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成效、困境及路径
——基于株洲·中国动力谷的案例分析

2022-03-11 05:06钟荣丙
科技创业月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株洲产业链

钟荣丙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湖南 株洲 412008)

0 引言

株洲·中国动力谷是以株洲国家高新区为基础和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战略旨意在于打造“3+5+2”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2013年至今,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株洲·中国动力谷已发展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创新活力强劲、享有国际盛誉的动力之都。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1]。株洲·中国动力谷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集群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上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互融互嵌将有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十四五”期间,株洲·中国动力谷应从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角度切入,探索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链式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健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互通互联互融机制,在打造新兴优势产业链条上避免“就产业抓产业”的认知短视,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消除“孤岛现象”,以科技创新优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动力谷高质量发展,全力担当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新责任和新使命。

1 中国动力谷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成效

1.1 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的价值大幅提升

多年来,株洲·中国动力谷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创新链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已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善的创新链条,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株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65%,推动产业链的价值大幅提升。

1.1.1 供需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生产要素的供需自主可控。在技术创新驱动下,中国动力谷“3+5+2”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完善,逐步转型升级,聚焦1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推动现代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聚合生产要素供需的新动能。2019年,株洲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数达到405家,认定企业数量居全省第2位,长城电脑、立方新能源、炎帝生物、麦格米特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强劲补充了生产要素供需的新血液[2]。

二是中小微企业的集群配套自主可控。株洲·中国动力谷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主要饱含配套协作型、传统工艺型、技术创新型、改制重组型四种类型。近年来,中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率为70%以上、财政收入贡献率为60%以上,创造了全市90%以上的就业岗位,夯实了三大动力产业集群配套基础。

三是科技成果的供需自主可控。到2020年,株洲市R&D投入总量占GDP比重在全省率先突破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达810亿,占比在全省一类地区排名第一;专利申请9731件,其中,发明专利392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09件;授权专利 5282件,其中,发明专利1230件[3](见图1)。

图1 株洲市2012-2019年申请专利量的变动情况

1.1.2 生产链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6年,株洲制定了“智能制造2025”计划,出台了智能制造扶持政策,成功创建9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专项,位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20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项目,位居全省第二;成功创建60多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智能制造项目已覆盖株洲·中国动力谷的主要行业。2018年,成立了株洲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吸纳了包括中车株机、北汽株洲分公司、汉德车桥(株洲)等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中介服务领域的70余家企业[4];打造了云龙产业新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交通装备和集成电路三大产业集群;建设了湖南省首个汽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在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成为湖南省智能制造的标杆和典型。

1.1.3 销售链的外贸“朋友圈”不断壮大

株洲外贸呈现多元化、蓬勃发展的格局,成为推动株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株洲·中国动力谷的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粉丝量”越来越多,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往来。其中,株洲机电产品“圈粉”125个国家,伙伴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株洲轨道装备作为递向世界的“名片”,以中车株机、时代电气等为代表的核心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从单一产品出口,到“产品+技术+服务+资本+方案”综合输出。中车株机公司推进“平台化、模块化、简统化、标准化”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在新加坡、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南非、捷克、马其顿、塞尔维亚、德国、奥地利、巴西、墨西哥、菲律宾等22个国家获得超60个项目订单。同时,在境外设立了12家子公司、3个办事处,分布于马来西亚、南非、土耳其、德国等地[5]。

1.1.4 管理链的精细化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完善了产业发展扶持机制。先后出台了《株洲市产业园区小微工业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株洲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若干措施》,从政策担保、风险补偿、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多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是完善了产业链精准招商机制。制定了《株洲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推进机制》,进一步细化了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制度,明确各产业链精准招商的“一划两图七清单”;制定精准招商计划,建立产业链招商项目库,分类明确当前主攻项目、近期对接项目和潜在跟踪项目;量化了链长、常务副链长、链长办公室主任等相关人员的外出招商次数和要求,极大推动了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的快速推进,取得了良好实效。

三是完善了产业链发展的协调机制。搭建了产业链长、产业协会、链上企业联合党委“三方发力、同频共振”的工作架构。由市领导担任链长,相关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主要领导担任副链长,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协调解决产业链建设中主要矛盾问题,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产业协会主要是发挥协调联动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共同防范经营风险,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当好政企沟通桥梁;产业链上企业联合党委主要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各项部署,指导产业链链上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活动开展,及时解决思想和工作上的问题。同时,设立链长办公室、协会秘书处和党委办公室日常工作机构,建立了联合办公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和分类调度机制,既分工合作,又协同共赢,形成强大合力,提升了同频共振效果。

四是完善了产业链发展的督办考核机制。中国动力谷建设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讲评会,听取各产业链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产业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产业链链长每月安排半天时间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协调解决本产业链建设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产业链常务副链长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调度本产业链建设工作,细化每周任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实施;开展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竞赛考评活动,重点考核产业链规模增幅、产业链招商、项目建设、平台建设、产品创新、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和基础工作。

1.2 产业链支撑创新链的硬核自立自强

近年来,株洲·中国动力谷按照“一链一个发展规划、一链一批重点项目、一链一套支持政策、一链一个承载园区、一链一支服务队伍”的发展方针,培育了一批支柱产业集群和标志性大型企业,产业链规模突破6000亿元,占工业产值比重大约70%。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创新链自立自强,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1.2.1 创新政策链日趋健全

相继完善了《株洲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株洲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创新10条”“双创8条”“研发投入三年行动计划”“人才优先发展30条”“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等;实施自创区“10年发展规划”“5年行动方案”“3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发布专门《认定办法》和《行动方案》,将创新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明确各区县、产业园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科技成果转化目标任务。

1.2.2 创新资金链日益夯实

株洲·中国动力谷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向协同”的投入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投资体系,逐年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社会R&D投入总量从2015年度的44.59亿元增长至2019年度的87.44亿元,增长率为96.1%(见图2)。特别是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分别达2.86%、2.91%和3.01%,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一方面,财政性投入突出精准性。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非公有制企业研发创新,近3年市财政共投入资金1.8亿元,单个项目最高获得政府无偿资助达200万元。另一方面,社会性投入突出多元化。在湖南省率先推行“科技创新券”,开通全国第一家市州股权交易分所,设立30多支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新推出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政银担”三方风险分担机制,开展专利质押贷款,设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业务,累计为175家小微科技企业融资6.07亿元[6]。

图2 2015-2019年株洲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情况

1.2.3 创新人才链日渐巩固

株洲·中国动力谷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创新人才链建设。全市各类科技人才队伍总量超过30万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占20%左右,市级科技领军人才100多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33人,拥有3名“本土”产业领域院士,柔性引进院士10多名。引培产业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2100多人,遴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余人;建立了800余人的中国动力谷产业专家智库,派驻科技特派员321余人,总数居全省第一,高端人才聚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源保障[6]。

1.2.4 创新服务链日臻提升

目前,株洲·中国动力谷已成功获批全省唯一、非省会城市第一家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立南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500家,其中国家级平台43家、省级228家、市级229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2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7]。全市科技孵化器的综合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备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众创空间5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省级众创空间19家)、星创天地32家(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星创天地14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家、省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3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国家级3家,在孵企业4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达182家。引进科技成果对接、知识产权交易、仪器设备共享、科技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等“线上线下”科技服务机构90多家,累计对接项目430多个。

2 中国动力谷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株洲·中国动力谷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成效渐显,17条特色产业链蓬勃发展,全域创新链逐步健全,但仍存在一些断点、卡点、痛点、堵点。

2.1 需加强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顶层设计

大部分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认识上,存在技术共生和产业协同的“双盲现象”。

一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缺乏风险投资认知。问卷调查中有40%以上的企业担心在产学研合作中会出现风险问题(如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纠纷),存在市场和技术等风险,当合作中出现纠给时缺乏应有的化解预案和调节机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动的市场意识不强,在研发中没有及时与企业保持长期沟通,科研成果缺乏市场导向性,难以得到有效转化。

二是企业缺乏融合目标认知。部分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动机在于研制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工艺装置和开拓新市场,而作为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主要途径开发专利技术与创建技术标准等,尚未得到大部分企业的足够重视。

三是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理论认知。在布局产业链时,对创新链的驱动作用认识不够,没有立足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健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来整体推进;在设计创新链时,对产业链的基础支撑作用认识不够,对产业链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部分关键环节(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分配)关注不足。

2.2 需加强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协同

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的深度很大程度于政、产、学、研、用、介、金六方结合的广度和强度。但六方结合的水平还不能满足中国动力谷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整体水平不高。株洲·中国动力谷内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较低水平,联合研发供给不足,产业技术联盟不充裕,技术交易市场、科技评价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不发达,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不活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创新平台的价值没有等到充分发挥,导致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的深度、广度不够,技术转移效率不高。

二是合作模式单一。当前,中国动力谷中政产学研用介金“七位一体”格局没有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都比较单一。大多数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采用的是课题项目合作开发模式,占所有调查企业的86.0%; 其他产学研合作方式,如委托开发、共建开发机构和技术转让等所占比重仅在10%以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较少。不少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企业与院校“点对点”的小作坊合作模式,某个项目联合攻关,课题完了,合作也结束了。这种“小作坊式”的合作往往缺乏技术集成,无法把企业的项目做得尽善尽美,已经成为限制产学研纵深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是价值取向冲突。由于政产学研合作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属不同的功能主体,不同的主体自然在认识与观念、权益与利益、信息与目的等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造成“学研”和“产”结合中造成一定程度的脱节,原本一体的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就被人为地加以肢解,失去了合作项目整合带来的极限效应。

2.3 需建立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通道

一是中国动力谷内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的竞合机制没有形成,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布局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产业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不多,科技创新战略与产业发展规划衔接不深,创新政策、产业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衔接,创新主体、市场主体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共享渠道不畅。

二是研发协作机制不成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技术转让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连锁化”的运营机制和“以点带面”的带动机制没有形成,导致科技成果在中国动力谷内落地不充足。

三是信息通道不畅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信息获取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各级政府出台的惠企科技创新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和人才激励政策并不了解,导致产业链的发展与创新链脱节,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8]。

2.4 需打牢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基础

一是产业链对创新链支撑条件不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企业作为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的第一行为主体地位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很多与科技型企业相关的产业链上游企业根本不在株洲本地,链上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的创新产品在当地又没有市场,在利益因素的驱动下,创新链必然受到影响,甚至有些企业有外迁意向。

二是人才支撑仍需进一步夯实。相对省会长沙,株洲城市综合竞争力处于下风,加上人才激励机制和创新人文环境优势不明显,导致高端人才难引,技术工人缺乏,产业技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需求大。问卷调查发现,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需求占比高达95.65%,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占比84.78%,对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相关领域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企业占比78.26%,对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带头人以及优秀创新团队的需求占比为58.7%。

三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效益有待提升。株洲市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关键核心技术较多,如中车时代华先高性能芳纶材料,虽成功替代国外进口,但由于上游原材料成本较高,利润持续上不去,时代华先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不盈利状态,2019年亏损7000多万。其他类似IGBT芯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基本都处于“名声在省外,受益在国家”的“高处”,其真正应用到株洲本地市场层面的不多,株洲市相关产业难以得到实惠。

四是创新平台无法满足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发展要求。大型科技企业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和水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研发需求。近年来,虽然株洲市科技部门出台了“科技创新券”服务,推进了大中型企业的3000台/套大型科研设备开放共享,但中小企业对政策熟知度不高、参与度不高,开放共享收效不是很理想。

五是投资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银行融资授信额度较小,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研发中试阶段的资金需求,金融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科技银行和科技担保公司作用发挥不足,全社会创新投入强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偏低,创新投入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3 深度推进中国动力谷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路径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发展的指示精神,聚焦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在打造“三个高地”中彰显株洲·中国动力谷更大担当、贡献株洲更多智慧,牢牢把握“一谷三区”的新内涵,尽快完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围绕产业链整体攻关,产业链围绕创新链完美升级。

3.1 围绕产业链部署和设计创新链,强化创新发展引领,全面推动产业集群的链式协同创新

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攻坚战中,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特色新兴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3.1.1 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单链线性式协同创新

(1)培育新兴创新主体群落。一是实施新型科研机构增量工程。制定和实行“批量培育计划”: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进和共建一批民办科研机构;从提升能力、创新机制、完善评估体系等方面促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优化提升一批高端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官资”创新创业生态链,培育虚拟大学园,整合组建一批大型科研机构;鼓励新型科研机构健全现代理事会制度和科研机构制度,制定和优化运作章程,完善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自主权,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重点打造一批专业研发机构。

二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工程。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用1000万以上的培育奖励和创业补贴,重点扶持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中的“小巨人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建设信息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设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系统、创新创业资金项目管理系统、企业认定管理系统、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系统和奖励补贴资金申请系统等,抓好政策培训和对接服务;联合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每1-2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一次“体检”,深度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状况”;科技、工信、发改、财政等部门联合,根据R&D经费增量、人均专利、论文、成果转化项目以及科技成果鉴定等相关指标,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风云榜,对于名列前茅的优秀企业,对其产品提供示范性应用支撑,在政府采购或者政府推销上予以优先支持。

(2)进一步强化创新政策扶持。一是选准财政支持重点。就产业而言,重点支持具有特色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科技等新兴产业;就部门而言,重点支持高科技园区的研发部门、公共研发平台,具有公益性质的研发项目和对产业技术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的重大研究开发项目;就企业而言,重点支持进入“独角兽企业”名单、“瞪羚企业”名单、“小巨人企业”名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小微企业。

二是设立协同创新专项扶持基金。在株洲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基础上设立株洲市协同创新专项扶持基金,支持企业和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体系,支持高新技术园区与科研院所的融合共建,支持科研咨询、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支持行业技术中心、中介组织等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组织或协助企业建立以技术产权入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的研发联盟。

三是进一步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对高科技创新人才在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创业收入,将应纳所得税额减征30%~50%;对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开发取得特殊成绩获得的各种奖励和津贴,在3-5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在5-10年内减免50%;对从事科研开发人员以技术入股而获得的股权收益,在3-5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在5-10年内减免50%;优化职称评审管理及岗位聘用办法,重点评聘服务创新一线、生产一线等方面的业绩贡献科技人员,增加最基层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指标数,放开一线的专业技术职称指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低职高聘。

(3)建设智能化创新网络。充分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大数据平台和“三网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和务联网),推动株洲·中国动力谷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内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供给、成果转化和协同生产等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创新链上实现创新信息互惠共享、创新目标共同设定和创新行动最优同步。如图3所示。

图3 智能化网络化创新生态体系的结构

3.1.2 坚持改革开放先行,健全互融互联互通机制,推进多链并行式协同创新

就株洲·中国动力谷而言,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链可共同推进多链并行式协同创新,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两条产业链可共同推进多链并行式协同创新。

一是健全互融的研发协作机制。互融的研发协作机制对推进多链并行式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组建跨产业创新团队构建多条产业链并行式协同创新的创新链和通过整合多条产业链全链资源优化多条产业链的合作链和生产链(见图4)。株洲·中国动力谷相邻产业链应以项目为纽带,完善弹性项目管理制度,组建跨产业创新团队,整合多条产业链全链资源,有效实施并行式协同创新。

图4 互融的研发协作机制对推进多链并行式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

二是健全互联的信息共享机制。坚持横向整合和纵向联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建立跨部门、跨产业和跨层级的信息资源决策机制、交流机制、传递机制、让渡机制和补偿机制,共建共享创新项目信息资源库、创新主体信息资源库、创新成果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政策信息资源库,对多链并行式协同创新所需信息资源的性质、采集、权益、归属、共享、存储、交换、发布、安全等进行统一规范,提高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权威性[8]。

三是健全互通的工作机制。做好创新战略与产业规划融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源头上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奋力闯出具有株洲特色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新路子;做好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并轨,充分发挥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内在一致性,尽量避免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与矛盾,大力推进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互促与互补;做好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与产业行政管理部门对接,牢固树立“大发展、大治理”理念,着力打破行政壁垒,放开部门既得利益,推动两部门通力合作,共建多链并行式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

3.1.3 统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推进区域集成式协同创新

一要完善产学研技术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以项目为纽带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申报一批国家项目、策划一批特色项目、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推进轨道交通产业、航空航天机械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卡脖子”技术合作研发;在协同创新基金中设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建校企研发中心,打造高端创新创业团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绩效奖励等方式,鼓励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株洲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科技创新中心的分级机构。

二要完善“3+5+2”产业协同创新生态体系。进一步建立开放、联动的产业协同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互融: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鼓励“中国动力谷”内相关龙头企业以股份制、理事制、会员制等多种形式,牵头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精细化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网络,推进现代数字信息、新材料、新陶瓷、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风力发电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攻坚与成果转化; 大力发展智能创新平台,建造一批智慧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基地、“互联网+”创新制造中心、实验验证中心、工业云、工业领域大数据中心,提升产业协同创新的服务水平。

三要完善“一区多园”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渐健全互通互融、互享互用的资源整合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整合多方优质创新资源,高效利用好“中国动力谷”内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造一批智慧型联合技术创新基地,大力建设一大批“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平台和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建立“中国动力谷”内统一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策咨询、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信息、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方面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作为“中国动力谷”主体的各县(市、区)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并成立知识产权联合执法队伍。

3.2 围绕创新链布局和优化产业链,梯度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夯实创新链的产业基础支撑

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推进16条新兴特色产业链强链、补链和延链,打造一大批区域级、国家级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强力支撑创新链的发展和提质。

3.2.1 聚集产业创新人才,以技术自立自强为支撑,围绕核心技术颠覆性创新强链

从株洲市16条优势产业链的现状来看,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核心技术颠覆性创新已成为强链的最大支撑。因而,聚集大量产业创新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势在必行。

以识才的慧眼,高质高效“引才”。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和株洲高新区等联合起来,尽快制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一是实施“借脑工程”。不求所有,只求能用,以合作的形式引进高端产业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一流专家或学科带头人联系,引导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进入优势产业链,推动科技专家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产业进行结对帮扶,提供技术支撑和项目保障。二是实施“借智工程”。围绕株洲市16条优势产业链,大规模引进国内外掌握先进技术和能熟练使用先进设备的尖端技能人才,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载体,联合实施科技推广项目,提升大型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吸纳能力[9]。

一是以聚才的决心,有序有谋“育才”。应做好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委托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科协、市科技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制定《株洲市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21-2025年)》和“株洲市万名青年技术骨干培育计划”,全面部署株洲市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思路、培养政策,构建“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把产业创新人才培育情况列为对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和市直相关职能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是以爱才的诚意,用心用情“留才”。一方面,用人才新政“交心”。以株洲市“人才30条”为纲,形成完整的产业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尽快出台产业创新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政策,并加快制定精准具体可操作的配套细则,以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从税收、资金、社保、补贴等多个方面给予实惠,用“政策红包”敲开产业创新人才的心扉。另一方面,造优越氛围“留心”。建议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和高新区等联合行动,分层级、分领域、定期开展“创新明星”“创新型企业家”“最佳科技致富带头人”“最美创新专家”“技术达人”等的评选表彰活动,并加大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在省市县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大力弘扬优秀科技人才的时代精神和先进事迹。

三是以容才的雅量,建制建章“用才”。制定《株洲市创新型人才评价管理办法》,在管理目标、制度、评价标准、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以业绩、品德、知识和能力为重点的产业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备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产业创新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克服重“体制内”轻“体制外”的观念,做到外引产业创新人才与内培产业创新人才并重,既重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产业创新人才,又把民营企业、农村农业的产业创新人才纳入视野,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3.2.2 注重政产学研结合,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心,围绕共生技术集成式创新补链

(1)加强创新孵化园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点”的萌发。在中国动力谷内,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点”上的萌发路径主要是通过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在创新孵化园实现成果转化或生成一个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再通过产业化聚集形成一条新兴产业链。可依托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研发集团、企业研究院共建以创新创业为主导、集产学研于一体、株洲产业特色鲜明的高科技创新孵化园。同时,在高科技创新孵化园内,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优化双创发展生态,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发挥双创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培育全社会双创的内生动力,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搭建一批双创支撑平台、化解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态势。

(2)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线”的提升。在中国动力谷内,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线”上的提升路径主要是以传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或主导产品为基点,发展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形成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方面,创造条件加强与高校合作,支持湖南工业大学牵头建设科技园,加快促进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探索科技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株洲职教园升级发展,着力构建“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构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对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重点产业的特色专业群,实现产教融合和产城融合。

(3)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面”的聚集。在中国动力谷内,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面”上的聚焦路径主要是以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新兴技术项目为基础,建设一批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聚集一批配套服务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更高水平开放与更高层次创新协调发展,高质量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标准建设一批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特色鲜明、人才保障完善的一流高科技工业园区,从“现代工业区”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华丽蝶变。

3.2.3 全面对接国家“新基建”战略,以数字技术和工业互联网赋能,围绕通用技术开放式创新延链

(1)对接“新基建”战略的重心。第一,突出发展重心,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工业互联网为动力,推动智能化建设,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催化“3+5+2”现代产业体系内16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第二,全面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趋势,贯彻落实《株洲市大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以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区和长城电脑株洲基地为依托,建成湖南大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机中心,促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跨越发展。 第三,以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为基础,激发“链”式效应,实现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稳定发展。大力实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百千万工程”,在全市行政区划内和长株潭交界地区建设100个以上标准化充电站和移动充电车、1000个以上小型充电驿站、10000个以上充电网点(充电桩),基本建成适度超前、互联互通、智能高效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第四,以5G基站建设为抓手,达成5G网络全覆盖,开启公共服务全域共享发展。积极主动对接工信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科学布局、共建共享5G基站,并加大5G小基站建设力度。

(2)推进“新基建”发展的举措。第一,积极主动应对,科学规划“新基建”对接项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建立全市“新基建”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统一谋划“新基建”项目和统筹协调解决“新基建”的重大问题。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深度对接“新基建”央企。改善投资环境,精准对接“新基建”央企入株;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用心用情留住“新基建”驻株央企。第三,出台配套政策,促使“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协同并进。传统基建是“新基建”的基础支撑,各级政府出台配套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电力政策等,助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协同发力。第四,深化体制改革,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全面实行一次性规划、一平台受理、一揽子审批,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猜你喜欢
株洲产业链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株洲地域美食文化系列招贴设计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株洲工业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