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庞中华的书法世界

2022-03-14 06:36王晓君
北方人 2022年2期
关键词:钢笔字点画手风琴

王晓君

前一阵,国家开放大学为庞中华量身订做一段网络视频,再度把这位曾经风靡一时的硬笔书法家推到了我们面前。“我第一次做直播,也是跟潮流吧,感觉很新鲜,以前习惯了面对面的那种教学,开始有些不习惯,因为看不见学生,只能靠想象。”这所学校的教学特点就是面向成年人,通过网络授课,被称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目前庞中华是他们的特聘教授。

1980年,庞中华写了本只有80页的小书《谈谈学写钢笔字》,名声响彻中华大地及海外。据了解,仅他的第一本钢笔字帖,到80年代末,印数已突破千万册。40年过去,他已出版了400多种图书,他笑道:“我笨,但运气好,赶上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写字不是科班出身

按照事先的约定,在立冬后第一个午后,我走进了庞中华位于北京丰台的居所。庞中华先生给我开的门,他穿着普通的红色羽绒棉袄,热情亲切,平易近人。

开门见山,庞中华坦言写字不是科班出身。小的时候主要是受班主任老师的影响,即使过去几十年,他依然记得老师的样子,还有那一手漂亮的板书。起初他就是模仿老师写,后来就受到老师的表扬,受到表扬就怕对不起老师,就更加认真地写。回顾这段往事,他认为表扬对孩子非常重要。“我在教别人写字的时候,即使写得差一些,我也不会批评,那样会使他对自己没有信心。”

长大一些时,在写字和读书方面,对他影响大的有两个人。第一个人是鲁迅先生。1967年,他在图书馆和一位老前辈借了一套《鲁迅全集》,一共是10本。他记得很清楚,杂文中有两篇谈写字的。

“鲁迅是最早提倡写钢笔字的。他认为,写钢笔字‘方便,省时间,使我们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鲁迅还说,‘学习文学的人,要看看科学的书;而学习科学的人,要读读文学的书。’”

没有老师指导,如何知道自己的字好與坏?庞中华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这也是鲁迅先生说的,当然鲁迅先生给我的远不止这些。”

还有一个人就是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徐老有一句话,叫“不动笔墨不读书”。之前看书,他看完了就完事了,但当看到徐老这句话的时候,他立即行动起来,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马上自己动手做笔记本,一次就做了10本。从那天开始,每次看完书他都要做笔记。当年他看书很杂,做笔记也杂,后来发现了活页纸,他就开始给笔记分类。

多才多艺的庞中华

当年在地质队,幽山静谷里,为了不年华虚度,他给自己定了个“功课表”:每天清晨在小鸟婉转的啼叫中背诵古典诗文,然后白天到山上作地质素描图,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下午五点回驻地,直到深夜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他的“功课表”上分别安排了体育锻炼、读书、抄笔记、习字和拉琴。“因为拉琴,我还跟白居易老师结下不解之缘。”

他觉得白居易名篇《琵琶行》诗中许多精彩的描述,虽然说的是琵琶,但和他的手风琴演奏相互映证,神韵相通,情理互达。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精湛绝伦的演奏技艺,让我们对演奏家仿佛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她那呼吸的急促与舒缓,手指的跳跃与飞动,都活灵活现地展示于我们眼前,给人以无限的陶醉,无限的遐想。”

庞中华进一步解释道,音乐中有一个专业词语叫“轮指”,所谓“轮指”是手指轮流拔动琴弦的动作。以前他对此只是略知一二,但未做过深入的练习与联想。白居易诗歌的精彩描述,让他产生了丰富的思想火花,“我悟出这手指轮流拨动琴弦的动作是可以有多种变化和组合,比如有五个指头的轮流弹奏,也可以有四个指头、三个指头、两个指头的轮流弹奏。根据这种组合规律,我自己琢磨改编出几十种手风琴‘轮指’的指法,并一一加以练习。可以说《琵琶行》成了我学习手风琴的辅助教材之一。”同时,他从几十种指法变化中,立即悟出了书法中各种点画和作品的变化,比如他将“庞中华”三个字的签名居然变化出100余种形态,各臻其美。他在联合国教书法,就将多国文字演化为书法作品,学员们兴奋无比。

到联合国教书法

2012年3月底,庞中华应邀走进联合国总部,开设了为期3个月的汉字书法班。新华社驻联合国首席记者顾震球惊奇地写道:“一个完全不懂英文的中国人,去教一群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学习传统的中国书法,实在是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但是庞中华先生让这件事情变成了现实。”

说到这段经历,庞中华充满了自豪感。欧洲人说“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宫”。他决定打破常规,“用粗头记号笔练习基本功,这种笔是从欧美传来的,笔头有筷子头粗,可以写出5cm见方的大字,使用极其方便。”

为此,他对教学细节做了改进。例如,他在中国教写点画,顺序是点、横、竖、撇、捺。在联合国他改成横、竖、点、撇、捺。

“因为学会一个横,举一反三就可以写成一、二、三,再学一个竖,就可以组成十、工、土、上、王、丰等多个字。”更能吸引学员兴趣的是,他在书写每一个点画时,选用学员熟知的中外民歌来伴奏,这是他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快乐立体教学法”。他一边用左手演奏手风琴,右手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书写各种点画线条,让听者心情畅快地学会书写。

为了激起学员学中文的兴趣,他在编写教材时还融入了成语、诗歌。五言诗选了浅显易懂的古诗,比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他还为书法班学员创作了有趣的小诗:“老中和老外,我们真友爱,同桌学书法,自由又自在。”“来到联合国,相爱如一家,笔下同书写,盛开亲情花。”

学员欢欣鼓舞,成绩喜人,在联合国举办展览,传遍纽约。庞中华总结,“教外国人写字,就像教小朋友一样,要让他有兴趣,有成就感 。”他最后这样形容自己这段经历,“我就像一个乡下老农民,经营着那一亩三分地。起初,我认为那里是一片沙漠,后来才发现,那里有一片待开发的沃土。”

(摘自第2488期《作家文摘》)

3554500338250

猜你喜欢
钢笔字点画手风琴
多元化背景下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趋势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论晚明立轴行草书风在清代的衰落
键盘手风琴与巴扬手风琴比较中的感悟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
擦不掉的钢笔字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钢笔字
七绝·春雪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