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在慢性腰背痛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2-03-11 00:51蒋峰梁小琴金爽
现代临床护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拐杖冲击波输液

蒋峰,梁小琴,金爽

(福建省立医院1a 血管肿瘤介入科与疼痛科,1b 胃肠外科,1c 护理部,福建福州,350001)

慢性腰背痛是位于第12 肋缘以下、臀横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发生疼痛的症候群[1]。多由腰椎间盘退行性变、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病变及腰部肌肉劳损等引起[2]。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功能受限最明显等特点[3]。临床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生物学等治疗方法[1]。近年来,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方式因其微创、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恢复、改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及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及传递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4-6]。ESWT 术后一般要求患者平卧2~4h 后下床活动,该人群患者一般年龄较大,而且常因疼痛未缓解、传统静卧思想等原因不愿意或害怕下床活动。活动减少、冲击波后炎症因子释放、疼痛影响睡眠、饮食,可导致患者血流缓慢瘀滞,极易发生静脉血栓[7]。临床要求患者能尽快下床活动,活动时患者需要2 名或以上的陪护人员,易存在搀扶力度不均衡、 配合度不高而增加患者疼痛不适,且活动过程因输液高度不易调节常引起输液速度过快或者过慢,输液管路中易出现空气、回血、堵塞、牵拉致针头或管路脱出等输液故障,影响了患者下床活动的意愿。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已获实用新型专利),并在临床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11月本院收治的56 例腰背疼痛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56 例腰背疼痛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腰背痛的诊断标准[8];②年龄>18岁,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③ESWT 术后7d内患者;④疗程≥1 个治疗周期。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②有肢体骨折、步态不稳、肢体无力者;③有严重术后并发症者;④存在下床活动禁忌证者。研究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K2021-05-0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mg,1 次/d,甲钴胺片0.5 mg,3 次/d,并给予放散式冲击波治疗。选用MP-100 体外冲击波治疗机(由瑞士STORZ 公司生产),冲击波治疗频率为8~10Hz,压强为1.5~3.0bar,依次对腰背痛的各压痛点进行冲击波治疗,每个部位冲击次数2 000 次,于入院当日、第3天、第5 天进行,每周3 次,7d 为1 个治疗周期。患者治疗1~2 个周期。

1.2.1 对照组 ESWT 后平卧2~4h 后,责任护士先协助患者双脚床边下垂,无头晕、乏力等不适后床边站立,观察无不适后由2 名陪护人员陪护。一人负责保持输液通畅和患者行走过程中的搀扶,一人负责对侧的搀扶,患者在陪护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下床活动。患者下床活动期间加强巡视,做好患者输液管理及下床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

1.2.2 观察组 ESWT 后平卧2~4h 后,责任护士先协助患者双脚床边下垂,将输液装置、镇痛泵、引流管妥善固定于输液拐杖挂钩上,无头晕、乏力等协助其床边站立,观察无不适后,患者手持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自主进行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期间加强巡视,同法做好患者输液管理及健康宣教。

1.2.2.1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结构与功能设计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主要包括拐杖本体、底座、支脚、伸缩杆(2 个杆体)、挂钩(2 个挂钩)、把手(2 个把手)组成,见图1~2。本装置根据人体身体结构设计,选用合金材质,整体长200cm,伸缩杆、把手设在90~100cm 处,以更好地靠近人体腰部,便于人体的抓握。①拐杖底部采用四脚设计,可稳固抓地不打滑,且每个支脚使用橡胶防滑脚垫,具有更好的贴附和耐磨性。②主体支撑杆采用伸缩杆,伸缩杆设有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呈中空设置,第二杆体的下部套于第一杆体内,便于伸缩;第一杆体与腰部平齐,第二杆体最高可伸至最高点。③第一杆体两侧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呈平行放置,便于右手的抓握,第二把手与第一把手相距5cm,采用可翻转折贴设计,使用时可将把手水平放置。④第二杆体的上部设第一挂钩,用于下床时输液装置的悬挂,第二把手的下方设有第二挂钩,用于悬挂引流袋、尿袋、镇痛泵等。

图1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设计图

图2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实物图

1.2.2.2 使用方法 使用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先调节第二杆体至高出输液部位40~60cm,将输液袋悬挂于第二挂钩,镇痛泵、引流袋悬挂于第一挂钩后,把第二把手放平,然后协助患者右手置于第一把手,左手置于第二把手,双手提起拐杖,一步一步向前移动,完成下床活动。

1.3 评价指标

1.3.1 疼痛程度 分别于每次ESWT 后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取长度10cm 横向指标代表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明显。无痛为0 分,轻微疼痛为1~3 分,中度疼痛为4~6 分,重度疼痛为7~9分,剧烈疼痛为10 分。

1.3.2 下床活动的次数、活动时长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7d 内每日平均下床活动次数及每日活动时长。

1.3.3 下床过程意外事件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7d 内发生跌倒,输液管道出现空气、回血、堵塞、脱出,牵拉致针头脱落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组同一观察对象的指标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由表1 可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注:①t 值;②χ2 值。

对照组(n=56)观察组(n=56)项目 统计量 P年龄(岁)53.20±4.29(46~83)53.50±5.48(48~81)0.134①0.896性别男女0.036②0.85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本科及以上腰背痛病程(w)27(48.21)29(51.79)32(57.14)15(26.79)9(16.07)26(46.43)30(53.57)30(53.57)18(32.14)8(14.29)0.396② 0.820疼痛评分(分)16.05±2.45(2~21)5.21±1.07 15.82±1.74(3~20)5.30±0.98-0.980①0.803①0.329 0.424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见表2。由表2 可见,两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交互效应、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第2 次、第3 次治疗后48h 疼痛程度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首次治疗后48h 疼痛程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分,±S)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分,±S)

注:①P<0.01。

疼痛程度(分)组别 n F 时间 F 组间 F 交互第3 次治首次治疗后48h第2 次治疗后48h 疗后48h对照组观察组56 56 547.948① 23.505① 4.647①t P 4.59±1.06 4.43±0.85 0.868 0.389 4.04±0.66 3.32±0.51 7.307<0.001 1.52±0.60 1.27±0.49 2.297 0.025

2.3 两组患者术后7d 内每日平均下床活动次数、活动时长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7d 内每日平均下床活动次数、活动时长比较见表3。由表3 可见,两组术后7d 内每日平均下床活动的次数、活动时长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7d 内每日平均下床活动的次数、活动时长多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术后7d 内每日平均下床活动的次数、活动时长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7d 内每日平均下床活动的次数、活动时长比较 (±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56 56 t P下床活动次数(次)6.10±1.37 10.30±1.57-6.874<0.001活动时长(min)10.00±3.46 17.80±4.16-4.319 0.002

2.4 两组患者下床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下床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4。由表4 可见,两组患者下床过程中意外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表4 两组患者下床活动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3.1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有利于缓解ESWT 术后疼痛

ESWT 是应用治疗探头的定位与移动作用于人体疼痛部位,通过机械转导、微空化及热力效应方式传递能量[10],产生不同的压应力及拉应力作用于细胞,促使细胞变形、β-内啡肽及NO 等释放增多,从而达到组织松解、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和缓解疼痛的功效[11]。冲击波治疗术后,因组织松解释放炎症因子及冲击波作用于腰背肌肉组织释放的乳酸堆积等,使患者感觉疼痛不适。疼痛不仅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影响,也是影响术后早期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下床活动,不仅可增加肺活量和肺泡通气量,提高氧分压,还可增加局部及周身血液循环,进而促进体内代谢产物及酸性物质排出,使疼痛减轻和消除[12]。但临床发现,患者受传统“静卧休养”的思想不愿下床活动;或因双人或单人搀扶活动,搀扶力度不均匀、平衡性差、输液、治疗用物携带不便等影响了患者早期活动的积极性。本研究设计的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在传统拐杖轻便、耐磨损、可协助减轻下肢承重等优点上,再根据临床需求设计辅助输液、悬挂引流袋装置,不仅使用轻便,还解决了下床活动过程中输液难题,使患者愿意或尝试活动,提高患者下床的积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2 次、第3次冲击波治疗后48h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为随着ESWT 疗程的增加,治疗后所产生的机械效应与热效应不断叠加,可进一步促进腰背部粘连组织的新陈代谢及局部血液循环,使组织缺血、缺氧症状得以缓解,疼痛感减轻[11]。且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在冲击波治疗后,可很好地协助患者下床,患者下床活动过程可保持全身肌肉的正常张力,增强了循环、中枢和外周血液灌流、通气及肌肉新陈代谢[13]。提示,ESWT 后使用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两者可协同促进腰背部血液循环、加快腰背肌的新陈代谢,促进乳酸、CO2等代谢产物的排除,使疼痛得以缓解。而两组首次冲击波治疗后48h 疼痛程度比较,差异不明显,主要与初次接受冲击波治疗术后疼痛加剧、对疼痛不耐受及不习惯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使用有关。第3 次治疗后48h 两组疼痛评分差异较小,主要与治疗效果的显现,患者疼痛很大程度上缓解有关。

3.2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可增加患者下床活动的次数、活动时长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材质,选用合金材质,重量650g,不仅坚固耐用,而且扶手高度与床头平齐,便于患者起床的抓握。底部采用四脚橡胶防滑脚垫设计,可稳固抓地不打滑,有效提高患者活动安全性。第二扶手、挂钩的设计又可帮助患者独立完成下床活动,且行走过程抓握方便、轻便、稳固,可随时根据肢体活动疲劳情况调整拐杖位置,从而提高了患者下床活动便利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同时解决了陪护人员外出、暂时离开时无法下床的难题,有效增加患者下床活动的次数、活动时长。此外,随着快速康复理念普及,医护人员观念的转变,早期活动宣教意识加强,也进一步提高患者下床活动的积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7d 内观察组患者每日下床活动的次数、活动时长多于对照组。研究证实[14],定期和足量的下肢运动能明显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并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提示随着患者下床活动的次数和活动时长,可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周围组织的末梢血流。

3.3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可降低患者早期活动过程意外事件的发生

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过程中受肢体活动度、输液高度、管路固定欠佳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输液故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因药物性质、患者年龄、体质不同,要求液体输注速度不同,输注过快或过慢均会影响诊疗护理安全带来隐患[15]。而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主体支撑杆采用伸缩杆,第二杆体可随人体的高度灵活调节,而且在第一杆体处设有把手,利于下肢力量的支撑。使用过程中可有效维持输液高度稳定和减少对输液部位牵拉、受压,维持输液通畅及减少下床活动中的输液故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管道空气发生率为3.57%,管道回血率为5.36%,针头脱落率为1.79%,且未发生管路堵塞和脱出情况,总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提高腰背痛患者下床活动过程中的输液安全。

4 结论

自助式移动输液拐杖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仅可缓解冲击波治疗术后疼痛,提高患者下床活动积极性,增加患者下床活动的次数,延长活动时长,同时可减少下床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有效保证患者下床过程中的活动安全。此外,患者活动期间可由自己1 人独立完成下床活动,减少陪护人员的人力支出,更好地帮助解决因新冠疫情期间“一患一陪护”带来的陪护困扰,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猜你喜欢
拐杖冲击波输液
相伴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拐杖也分左右手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医生集团冲击波
不倒拐杖,让老人出行更方便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