏场,戏场中的戏台在没有得到保护下骤减,而我国对于乡村戏场空间的两种现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对现存比较完善的具有历史价值戏台戏场空间申请文物保护,完善修葺,结合旅游业创造经济。达不到文物申请的,进行改造或重塑扩展,以满足当前戏场空间的多重功能,或进行场所转变,成为展览空间等,如:山西芮城县龙泉村五龙庙戏场空间,因建筑为唐代建筑,通过结合唐代木斗拱设计通古冥思的古意空间,在院落内部设置斗拱庭、序庭等展览空间,通过浮雕等形式呈现在墙壁。二则是面对年久失修,马上轰然倒塌或空间狭小、尺度不当、失去使用功能的戏场空间,有的被遗忘在岁月长河之中;有的迁出并重新设计,满足村民日常功能。而国外公共空间的营造与优秀案例,都可为我们戏场公共空间的塑造提供丰富经验。而与我们相似的东亚发达国家,日本在农村公共空间设计中,主要对其进行改善,建立理想空间,融入乡村肌理,为村民提供休憩空间,同时振兴产业,对传统文化手艺的传承,提高村民的收入,开展旅游业。韩国新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主要要求改善环境,对公共空间设施的增加,完善基础设施,保护传统文化、手工艺,提高村民意识问题,推动乡村旅游。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经过上百年的历史冲刷与天灾人祸,众多戏场空间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农村资金不足、村民缺乏保护意识、文化自信与自觉,令很多古戏台失修、损毁或废弃,即便保留下来的也较多变得空洞、随意维修失去本身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中戏场空间的特殊价值

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但文化建设相比其他相对薄弱得多。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一直是政府以及研究者思考的重点,现行的研究,对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变迁的研究缺乏宏观视野,很多只是着眼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而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村文化的农村文化建设的传承、嬗变还不足。

而山西素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从宋金开始,到民国,各个朝代修建的戏台数量位于全国之首。其中山西明清期间修建的戏台总数将近万座。山西的戏台主要修建在人口居多的城镇,以及散落于各地乡野村落,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乡村共同体的“社”,每年均会举行春祈秋报的赛社活动,其中戏曲的演出往往是重要内容。传统戏场建筑虽然逐渐不再承担演戏的功能,但是,这些戏场建筑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包括戏曲、民俗等)的凝聚和见证,可以勾起对当时文化、生活的回忆,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这些戏场建筑是乡村民众文化生活的“活化石”。看到矗立于乡村的戏台,使人想到当时民众欣赏戏曲演出的红火场面。这些戏台见证了民众的生活,见证了乡村的部分历史,是乡村文娱生活的承载体。

三、新农村建设中戏场空间作用及重构案例分析——以太原赤桥村为例

乡村戏场的保护与“再生”设计主要以传承乡村文化、发挥日常功能、促进乡村旅游、保留乡村记忆为核心,进行活化更新,尝试以设计的手法结合日常使用者需求来实现戏场空间功能优化与整合,提高以戏场为媒介的设计创新,为学界探索戏场空间“再生”带来多样化的文化样本,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思路。以山西赤桥村戏场空间设计为例进行阐述。

(一)赤桥村区位概况与戏场空间问题分析

赤桥村坐落于中国的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在晋祠镇晋源新城西南方向。村内现有戏场空间狭小,不可扩展,同时该村建筑密度大,村里人口众多且集中,由于乡村建设增速、一方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村民保护意识淡漠等因素影响,导致赤桥村大量的具有地域文化的传统民居已被拆除,以及公共空间减少或者空间狭窄,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所需(图1)。因现有戏场空间狭小,无法扩展,不能满足其承载的功能,向西延伸,有一空置场地,故将原有戏场作为观赏纪念性空间,将公共空间移出来,用其进行重塑,因地制宜,重现赤桥十景,也希望能通过此次设计引起村民归属感,改变赤桥现状。

图1 人群需求分析

(二)新农村建设中戏场空间作用及重构案例分析——以太原赤桥村为例

1.传承乡村文化

通过阅读查找村落戏场空间保护文献资料,分析赤桥村戏场空间环境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案例,传承祖先们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唤回和留住人们温暖的文化记忆。目前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承乡村文化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乡土观念的物化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美丽村庄的建设。在大量的农村建设活动,但每个村庄的建设时间、任务都是很难协调,往往忽视了与村民讨论和意见,将政府部门要求的模式和设计方案强加于村庄。然而,地域性、独特性的地方文化难以与主体性空间建构模式融合,使公共空间与乡村脱节,难以与乡村融合,缺乏精神内涵。

(2)设计对乡土文化的泛化

由于工作量大、农村建设面积大、设计周期短,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公共空间的建设,因此设计过程中的调研工作不够充分,设计结果与农村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大多数以村委会为核心的农村建设公共建筑、公共广场等,形成了僵化的单一空间形式,而这种形式在大多数村庄中被作为“范式”予以仿效。

在一些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文化景观和符号的运用是不变的,使得地方传统的地方文化特征在公共空间中失落,这与村落的地域特征大相径庭,地方文化特征逐渐呈现出同一性。农村公共空间正变得越来越没有区别,村民的归属感也在慢慢淡忘。

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戏场空间环境中的布局与定位,展现戏场空间包含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等因素时,可以让人感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入赤桥村稻田文化、孝文化、“匾额文化”元素和一些广为流传的当地历史故事等赤桥“十大文化”(表1),作为戏场空间设计元素,满足日常文化交流活动空间,加强这一场所的凝聚力,引起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营造记忆深处的一种氛围,体现这一场所精神。

表1 赤桥村“十大文化”概述

空间设计应与乡土文化相融合,而很多传统的乡土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因缺少活力、缺少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而逐渐消失。可以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展示,艺术表现主要有:雕塑、铺装、导视系统等形式,突出主题,在表现其艺术美,形成地域性的文化符号。如赤桥村的匾额文化,赤桥村的匾额各种各样,一些人家彰显家风,匾额上有箕裘世业等字,如村中姓郑的一家上有题着“古家风”的迎风壁,其正房梁坊雕刻有精美的荷叶,西面雕刻一条鱼和莲花,寓意连年有余,东面雕刻着梅花和喜鹊,象征着金榜题名。不同的牌匾,不同的装饰纹样,都展现了村落的历史与文化,这是对乡土文化记录的一次尝试,作为载体,将自然与人文联系在一起,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唤起人们对乡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与践行。

2.发挥日常功能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省大力推动乡村整体建设,同时着重关注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将戏场空间营造成主客共享的现代公共空间,拥有“里子”,满足村民日常需求,为村民增加了亲切感,也有“面子”,吸引外来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当前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晋源区旅游整体片区的打造,以及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在地性现实意义。

戏场泛指中国古代演戏的场所。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村庄和农民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戏场承担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观演空间到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场所。

公共空间是指某种具有公共性,供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共同使用的场所。例如,城规学科学者认为公共空间是对村民无限制,可以自由进入参与事务与交流休憩的主要场所;曹海林指出,农村公共空间是一种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宣传性,相对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农村公共空间是满足村民日常交往、民间节日等公共活动的中心聚集场所。它具有村落的历史记忆,是体现乡愁的物质空间载体。例如,街道、剧院、古树、祠堂、周围的磨坊、寺庙等,还有各种重要的场合和仪式。

赤桥村戏场空间为丰富村民生活体验、满足多元需求,以戏场空间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延伸多元化公共空间,更加全面的体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整体广场设计成观演空间(图2),满足日常村民集体活动以及舞龙舞狮等习俗活动,无表演活动之时,仍可作为活动中心,晚上跳跳广场舞,白天停留闲聊,或孩童玩耍嬉闹之所。

图2 戏场中心广场

此区域位于戏场空间正北,是其延伸空间“稻垅波翻”,以木栈道通向稻垅波翻,木栈道中有一木制平台,可驻足观赏。春夏之时,绿油油的秧苗一片,蛙声萦绕耳;到了秋天,风一吹过,如浪翻滚,沙沙声阵阵。看到这样的景色,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使人恋恋不舍,不舍离去。而西侧为虎岫浮岚,石头上长满绿绿葱葱的树木。在场地中留出了一片相对平坦的空地设置了儿童自由活动区域,来供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充分挖掘自然的潜力,探索他们内心自由的世界。孩子和陪同的大人在其空间内,感受自然,回归田野,更好地融入空间,更好地体现这一场所精神。

3.促进乡村旅游

赤桥村依山傍水,郁郁葱葱,景色漂亮,是古太原城八景之一,名为卧虎青岚。北面连着龙山、蒙山,南距晋祠风景区500米,南边一直可到明仙峪。因豫让为报智伯之恩,行刺赵襄子失败自刎,染红渠水得名。有2500年历史,目前,该村仍有众多千年古树,古遗迹、古庙、历史传说等忠诚,感恩和牺牲的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图3)。豫让庙、智伯渠、豫让桥等古物均是其传说的证明。赤桥村人古时以造纸为生,1960年,政府在村里建了一个造纸厂。而稻田文化一直在该地传承,晋祠大米的出名便可证实这点。诸如此类,均为该地提供了游客资源及环境基础,可促进赤桥村的发展。

图3 赤桥村遗产空间分布图

赤桥戏场主要以戏场空间为中心展开设计,中心做了戏台,作为全园核心,重现赤桥十景(兰若钟声、古洞书韵、虎岫浮岚、龙岗叠翠、古桥月照、杏坞花开、莲畦风动、唐槐鼎峙、晋水长流、稻垅波翻),并以灵活的曲线编制路网,串联赤桥十景,为该园的每个场所空间提供可达,主要辐射范围为该村居民及游客。同时,游客或村民的浏览路线可通过多个入口进入,以供人们会有多选择的进入他们感兴趣的空间。

将古洞书韵、杏坞花开、晋水长流等赤桥十景,按功能分区规划设计,通过道路主路连接赤桥十景及戏场,次干道及散步道通向各个景点。入口展示区主入口以及四个次入口,连接村庄主干道,一个次入口在北侧,与兰若寺相连,一个在南侧连接村庄道路,莲畦风动是主入口广场的特色在树种选择上,树木应选择乡土树种,同时结合景观树,在戏台广场处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在戏场广场采用乡土树种国槐以及木槿、合欢、紫薇以及玉兰等植物。

位于戏场广场西南处,“古洞书韵”(图4)是将土山改造成窑洞,采用传统的窑洞形式,外部立面加入匾额文化,外立面材质选用当地最传统的稻草泥,而窑洞前面为室外博物馆,在院落内部通过多片复合的镂空夯土景墙形成一个通道和展示活动空间,用来展示该村造纸文化,使用过程制作为雕塑,运用框景等不同的取景,让游客有更多元化的视觉体验;通过卵石和文化石材的铺装,彰显地方文化。其后为虎岫浮岚与古桥月照(图5),青山苍松翠柏,春天山水微笑,冬天的松柏也依旧挺拔,作为背景,呈现出一幅清雅秀丽的画面。

图4 古洞书韵

图5 古桥月照

4.保留乡村记忆

“诺伯舒兹认为,场所精神形成是利用建筑物给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场所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即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场所精神是双向的,是场所和人之间情感互动的结果。通过对场所精神理论的理解分析,本文中所定义的场所精神为:人通过体验空间与地域环境特质的关系,以及记忆深处的景观旧貌,而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重点通过太原市赤桥村戏场空间的重塑,结合乡土文化,重建一处满足村民日常休憩、交流以及文化传承,体现场所精神,唤回和留住村民的乡愁与归属感。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保留建筑特色和聚落格局风貌,通过活化利用戏场空间促进旅游业发展,为转型期的传统村落注入发展活力。

通过运用设计语言,结合当地文化,提炼文化元素,加入时代语言,在满足日常使用功能和生态的前提下,营造出的空间氛围,反应一种乡土情怀,使人触物生情。以乡土材料作为重要的营造要素,体现乡土精神,例如墙体设计中使用了稻草泥,给人温暖、质朴和亲切的感觉,因为大多数当地材料来自可再生资源,价格低廉,对环境也有好处。为了突出地方特色,在空间形态、构造手法、技术理念上也要与本土风格、当地的生活观念相一致等。

将地方文化符号与户外灯具、树池座椅、文化雕塑等相结合,使得园区更具整体性,用艺术化的形式展现,更容易让人有情感上的感触,同时体现地方乡土气息,展现场所精神。

主入口广场为该区域的形象入口,位于该园东侧中心位置,向西正对着戏场空间广场,主要通过利用自然毛石挡土墙吗,几排迎宾大树,以及入口跌水广场,创造出自然山水风格的入口形象。跌水形成湖面,此处为“莲畦风动”(图6),以红白两色为主的莲花站绽放,争相斗艳,风吹过之时,莲花与叶子轻轻摇摆,湖中雾气蒸腾,满是一种寄情于山水之中。“以山为纸,以亭为画”,以现代特色手法充分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完美传达出赤桥山水的意境美,氛围营造,也能有精神上的感触和心灵上的共鸣,唤醒乡愁。

图6 莲畦风动

窑洞前面为广场“唐槐鼎峙”(图7),提供充分的场地,其中心围绕古槐设计的公共空间,广场以曲线形式,结合树池水景,与整体形成统一。通过稻草泥、夯土等材质,古槐等古物重现,睹物思情,唤回人们的归属感。

图7 唐槐鼎峙

结论与建议

结合上述实践案例总结,在新农村建设中,面对戏场空间局限或场地无法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时,需以戏场空间为载体设计重构之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调研分析,在重塑乡村戏场公共空间中,应该因地制宜,将文化定桩,结合自然环境、乡土文化、营造要素与空间设计融合的策略,通过美景传说的再现,加强场所的凝聚力,体现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场所精神,重点突出戏场空间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乡村文化、发挥日常功能、促进乡村旅游、保留乡村记忆一系列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作用,使其焕发新生。一个空间的新生也是一个村庄的希望,可以通过空间营造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相信未来,针对乡村戏场空间的保护或再现方案也会越来越贴切村民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