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2-03-10 03:51姜浩
大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火力发电企业发展

姜浩

(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200)

近两年来,由于受国内新冠疫情和国民经济下滑的影响,当前电力行业正面临着“碳中和、碳达峰”的关口期,特别是作为传统的火力发电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的电力市场环境,去准确定位,找准适合火力发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市场环境,这无疑是我们电力行业从业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面对国内外不利的市场发展环境,当务之际,作为火力发电企业必须努力提升其自身核心竞争力。

1 当前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着国家宏观层面上的调控问题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命脉,尽管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制造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势必进入社会电力总需求量的增加。但是作为火力发电企业却以消耗有限的碳石资源和大气排放量的增多而被限制发展,当前火力发电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火力发电企业必须深刻领会国家能源发展的“双碳”的真正内涵,使得传统火力企业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布局,跟上国家能源结构布局的步伐。2020 年9 月,我国对外宣布的“双碳目标”出台背景:首先是我国国内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00 亿t 以上,位于全球第一位,高于第二、三、四位国家碳排放量的总和,即终端用能和生产过程用能领域,年排放量在50亿t 以上;其次是发电领域,年排放量在40 亿t 以上;最后是建筑领域和交通领域,年排放量都在10 亿t 左右[1]。这些数字也从侧面反映了火力发电企业还是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关键看谁能“适者生存”。另外,火力发电企业更要把握住地方政府出台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项目落地的惠民政策,与当地政府大力实施的保民生、促发展的总基调相吻合,这样,才能从宏观上谋取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使自己活得更好,更有社会价值。

2 当前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着微观上的发展瓶颈

随着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预计2030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130 亿t 以上。实现“双碳”目标,主要有两条路径:①是如何转变终端用能的生产工艺,从技术上、源头上减少甚至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②是寻求出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消耗社会总能源的百分率,也就是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走出一条“科学环保、节能高效、可循环”的能源利用之路。所以,作为火电,火力发电企业当务之急必须正视微观层面上的两个突出的发展瓶颈问题。

(1)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各行各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传统的粗老笨重、高耗能产业将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随之而来便是以人工智能化、高芯片技术的应用、云计算产业、大数据化的高新科技等将会步入现实社会中,由此而带来的冲击必须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任何一个行业或企业都很难独善其身,而对于火力发电企业而言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至今仍然存在着老小火电偏多的问题。据了解我国保有的350MW 以下容量火力机组仍有相当庞大的数量。其中,多数机组服役已超过20 年且均为亚临界机组。因而这些机组普遍存在着煤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现象。如何才能尽快摆脱这些棘手的现实问题,满足人类生产生活达到脱碳、固碳、甚至实现负碳的高质量需求,这些将对传统的火力发电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事关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挑战。

3 提升火力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对于当前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应当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优势,扬长避短,补齐短板,探索出一条“高精尖、延伸产业链、扩大再生产”的产业发展布局之路。

3.1 从国家宏观层面上应抓住市场发展的“窗口期”

当前我国300MW 及以上等级煤电机组每千瓦时平均供电煤耗约为305g,按照2020 年燃煤机组发电量为4.8 万亿kW·h,则全年消耗标准煤为14.6 亿t,二氧化碳排放约为42 亿t。根据相关预测,到2030 年,煤电二氧化碳的排放约为40 亿t,与目前水平接近,基本实现电力行业的“碳达峰”目标。但是,发电本质上是一个碳排放的行业,发电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低碳化技术的突破是未来支撑煤电的发展“支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且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客观需求要,这是电力行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立足点;另外取决于煤电的技术进步程度、技术特点、技术成熟度、经济性、燃料性价比等指标。所以,必须认真研究当前火力发电企业的未来趋势走向,获得“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煤电合理占比和能源结构布局,从整体社会电力需求和发电技术发展两个方面综合考量。

3.1.1 加大对社会用电供给关系的研究力度

当今时代正处于百年之大变局、国际上保守主义抬头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社会用电量需求,并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是未来火力发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同时,还应在充分利用好国家制定的未来能源发展总体布局上动脑筋想办法。伴随着国家相继出台的未来能源结构发展总体布局,作为当前的火力发电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国家能源发展的方向,掌握其未来发展动向,一方面,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充分融合,与地方政府、金融企业等搞好产业链的提升与扩容,走“互惠互利、合作共生”之路,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增强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担当,贯彻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履行其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环保使命。

3.1.2 充分利用好国家制定的未来能源发展政策

面对未来国家能源发展政策,火力发电企业必须掌握其未来发展动向,既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充分融合,走“互惠互利、合作共生”之路,又要履行好生态环保责任。由此可见,既要抓好存量机组的节能减排、减少能耗和新建机组的高效能运用,又要引进和创新运用智能化的发电先进技术。做到人工智能化与机动灵活的有机结合,从而对接好新能源电力供应量与现实社会需求总电量的平衡,找准企业自身在重点研究高效煤电技术、传统火力发电机组机动灵活调峰技术和碳普及利用技术的“市场定位”。

3.2 发电企业必须立足实际切实抓好各方面工作

3.2.1 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机制

作为火力发电企业要借助电力市场日趋激烈和残酷的客观现实,倒逼电力企业加速转型以快速适应新型电力现货市场。未来电力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作为火力发电企业员工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切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把企业的发展与个人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摆正自己的位子,找准个人在企业中的定位和担当,才能形成一个战无不胜的企业团队,才能确保企业勇立市场桥头,立于不败之地。

3.2.2 有的放矢地实施应对举措

拓展企业融资和项目履约能力,分析和识别目前电力市场潜伏的所有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风险因素,研究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时规避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及时化解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痼疾”,有效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还要通过大力实施企业混改制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尽快厘清企业股权制形式,建立“责权利”相辅相相成的市场新机制,以充分发挥火力发电企业拥有的有效资源在电力市场的配置和调节作用。未来我国电力市场是一个开放、包容、有限有度的市场机制,作为火力发电企业谁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谁能在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谁能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创新发展,这是市场经济大潮的法则,也是每个企业面对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构筑起以“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有限的企业优势来参与电力市场的资源优化,这是今后若干时期火力发电企业务必认真思考问题。

3.2.3 在全员管理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当前火力发电企业员工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内耗”现象。当然和舟共济共同为企业发展锐意进取、共克时艰、荣辱与共,是企业和谐发展的美好憧憬。但是在现实的火力发电企业中,因为有些员工对待本职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或者是根本不入心,长此以往,致使某些员工的创造欲望、进取心和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活力不足,犹如一盘散沙,缺少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如图1 所示。

图1 火力发电厂实景

3.2.4 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解决瓶颈问题

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和科技投入强度,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用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上来。用新技术新成果切实提升企业设备的利用率和节能减排效果,最终达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持久赢利能力的双提升。适时以建立和完善创新型的企业制度为契机,创建企业自己的研发团队,走出一条“科研与生产”同步推进的创新之路;还要加强运行设备的常态化管理,完善其管理机制,确保正确使用、维护管理和保养运行设备的“三同步”。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重视运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确保“人、机、料、法、环”始终处在可控可规范运用的环境之中,特别要确保设备的各个环节精准把控,不遗漏各项细节,最终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3.2.5 搞好企业人才培训,努力提高全员职工素质

未来的电力市场的竞争必定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流的企业人才队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努力构筑企业人才高地,最终用人才的力量来助推电力企业的提质增效。完整的个人发展规划必须包括培训的内容。通过培训,新职员适应环境,掌握新技能;老职员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适应工作的需要。职员素质整体水平在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成果迟早会在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上反映出来,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要将员工薪酬水平与企业的发展状况紧密结合,培养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每个职工在随着企业的发展的同时,其个体的工作职责与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其相应的薪酬、福利及其保障制度等也提高,从而使他们自觉地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日常的分配问题上,还必须注意公平性原则;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对个人发展进行科学设计,提高企业职工之间的公平性。对个人发展的设计,包括工作岗位、职责和发展方向等作出与企业相适应的规划。个人发展规划必须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

3.2.6 充分调动企业内专业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无论多么复杂烦琐的操作流程、无论多么高端智能的生产工艺,最终都是通过人的实践来构划和实现的,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行环节来说,一线生产的人员的整体素质、专业技能水准以及其执业操守,这些都关乎着整个一线生产工作。作为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者,一定要把当一名优秀的一线生产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作为终生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一线生产参与者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每个人的主导作用,尽量避免失误,为每一位生产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用品,及时规避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纠正和杜绝“三违”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一线生产人员的操作规范、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生产知识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加强生产风险规避意识教育,使“人人学规程、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

3.2.7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大机械设备更新和环保设施的投入,引进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以顺利通过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考核与检测;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因为传统的火力发电企业技术带来的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强度的劳动。所以,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减少一线生产劳动强度、普及一线操作人工智能化,这是火力发电企业提质增效的最佳途径,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建名牌企业、树立行业标杆的重要途径。

3.2.8 从国家层面上持续推进煤电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利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的战略规划力,确保未来对火电建设的规划更加精确、高效。继续着力打造一大批煤电一体化大型电源点的建设。有序高效推动老小火电的清退工作。同时,抓住机遇鼓励各大型热源电厂进行“上大压小”“退煤改气”工作。逐步形成高指标、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清洁火电新局面,如图2 所示。

图2 风光火储一体化

3.2.9 鼓励清洁能源进行一体化耦合

在火电厂区内及部分封闭设施如封闭煤场、凉水塔、升压站等周围闲置空地发展光伏及小型风力发电配套设施,充分利用煤电企业的厂区资源。此外,将储能和煤电机组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充分利用煤电机组最优出力工况,深度优化供电煤耗,降低机组低负荷时的损耗;另一方面,加大老小火电机组的灵活调峰能力,深度优化使用峰谷电量,利用好储能电站这一“充电宝”使得机组日常更加轻便的应对电网冬夏两季的“平谷消峰”,更好的为发电企业创造效益。

3.2.10 深化发电企业多种经营模式

在发电企业传统的供电及辅助服务模式下积极探索多种高效盈利模式,深度调整企业机构做大做好多种能源供应商。积极探索煤电供汽供热的渠道。从整体结构上进行优化,积极探索煤气结合,煤核结合的供热新模式。众所周知气电在调峰和供热上有着清洁高效灵活性高,自动化强的特点。通过煤电与气电结合的模式可以在发电企业的供热能力及调峰能力上做到优势互补,进一步做大做优企业盈利盘子。更是通过这种多面手的角色定位让煤电企业增强了在面对煤炭价格涨价等不确定因素时的抗风险能力。随着中国和技术的进步,涌现出了以“燕龙”为代表的一系列小型供热核反应堆。这不仅让传统的大型核反应堆进入了小型化、轻量化、安全化的新时代,也让内陆供热小型堆的上马成为可能。在传统煤电与核电的结合方案中,势必会进一步做优做大做强煤电企业的提质增效成果。以上深化发电企业多种经营模式的几种方案,在未来的中国能源结构发展中势必会得以体现,煤电企业应当深入研究个中方案,积极寻求企业在未来能源改革中的道路。最终为助力我国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与“3060”远景目标提供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当前的火力发电企业必须从长计议,树立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统筹企业当前面临的国家宏观上能源发展布局,又要着眼于企业自身有利的条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找准差距,迎难而上,谋划出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之路,为未来电力行业的行稳致远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火力发电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韩国8座老旧火力发电站停运1个月 保持待命状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