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幸福歌 绘就“五彩”画

2022-03-11 21:17李福山盖洪国
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乡行政村五彩

李福山 盖洪国

黑龙江省龙江县广厚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谋发展,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大笔勾勒党群“同心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谱写了甜蜜生活幸福歌,绘就了五彩乡村壮美画,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

近些年来,龙江县广厚乡全面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夯实党建基础,规范党建工作制度,严肃党的组织生活,点燃 “红色引擎”, 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广厚乡,下辖的7个行政村党支部建设全部实现标准化,实现“四有八统一”。 同时,建立了东阳村、北山村乡级党建示范点,在全县率先探索组织“村社互联、共同发展”结对共建活动,一村顺兴米业、北山村洪军养殖合作社分别与村党组织“共驻共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乡党员干部发挥先锋队作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各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21支,召集队员231名,先后成立8个卡点临时党支部,对卡点进行全面管控,让防控一线遍地飘红。

广厚乡幅员面积262.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一个水田农场,34个自然屯,7148户20066人。现有草原5万亩,耕地22万亩,其中水田12万亩,旱田9万亩,瓜菜1万亩。

橙色是广厚乡服务主色调。“十三五”期间,广厚乡全体公职人员变身“服务员”,坚持聚焦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在全乡7个行政村,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修建边沟1089延长米,桥涵1座,更换自来水管线1.4万延长米。为了让全乡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广厚乡新建党群、综治、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推行“一站式”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党员活动室、党员充电室、人才驿站等活动场所,每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0余次,年接待办理事项、参加活动群众5000余人次。通过入户帮扶,全乡190户3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与全县人民一道共赴小康之旅。

绿色寓意着希望。“十三五”期间,广厚乡狠抓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打造“天蓝、水净、山青”的美丽新乡村。5年来,全乡开展村屯绿化栽种杨树2.5万株、柳树20464棵,丁香15294株,绿化面积750余亩,全乡绿化覆盖率达22%。通过河湖长制“清四乱”,规范河道管理,对广厚乡段河道违规建筑、散落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拆除违建房屋1处,累计处理乱堆乱放垃圾点173处,清理零星散落垃圾288处,清理面积约2万平方米。

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根据村屯实际需求,发放普通垃圾桶8845个,大型垃圾桶297个,垃圾转运车8辆,修建8个垃圾中转站。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建立乡、村、户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逐户签订承诺书,成立防火突击队8支,配备消防车1台,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为农户进行了室内改厕,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文化支撑 共镶“幸福金”

广厚乡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广厚人多为山东移民,“勤劳肯干”刻入骨髓。近年来,广厚乡发扬传统,发展稻米加工企业6家,积极探索粮食销售新模式,推行产销一体化,使广厚乡顺兴米业大米摆上清华大学餐桌,“飞天梦”品牌声名远播。

金色象征着收获。广厚乡一贯坚持物质、精神“两手抓”,通过抓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涌现出一村顺兴米业合作社、北山村洪军养殖合作社等企业发展典型,带动了农民增收。同时,富裕后的广厚人厚植文化底蕴,注重用文化提升人民幸福感,每年举办志愿服务、雅韵书香读书、知识竞赛、文化体育等活动10余场次。并通过“文明示范户”“卫生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最美家庭”“新时代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在村民之间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文明向上的村风和共筑和谐美好精神家园的民风。

蓝色代表着平安、稳定。富裕的广厚人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坚守安全生产这条底线,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和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十三五”期间安全无事故发生,让全乡百姓不但有获得感、幸福感,更有安全感。

5年来,广厚乡狠抓森林草原防火、防汛、秸秆禁烧工作,从未发生因火灾、洪灾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按照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伞必打、有腐必反、有乱必治的原则,将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延伸至7个行政村1个水田农场,紧紧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求,进行全面摸排,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最是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昔日广厚乡干群攜手,用拼搏干劲绘就了“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今日的广厚人正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县的有关指示精神,整装再出发,奋进新征程,赓续昨日辉煌,再谱幸福华章,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广厚力量。

3131501908256

猜你喜欢
全乡行政村五彩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五彩的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快编五彩绳
并村重在并心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志书中“行政村”一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