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 把握主题,体味情感

2022-03-13 14:32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堤坡白杨树棺材

阅读综述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初中阶段的小说阅读题,往往要求考生通过小说的人物刻画、情节发展、环境描写来分析提炼小说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1.把握主题。

概括小说的主题,要先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然后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指出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表达的观点态度;最后按照答题模式,逐一进行陈述。

答题模式:这篇小说通过叙述……事件,塑造了……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的社会现象,弘扬赞颂(或揭露抨击)了……的风气,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体味情感。

作品的喜怒哀乐,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体味作品情感,要从人物的言行以及小说中议论、抒情的内容来分析。

此外,还要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为主题服务,能够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人物的心境。

典例呈现

谁敢动我的杨树

蔡 楠

白杨树替自己准备好了一口棺材。他宁肯死掉也不愿意把双腿锯掉。

白杨树的腿有毛病。医生说他得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且双腿开始发生溃疡,需要截肢。不,我还要靠双腿走路,还要靠双腿干活养活妻儿呢!白杨树拐着双腿走出了医院,他在大街上喊道,我宁肯死掉也不把双腿锯掉!于是他在棺材铺订购了一口棺材。

其实,白杨树不想死,他期待奇迹出现。他四处求医找药,希望民间土法能够治好他的腿。但是奇迹并没有垂青白杨树,老婆和儿女们强行把他送进了医院,截了肢。

白杨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为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他趁老婆不在家,喝了老鼠药爬进了棺材里。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却没死。老婆回家把他拖出了棺材,狠狠地骂着,白杨树你这个没良心的,死都不会死,你干嘛给自己喝假药?

死不了怎么办?那就得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给自己找点活。只有干活挣钱还账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白杨树请人在轮椅的后面做了个后备箱。他就滚动着这个特殊的轮椅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出现在了高速公路两侧。他开始捡垃圾。废旧纸、破塑料,矿泉水瓶子……每天都能捡一后备厢。有了一点积蓄,他找到了村委会。他说,古洋河大桥以北的堤坡不能再随便取土了,大堤都挖没了,要是来了洪水怎么办?我给咱看着吧!我也不要工钱,你们就和水利局的说说,我承包两公里的堤坡,种树,种速生杨,承包费照交!

村里和他签了合同。白杨树就在苗圃场订购了树苗,带上了特制的镐头铁锹,爬到了堤坡上。他扔掉了轮椅,摘掉了假肢,露出了粉红的嫩肉。他摸着那肉,愣了一下神,然后就用绳子将空空的裤腿缠上。他就坐在了地上,开始挖坑。白杨树的手就成了脚。他坐在地上,一锹一锹地挖着。堤坡上都是胶泥土,坚硬得很。手又不能像脚似的那样去踩锹,他就把短短的锹把拄在肚子上,用身体的力量推动铁锹。肚子累了,受不了了,他就换个方式,拿过镐头一下一下地刨。阳光照过来,还有风沙吹过来。白杨树的脸上有了汗有了土有了泥,汗水流下来,流到了嘴里,牙碜的不行;流到了地上,砸在新挖出来的土上,一砸一个窝儿。

坑挖好了,白杨树种上了第一棵树。他拎着塑料水桶,爬着去古洋河里取水。他的腿没了假肢的保护,嫩肉被胶土咯得生疼。那疼是坚持不住的疼。他手去摸腿,前面失去了依托,人一下子就滚到了河沟里。灌满水,他拉着拧上盖子的塑料桶,一下一下地往堤坡上挪。他的身后是一溜湿淋淋的红水印。爬上来了,他把水灌进了树坑。小树吸了水,冒出了嫩芽。白杨树也觉得自己真正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像小树一样,活过来了。

白杨树开始了长达8年的种树生涯。历经8番寒暑,他用坏了的铁锹有几十把,磨烂了的手套堆成了小山,两条曾经细皮嫩肉的残肢也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堤坡成了他的家,也成了他的乐园。那里变成了一片白杨树林。绿阴覆盖,鸟雀鸣唱。林下连着白洋淀的古洋河水,水平如镜,清澄透明,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惊得蛙声一片。白杨树在堤坡的树林里爬着,走着,转悠着,他搂着粗大的树干,就像搂着自己的儿女。

不,比自己的儿女还亲。树不让他生气,儿女却让他生气。这不,长大了的儿女带着一支砍伐队来树林里找他了。儿女说爹,你看这树大了,该用他换钱了!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背对着儿女说,咱们的债务不是你娘和你们都还上了吗?还急着要钱干什么?儿女说,我俩在城里每人按揭了一套楼房,想用这钱交首付呢?爹,你看,这3000多棵树,最小的也值100块呢!

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看着已经成年的孩子们。他说,种树的时候我是想有一天能用树换钱。可孩子们,现在我不了。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

儿女们早就和商家谈好了价钱,他们不砍就没有了面子,当然也没有了房子。他们就带着砍伐队绕过白杨树,向树林深处走去。白杨树就扔了轮椅,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双腿又健康如初了。他跑到人們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削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

众人惊在了那里。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

(选自《芒种》2021年第2期,有删改)

借鉴

1.通读全文,用精炼的语言在(1)(2)处补全小说的主要情节。

腿病截肢→绝望自杀→捡废品包堤→(1)________________ →种白杨树→(2)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梳理能力。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准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第一空应填入的情节在“捡废品包堤”后、“种白杨树”前,对应的是第七段,这一节是白杨树老人在坡堤上挖坑刨土准备种树的过程。仿照例子,可概括为:坡堤挖坑。第二空应填入的情节在“种白杨树”之后,对应的是第十到十三段,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儿女们在树长成后准备伐树购房,却遭到白杨树的死命阻拦。仿照例子可概括为:舍命护树。

2.作者给主人公取名“白杨树”,有什么用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白杨树”是主人公的名字,作者这样取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篇文章主要写老人种植、保护白杨树的故事,所以给主人公取名“白杨树”能体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主题的表现上,以树作人名,寓示着人即树,树即人,人把树当成了自己的生命。这充分体现了主人公为给家乡留下蓝天绿水的护树担当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3.小说中人物动作是人物心理的外显与心灵的投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第十、第十一段中两个“转”字分别表现了白杨树怎样的心理。

(1)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

(2)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字的理解和对人物心理的分析。

第一处的“转”出现在孩子提出用树换钱时。从前文可知,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这让老人觉得他亏欠家人很多,心有愧疚。所以面对孩子的意见,他虽然不同意卖树,但内心却无法直接面对,所以“转”过去,不忍心看到孩子的失望与难过。

第二处的“转”出现在孩子们不肯放过那些成材的树木,执意要砍伐时。老人虽然觉得有愧于他们,但对家乡的责任与担当,对青山绿水的维护,让他觉得必须让孩子们死心。于是转身直接面对孩子,直面问题,表达了他坚定的护林之心。

4.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结尾作用。可从内容、结构、主题情感体现等方面分析。

从内容上看,这一段是对老人用自己生命来保护树木的情景特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体现出老人的坚决;从主题情感上看,这一特写场景是老人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从结构上看,这一段意犹未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堤坡白杨树棺材
听故事
不要把传统诗词送进棺材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水泥土搅拌桩在堤坡稳定中的应用
“官财”的故事
堤防渗透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会唱歌的树
校园里的白杨树
货比货
堤坡“U”形排水沟施工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