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2022-03-12 12:33梁嘉贵刘均娥孙柳
护理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文献概念

梁嘉贵,刘均娥,孙柳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老年人社会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也是衡量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1]。良好的社会参与对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心理状况、生命价值感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2-3],有助于降低未来长期护理成本[4]。因此,护理人员应将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作为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尽管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5],但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分析还不够系统和深入[6]。概念界定是开展研究的首要工作,明确的概念可以推进研究进程,而缺乏一致性概念会阻碍学术交流,阻碍研发或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概念分析能有效澄清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却含义模糊的概念[7]。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侧重于概念随时间和情境迁移而发生的动态变化,能有效地澄清概念及其应用[8]。因此,本研究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以期帮助护理人员理解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本质,在临床和社区护理工作中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行为纳入健康促进计划。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与筛选 以“老年人”(aging,ageing,aged,elderly,older,seniors)和“社会参与”(social participation,social involvement,social engagement,community participation,community involvement,community engagement)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和CINAHL数据库。搜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纳入标准:研究对象是老年人;研究内容包括社会参与的定义性特征、相关因素和结局指标;语言为中文或英文。Rodgers认为超过总文献的20%或30篇时,分析得出的概念具有可靠性[7]。文献筛选主要依据文献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排除与主题无关以及重复的文献。本研究检索后共得到1 783篇文献,去除重复文献后得1 052篇,根据题目和摘要筛选后保留102篇文献,阅读全文后保留56篇文献,符合Rodgers概念分析法文献数量要求。

1.2文献分析 研究以Rodgers概念分析法为框架进行分析,包括选择感兴趣的概念、收集数据、确定应用情境、区分相关概念、确定属性特征和案例、分析前因结果和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启示等步骤[7]。从老年人社会参与相关概念内涵、演变历程、相关因素、结局与意义等方面,界定老年人社会参与。文献收集与分析由2名研究者分开进行,结果不统一时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判断。

2 结果

2.1老年人社会参与概念的演化 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社会参与,后由Burgess[9]首次引入老年研究领域。1998年,Fougeyrollas等[10]在残疾发展过程模型中将参与通过日常活动和社会角色概念化,其受个人、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指出,个体康复结局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评价[11],在社会层面提出了“参与”,主要指参与到生活情景中,受个人和环境因素影响[11-12],强调了社会参与的重要性。2002年,联合国将老年人社会参与定义为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通过收入性或非收入性活动从事对社会有贡献的活动或行为。为进一步明确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内容,2010年,Levasseur等[13]筛选了43篇文献,利用内容分析法,将老年人参与分为6个等级:1级参与是指做家务和看电视等独自在家完成活动;2级参与是个体与他人处于相同环境中但无接触,如在公园散步;3级参与指个体与他人有接触但不共同活动,如在收银台付钱;4级参与是个体与他人共同参与某一活动,如文化娱乐活动等;5级参与是参加公益活动等利他活动;6级参与是参与政治性活动等奉献社会的活动。其中,3级及以上水平为社会参与,5~6级为社会交往,是较高级别的社会参与。上述定义为其他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涵盖了大多数研究的定义范围。

2.2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定义性特征

定义性特征是概念分析的核心。通过分析文献,本研究总结出6项定义性特征,分别为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互动、参与资源分享、参与社会角色、实现个人价值和提升生活质量为导向。

2.2.1参与社会活动 参与社会活动指的是参与社会环境中的活动。社会参与概念首先是围绕参与社会活动展开的,研究者常把社会活动分成几大类别进行研究,如二分类、四分类、六分类、八分类等。二分类通常为正式参与和非正式参与两类活动:正式活动为参与群体组织活动或宗教活动等,非正式活动为与亲朋好友的聚会等[14]。Niedzwiedz等[15]发现参与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能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Wang等[16]发现打麻将或打牌、参加体育运动或社交活动与抑郁症状的下降有关。Tomioka等[17]将社会参与分为志愿者活动、业余爱好活动、社区协会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老年人俱乐部6种活动类型进行评估,并发现参加前4种活动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概率较低。不同个体参与的社会活动各有差异,且不同的社会活动对健康影响不同。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群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并鼓励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和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要参与的活动类别。

2.2.2参与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交互活动。社会参与指个人参与和其他人有互动的活动,是个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13],将社会互动和交往视为精髓。通过与社团和宗教成员互动,能维持和改善独居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通过认同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来克服因退休导致的无助感和无用感,对生命意义感有正向影响[18-19]。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或者组织联谊会等形式,增加老年人进行社会互动的机会,鼓励老年人与社会其他成员进行接触,产生联系。

2.2.3参与资源分享 Mars等[20]认为社会参与包括社会接触、为社会提供资源以及从社会获取资源3个特征,因此,资源分享是社会参与的另一特征。德国学者Bukov等[21]认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是一种与他人分享资源的行为,分为:①集体性社会参与,参与团体活动,在团体内部分享时间资源;②生产性社会参与,参与利他活动,分享时间、资历和特殊才能等资源;③政治性参与,参与决策活动,还分享社会知识和社交能力等资源。与集体性(娱乐)活动相比,生产性主义(利他)活动对参与者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更强的积极影响,这可能是参与生产性活动更能促进个人的满足感和自尊感[21]。护理人员可以鼓励老年人挖掘自身可用资源,如时间、资历、才能、知识或社交能力等,通过提高其资源资本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进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2.2.4参与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人们对特定身份的行为期望,是与个体身份相对应的一系列权利义务的行为模式。角色理论认为,老年人可以通过寻求新的角色来适应衰老。谢布鲁克大学医学系老年研究中心认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是个体的日常活动和所扮演的有意义的社会角色[22]。社会角色一般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角色,正式角色如出席会议、宗教和志愿服务中的角色,非正式角色如与朋友联系中的角色。一项系统综述表明,赋予和加强有意义的社会角色,可改善退休过渡期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23],还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18]。护理人员可以组建老年健康促进和慢性病管理小组等,给老年人赋能,给予小组成员相应的角色和任务,帮助老年人通过参与新的角色更好地应对衰老,并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角色归属感。

2.2.5实现个人价值 国内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是从“老有所为”出发的,指老年人为促进社会发展,自愿参与对社会有贡献的活动[24],强调了老年人在参与过程中发挥的社会价值。Kim等[25]发现,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人,可有效促进社会行为的产生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提高个人的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护理人员可以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位和平台等来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互助,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

2.2.6提升生活质量为导向 老年人社会参与是以提升生活质量为导向的,无论是从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交往中获得的个人满足感,还是身心健康的促进,都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3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先决条件或相关因素 先决条件是指概念产生之前存在的事件或情况。社会参与的先决条件或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区因素和社会支持。个体因素如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等[26]。Harwood等[26]发现,年龄越小、已婚、自觉健康程度越好、经济状况越好和社会地位越高的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越高。家庭因素主要包括代际支持、家庭观念以及家庭文化等因素。社区因素主要包括社区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活动设施、社区凝聚力和社区的支持程度等[27]。拥有足够的家庭和同伴支持、交通良好地区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更高[27]。社会支持层面的因素指社会政策、社会环境、社会网络等[28],且社会支持在社会参与中具有重要作用[29]。

2.4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结局或意义 结局指概念产生之后所导致的事件或情况。研究发现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有益于生理健康,如维持和改善认知功能[18]、减少痴呆症的发生[30]、对慢性病有潜在的益处[31]等。同时,参与社会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如降低抑郁的发生[16]、减少孤独感[15]。老年人参与社会还能增加生命意义感[25]、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21]等,还被证实与较低的死亡率密切相关[32],能降低未来长期护理成本[4]。

2.5同义词或近义词: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在狭义层面是指社区居民为促进社区发展自愿参与社区活动,主体是社区居民,客体是社区事务。在广义层面,社区参与除社区居民外,还包括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33],此时经常与社会参与同用。

2.6老年人社会参与概念框架 综上,本研究认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是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喜好,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互动、参与资源分享、参与社会角色等一系列方式参与社会的行为,进而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生活质量。其概念框架如图1。

图1 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概念框架

3 小结

社会参与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的指标之一,也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内容。通过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方法总结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因素、定义性特征和结局指标,使护理人员清晰了解老年人社会参与概念和本质,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我国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但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较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未来研究者可以结合国外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研究方向深入剖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在理解社会参与内涵外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评估工具。同时,护理人员应将老年人社会参与纳入健康促进和康复计划,充分考虑其相关因素,开发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其中,老年人自身是关键,应鼓励老年人养成主动参与意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寻求新的角色,积极融入社会。在家庭和社会层面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搭建参与平台和组织活动,增加老年人互动机会,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文献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幾樣概念店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