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钢琴音乐的发展与传播
——以我国钢琴音乐为例

2022-03-10 13:51杨欣彤
大众文艺 2022年4期

杨欣彤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091)

一、钢琴音乐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联系

(一)“一带一路”倡议要义

作为国家级顶级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是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新平台,为沿线各国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思考中国现代化发展与当今世界格局的关系上,对中国在新时代中的对外开放总布局做出的全局性统筹谋划,这也是中国智慧在大国特色外交中的新时代创举。“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下,覆盖了包括南北美洲的经济文化交流网络的一个国际公共产品。运用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重要手段进行经济交流,并利用现代远洋航运、铁路(亚欧大陆桥)、公路等现代交通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内社会稳定、科技人文交流传播产生深刻影响。

(二)钢琴发展历程

钢琴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12世纪到14世纪之间,这时候出现了一种叫作“克拉维卡”的古钢琴,它外形类似于长方形,木箱上带有键子,键子后端固定一个平头钉,通过平头敲击弦来发出声音。发展至15世纪到18世纪,出现了拨弦古钢琴与击弦古钢琴。1709年,意大利的乐器制造家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且钢琴中制音器和调节杆的出现也标志着它成为现代钢琴的前身。尽管钢琴诞生之地在意大利,但之后在德国、英国又进行了广泛发展与传承。钢琴在逐渐革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受欢迎,莫扎特、勃拉姆斯、李斯特等这些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也为钢琴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时间继续向后推进,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中产阶级”诞生了。人们越来越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钢琴就成为人们所广泛钟爱的乐器。三角钢琴大范围出现在独奏音乐会与乐团协奏中,是钢琴演奏家倾慕的对象,而立式钢琴则为普通家庭所钟爱。而随着钢琴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自动演奏钢琴”这一钢琴新种类出现了。现代的自动演奏钢琴,不仅收录了大量钢琴大师演奏曲目的音频视频,还能在钢琴上高精度的还原演奏力度、踏板的使用及轻微音色变化等,让使用者可以身临其境的一比一还原钢琴大师演奏现场,近距离感受与体会从钢琴大师手中流露出来的音乐魅力。可以说,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也成就了钢琴本身,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纯粹、更加高质量的在音乐演奏中享受音乐的美好。

(三)中国钢琴发展在“一带一路”中的意义

尽管钢琴在西方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钢琴引入中国是在清朝中叶,通过国外传教士和商人的推广使之在中国上层社会流行开来。起初,一些国外传教士想通过钢琴这个乐器来真正使我国的音乐艺术踏上开放的道路,然而因为钢琴的多声部旋律特点与和声体系与当时我国音乐腔韵与意境有所差异,所以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也使得当时的传播并没有起到大的作用。

20世纪初,“学堂乐歌”歌唱文化兴起,钢琴作为一种理想的伴奏乐器,它的发展也随着学堂乐歌的全国热潮在中国大地扎根。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加凸显,钢琴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关键期,钢琴教育“遍地开花”,中国也迎来了第一股“钢琴热”。市场需求的增多伴随的是钢琴制造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钢琴年产量仅有一万多架,到90年代末期,年产量增长至二十万架,占据世界第一,中国钢琴工业成了被世界所关注的钢琴生产与销量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在“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提出之后,中国钢琴制造产业取得了又一次质的飞跃。中国的钢琴产业相比于西方起步较晚,因此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乘着“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春风,我国的钢琴制造业也在不断成长与发展,而“一带一路”也为此提供了广阔的资源与便捷的通道。

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在“一带一路”视域下,除钢琴制造产业交流往来外,钢琴音乐也是搭建两国特色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我国作为礼乐之邦,拥有数千年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和内涵,这也为我国对外进行音乐文化交流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我国,钢琴音乐在结合了“西为中用”的理念下,运用中国传统调性与和声,结合钢琴音响特点,发展成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风格特点,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全世界得以广泛发展,并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影响下衍生出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在“一带一路”的音乐文化交流中,通过钢琴音乐旋律传递出的各国音乐文化曲调及和声特色,既是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的优质载体,又可以在交流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以钢琴为载体在音乐文化上的交融互通,更容易拉近两国距离。这种音乐文化互融是一种以民族特色为基点进行的互融,因此更加彻底与高效。而音乐“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的特质,无须特定语言就可传递情感的一种极具表现力的存在形式,也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情感相连的重要纽带,也为中国与各国建立多元化、多维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一带一路”与我国钢琴音乐交流与传播

(一)“一带一路”与我国钢琴音乐传播基础

华夏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史,创造了灿若星河的音乐文化。如何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为世界所了解、熟知并喜爱,使得世界人民共同分享华夏音乐文化带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的音乐文化“话语权”与“文化自信”,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构成形态,以中国钢琴音乐为代表的中国音乐文化应当同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一起登上世界舞台。

中国钢琴音乐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但每个时期的发展都具有其鲜明的特点,这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受每一个时代特点所影响和推进的。而在当今21世纪的新时代下,要想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实现中国钢琴音乐的传播,一方面,我们必须确保中国钢琴音乐的高质量发展,追求钢琴作品“质”与“量”的高标准。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大环境下,我们必须以中国人独特的声音走出国界,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走向世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钢琴音乐结合了我国民族性与东方传统美学特点,因此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与西方钢琴音乐存在差异。而各国人民的文化接受度与审美认同度是中国钢琴音乐进行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中国钢琴音乐需做到既具有“中国风格”,又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对外开放与交流的浪潮中保持长盛不衰。“中国风格”是指运用中国民族民间素材与中国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结合,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作为创作的主线而创作出的钢琴作品。只有兼具中国风格与世界眼光,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为基石,结合其他国家与民族优秀创作技法与音乐元素,紧跟时代特点,才能使得中国钢琴音乐真正广为传播,享受时代红利。

(二)“一带一路”为我国钢琴音乐提供机遇和挑战

在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推动了中国艺术文化向世界舞台的有力表达,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中国旋律,但它又是一个“双刃剑”。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时期钢琴音乐的发展既拥有前所未有之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

首先,“一带一路”为我国钢琴音乐发展与传播提供了巨大机遇。为中国钢琴音乐与世界钢琴音乐的交流互通提供了国际化的舞台。搭乘着“一带一路”的顺风车,近年来一些国际音乐季和艺术节等交流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势。如2018年举行的马中友好钢琴交响音乐会、2019年举行的长江音乐节“一带一路”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音乐会、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2021年举行的“一带一路”长江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中国钢琴音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黄河协奏曲》、钢琴曲《茉莉花》《皮黄》《北京四季》等一些代表了中国优秀文化和爱国情感的钢琴作品屡屡被奏响,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丰富文化底蕴。在这些音乐交流活动中,奏响的不仅仅是“一带一路”各国的特色音乐旋律,也奏响了中国友好往来、携手共赢的对外主旋律。

此外,“一带一路”为中国钢琴教育体制的改革与钢琴人才的培养起到助力。随着“一带一路”对外交流与开放进程的深入化发展,国际化的人才交流合作、学术与媒体往来愈发频繁,对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一些音乐教育交流活动接连开展。如2016年由中国“珠江钢琴”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国际艺术教育交流论坛、2019年举办的“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大会、2021年举办的“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国际交流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各国代表对本国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推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借鉴,以广阔视野和兼收并蓄的态度开展了广泛的实质性友好合作。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为我国新时期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借鉴与参考。我国学习钢琴人数众多,钢琴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带来的对外交流进程不断深入化发展,钢琴教育必定会紧跟教育改革,为新时期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与传播奠定制度基础与人才基础。

然而,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与传播也面临着一些严峻考验。“一带一路”涉及国家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域的音乐审美以及语言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钢琴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仅仅依靠国家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前文提到,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与国外钢琴音乐,所涉及的中国传统审美、华夏民族人文思想以及一些地方性特色的音乐特征在进行世界范围传播时有一定难度;再加之涉及古诗词的一些汉语言文化在翻译中常常遇到词不达意的情况。因此,在这些因素下,如何将中国钢琴音乐正确、精准地传递给国外受众群体,让他们能够较全面的感受和理解,也成为“一带一路”下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与传播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从中国钢琴音乐传播机制与传播人才方面来看,因为我国钢琴音乐起步较晚,如今尚未建立合理化的市场机制。且由于我国音乐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目前仍处在查缺补漏的发展阶段,一些不符合规范的音乐组织仍然存在,音乐人才市场混杂,音乐传播人才流失严重。另外,21世纪的新媒体时期让我们走进了“信息化爆炸”的时期,传播形态与媒体形态众多。在此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借助“媒体传播”这个潜力无穷的载体,并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音乐传播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并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让中国钢琴音乐在繁复多样的音乐种类中脱颖而出,向世界传递中国旋律,也是我国钢琴音乐传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与传播问题负重致远。我们应科学的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为其发展带来的巨大时代红利,牢牢地抓住机遇;同时,也要理性的分析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寻求应对措施。中国钢琴音乐作为中国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与世界其他音乐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但我们也要构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发现中国韵味和中国特色的独特之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费孝通先生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对自己具有本民族特性的文化保持高度认同,同时,也要对其他优秀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允许差异化存在,并努力创造“共同美”。我们应继续时刻紧跟“一带一路”倡议步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与传播谱写新时代的宏伟篇章!

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促进了各国经贸合作,也为国与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我国钢琴音乐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另外,中国钢琴音乐独具特色,其民族性与文化内涵也决定了它是我国在新时期下传递“中国声音”与“中国旋律”的重要文化载体。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钢琴音乐在“一带一路”大环境下兼具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我们应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带来的时代红利,抓住机遇;并科学分析面临的挑战,积极寻求应对措施,继续谱写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