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双碳”双重效益

2022-03-11 21:17
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交易市场双碳

在碳达峰、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手段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我们也将会见证国内不同产业、不同市场各自迎来的挑战和机遇。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政策工具,除了价格、政府补贴、投资政策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碳市场,一类是碳税。

相对于碳税,碳市场更加确定,并且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激励先进、淘汰落后、促进创新,可以通过项目级的减排抵消机制实现目标。总体看,全国开始落实减排目标后,碳市场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它也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欧盟、美国、加拿大的部分地区以及韩国等多个国家、地区都已经建立了碳市场。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全国碳排放权的交易,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负责全国碳排放权的注册登记。

现阶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纳入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共计2000多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2019-2020年配额实行全部免费分配。此外,碳交易市场的初期交易产品即为碳排放配额(CEA)现货,交易方式采取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两种;重点排放单位须根据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向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不足部分须通过碳市场购买。

整体看,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并不完善,与欧美国家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有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者能力以及监管体系的建立、产品设计等方方面面。此外,碳交易市场透明度欠缺。当前,中国的碳市场核心还比较小众化,市场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也没有提供各类市场信息的服务机构来促进市场透明度。现在,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只覆盖电力行业,活跃度有限。碳市场的目的就是寻找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减排技术,随着化工、交通等其他行业的参与,各行业减排手段与技术的不同会展现出来,成本也有所差别,届时将更好地提高市场积极性。

据悉,“十四五”期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将从多个方面着力推进高质量碳交易市场建设。预计2022年,将有2-3个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十四五”期间,8个重点行业全部纳入体系;合格投资者有望尽快入市。投资者对市场的活跃、稳定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主管部门也将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成熟经验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未来,在现有碳交易市场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50年全球90%的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光伏和风能的发电占比可达70%,未来光伏等新能源将成为主流。

目前,我国已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市场优势,是世界上最大的氢能生产国,承担全球超过50%的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生产,同时风电和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

近些年,我国低碳和新能源产品的出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6月,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出口分别为2.9亿美元、22.8亿美元和22.7亿美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372.6%、115.0%和84.9%。未来,我国低碳及新能源行业的规模效应将充分发挥,低碳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同时,低碳技术设备和新能源原材料的进口将会得到提振。

为弥补低碳生产技术短板,我国将加大低碳技术设备进口。目前,一些核心绿色能源技术集中在少数发达工业国家,比如日本在燃料电池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欧洲在存储低碳氢能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加大低碳技术设备的进口,将有利于从制造业生产链上游环节控制碳排放,全面有效实现碳减排。光伏和风电产业的发展将提振铜、铝、镍的进口。光伏、风电和新能源电池这三大领域,是主要用铜需求端,预计2030年,前述行业用铜总量将达到650万吨。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我国中低端高碳工业品的出口很可能受到限制。

我国已经严格控制火电发电、电解铝等高碳排放行业的新增产能,对污染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的行业采取限产措施,压缩过剩产能。上游高碳生产环节或低端行业将被动降低出口。对于轻工纺织、石化采购、重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等行业,原先依靠低环境成本代价实现出口扩张的局面将被扭转。在减排限制和环境改善的压力下,高碳企业将因购买碳排放配额、改进去碳设备大幅提升成本,进而影响自身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基建工业关联的行业将会主动降低出口。铝、钢材等关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产能的行业,其价格易受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影响。为维护国内生产稳定,未来一定时期内,前述高碳产品将以国内供给为主,为保障内部供应,这些行业可能会主动降低出口。

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制度、金融、技术等多方面都在进行相关的系统规划以及绿色创新发展。2021年我国更是出台了多项“双碳”方面的相关政策,同时还对重点行业脱碳进行了精准脱碳路径设计。由此可见,中国已开始逐步驶入“碳中和”轨道。

碳中和将引导建立新的经济循环体系,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带来绿色可持续增长,同时为国家产业、能源体系以及绿色金融发展等帶来广阔前景。

碳中和带来的直接效益是环境效益,即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威胁。2020年联合国防灾减灾署发布的《2000-2019年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报告指出,极端天气已经成为21世纪主要灾害来源。2000年—2019年,全球共记录7348起灾害,其中由气候引起的灾害有6681件。

实现碳中和,将大幅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且将有效降低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减弱全球温度升高阈值以及升温速度,减少因为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变化次数,同时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民生和人类健康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损失。

此外,森林碳汇的发展对于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意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30%,预测到2030年,全球碳汇能力将达到27.5亿吨二氧化碳/年。

未来,全球还会继续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由此带来的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荒漠化。这将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产生巨大帮助。

碳中和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战略走。”各国不断公布明确的碳中和战略规划,定将吸引各方面经济主体携带大量资金涌入赛道,届时,体量巨大的新型商业机会必将出现。预计到2060年,我国能源系统累计投资将达到122万亿元,拉动全社会整体投资规模超过410万亿元,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2%。

量變引起质变。产业技术与产业规模必将得到蓬勃发展,推动国家经济整体向着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型。除了能源行业会从根本上转型,其他传统行业也会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改革,以迎接新局面。未来,企业之间更偏向合作减排,产业链与供应链高效整合与重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化能源构建新的电力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保证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对国家能源安全起到正向作用。

碳中和赛道所衍生的“零碳”“低碳”产业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涵盖生产、物流和消费等多方面。与此同时,在我国政府的整体规划下,我们的社会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居民将会选择更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改善,从而降低由于污染带来的人类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让民众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都得到更大满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近期联合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简称《指南》)。

《指南》指出,对于能效在标杆水平特别是基准水平以下的企业,积极推广本实施指南、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能效之星”装备产品目录等提出的先进技术装备,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创新资源,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推动能效已经达到或接近标杆水平的骨干企业,采用先进前沿技术装备谋划建设示范项目,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引导骨干企业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通过上优汰劣、产能置换等方式自愿自主开展本领域兼并重组,集中规划建设规模化、一体化的生产基地,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结构合理、竞争有效、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不得以兼并重组为名盲目扩张产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严格执行节能、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对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且难以在规定时限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基准水平以上的产能,通过市场化方式、法治化手段推动其加快退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包括一系列长期的、不断加强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一方面,我们需要提前布局转型战略,讲好“科创产融一体”的新发展股市,积极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升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核心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提高应对风险能力,注重运用绿色金融、碳交易市场等手段,有效应对搁置资产风险和融资限制。

同时,建立碳中和创新中心,加强“零碳”智能技术的产业转化。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冶金和化工、减污降碳协同、碳捕集和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加绿色投资、贸易和就业。提供重点领域和行业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共同分享低碳转型的绿色效益。

编辑:寇佳丽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官网、第一财经、中国证券报、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每日经济新闻、新浪财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等

3281501908244

猜你喜欢
交易市场双碳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还有多远?
实现“双碳”目标 需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背景下推动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
绿田机械: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双碳”目标加速企业绿色发展
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权威回应你关注的6个问题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中外场外交易市场比较研究
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