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创新构建分析

2022-03-11 00:25张静
科教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问题原因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

张静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普遍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下造成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活动整体质量不高的具体原因,最后结合个人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相关经验,建设性提出了创新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有效路径,希望可以给各高校以及从事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教师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问题原因;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3.010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下各级高校所开展的思政课程是针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前沿阵地,理论教学的质量将会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但实际上,我国各级高校在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当中,仍然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充分认识目前国内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整体情况,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结合实际,提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有效创新路径,便成了各级高校以及从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所必须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1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普遍情况概述

1.1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在学生中接受度较高

根据2020年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所披露的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不但重视自身综合素质发展,对国家发展同样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命运和国际形势。当下,高校思政理论教育凭借对高校学生开展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得到有效培养;凭借对高校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让大学生具有新时代背景下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综上,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在我国高校学生中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在针对思政教育的整体评价上,有超过90%的高校学生认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是必需的。在针对“思政教育对高校学生日后发展是否具有帮助”的话题讨论中,超过七成的高校学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1.2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学习有较高热情

2020年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还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有比较高的兴趣,但是仍然有少部分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缺少关注度。实际上,影响高校學生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元化的,首先,可能有部分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缺乏热情,例如部分学生一谈论到思政教育理论课程,就感觉其过于深奥,同时政治性极强,对自己缺少吸引力;其次,部分高校学生并不是对思政教育天生缺少兴趣,而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逐步失去兴趣的。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大部分学生缺少思政课程学习兴趣的原因为后者,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对思政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从这个角度来讲,目前我国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热情的原因之一。

1.3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效果认可度较低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发现,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认可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价值,但是在自身进行思政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整体参与热情并不是很高,对理论教学的效果存在较明显的不认可现象。根据笔者对学生的问询,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对当前思政理论教育效果的评价为一般甚至以下。笔者在与同行的交流学习中也收到同样的反馈结果,由此可见,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目前的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整体效果是抱有不认可态度的,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存在有教师个人魅力、教学方法、学生实用心理等多重因素。

2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论述

2.1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化

总结之前的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经验,思政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政治性功能的达成,而轻视了教育和人文功能的彰显,导致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学习缺少长期性的内驱动力。整体来讲,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活动重点仍然是对学生的教化为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学生还是任课教师,对于这一核心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关注于基于国家要求的教材,培养学生的政治立场,达到国家要求完成的教学活动,没有考虑到高校学生的客观成长发展规律进行因材施教,无法让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学生在思政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认识到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仅仅是将通过考试作为自己学习的核心动机。

2.2教学内容固化

在高校日常教学活动中,笔者还发现,一些高校学生认为,在思政理论课程学习当中,老师重点关注对学生正确意识形态的养成,但是很少针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热点话题和今后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实际上,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在各类公开场合和会议中明确提出,针对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培养,必须要基于学生发展规律和需求,结合社会现状,开展教学工作。

2.3教学方式落后

通过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当前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方式是比较落后的,目前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重视说教、轻视启发,重视灌输、轻视交流,只关注理论的填鸭式灌输,不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也可以做到图文并茂,但是从具体的教学方式上,绝大多数思政教师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能够把知识理论和现实进行融合,仅仅停留在表层进行理论分析,没有基于现实问题对学生开展引导启发。在学生的反馈结果当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强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工作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课堂上能和老师开展有效交流互动的学生所占比例仍然较少,这从侧面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2.4社会导向不正确

第一,在目前社会上存在有较为严重的重理轻文的情况,导致很多学生甚至家长都认为学好专业技能知识,就是高校学生最重要的任务,这导致思政教育的地位受到了影响。第二,在一考定终身的国家教育体制背景下,学生注定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学科学习当中,不属于必考科目的思政课程自然会被轻视,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这种思想会带入到大学的学习认知中。

3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有效路径

3.1对教学目标进行创新

第一,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是建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是坚持人民的知识信仰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中国在谋求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过程中,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这一目标都不会改变。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曾经明确提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的劳动而让自己变得更为高尚的人是伟大的人;曾经赞美这些为绝大部分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若我们选择了可以给人类幸福而劳动的工作,那么,肩负的重担也不会将我们压垮,因为这是给集体献身,此刻大家所感受到的便不会是可怜且有限的快乐,而真正的幸福将会属于成千上万的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为自身理想而献身的坚定信念,对当前我国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带来了有效的启发。目前高校学生对于知识有着较强的探索欲望,他们渴望获得知识,改变社会,所以需要思政课程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当中,基于学生知识建立的客观需求对教学目标进行创新。

第二,实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核心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与全人类解放的理论学说,其最终目的是完成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高校思政教师不但需要自己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还需要清楚的传递给高校学生,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核心目标便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由此引导高校学生由追求综合素质提升的动机转化成学好思政理论的重要内在源动力。心理学中关于需求理论这样描述到,人类个体或整体之所以会完成某一事情,原因在于该事情能够满足人类心理的某种需求。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效果不好的一大重要原因便是学生没有认识到思政教育理论能够促进自己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单单是把考试过关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缺乏个体发展定位,没有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导致理论学习只停留在非自主学习上,缺少内在动力。所以,需要高校把思政教育的导向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关心和期许进行密切结合,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思政课程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内在的追求也会转化成学习的重要动力。

3.2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创新

第一,在信息共享时代背景下,教师在信息的持有量上不再具备优势,高校学生通过互联网即可获取大量信息与知识,教师让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国家发展和国际局势,学生也希望教师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因此,教师在开展日常理论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所学知识和时事热点进行融合并进行解读分析,让教师通过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独到的分析,让学生更加热衷于接受思想价值引导。

第二,高校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认识并熟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更需要教师可以针对关系到高校学生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解读。例如:部分学生认为思政理论课程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冲突频发,造成当代大学生思想出现困惑。基于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对高校学生所处的时代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创新教学方式

第一,从教育学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智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不同级别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触类旁通、启发引导,让不同的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接受有效教育和引导。另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心理引导,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对思政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借鉴“书院式”教学模式。所谓“书院式”,是指华东理工大学建立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具体是指将四栋邻近的学生公寓划分为一个社区,并采取“某某书院”的形式进行冠名。施行书院式教学就是指在日常开展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书院为基础拓展思政课程理论教育工作,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政课程作业的完成和课后学习,常见有集体完成作业、各寝室自拟专题进行自主学习、举办思政课专题讲座。依托上述措施,不但能够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学生的交流互动,也可以让优秀人才具有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而且可以有效强化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内化作用,提升师生对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认同,为今后更好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有效支持。

4結束语

整体来讲,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是我国高校所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思政教师必须要充分分析当前思政理论教育工作所存在的客观问题,提出有效创新路径,让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宋晓曦.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128-132.

[2]郭欣慧,王彤.立德树人思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贯穿[J].陕西教育(高教),2021(04):8-9.

[3]范玉鹏,曹璐.基于教育赋权理论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02):33-38.

[4]邰哈斯其木格.高校思政理论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制约因素探析[J].时代报告,2021(03):130-131.

[5]黄华楷.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J].海峡科学, 2021(03):87-90.

[6]任阿娟,郝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的辩证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01):123-128.

[7]顾睿,李俊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路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9 (01): 110-114.

猜你喜欢
问题原因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改进对策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会计问题探究
浅析乡镇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存在问题的原因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