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在纪录片拍摄中的作用与实施

2022-03-14 21:24许萌枭
民族文汇 2022年1期
关键词:纪录片

许萌枭

摘 要:采访是纪录片创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采访在纪录片拍摄中起到的重现过去、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以及参与叙事等作用。在实际创作中,创作者更要熟练掌握和恰当运用人物采访,为影片创作提供有力支撑,提高影片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本文对人物采访在纪录片拍摄中的作用和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纪录片 纪录片拍摄 人物采访

一、引言

人物采访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集中体现了纪录片真实性的创作原则和拍摄特点,对整部影片的叙事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巧妙运用人物采访技巧,对叙事内容的展现、故事情节的构建以及影片主题的表达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对人物采访在纪录片拍摄中的作用和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采访在纪录片拍摄中的作用

在20世纪30年代,紀录片中已出现被拍摄者在镜头前发出的声音,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采访的运用并不多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作者观念的变迁,

采访的功能逐渐被创作者所重视。时至今日,采访已经变成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录片拍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远教授就曾提出: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采访的艺术、编辑的艺术。

1、采访可以再现历史

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很多情况下没有完整的影像资料,因此很多故事和事件无法用画面来展现,这时采访则成为纪录片历史再现的重要手段。采访可以赋予历史以人的鲜活气息,那些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填补了历史文献和画面的缺失,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最大可能,在尽可能地保证真实可信的前提下,展现出历史叙述的多元性。

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的鸿篇巨制,凭其鲜见的历史档案、珍贵的口述史料、真实的历史影像,引发广泛关注与好评。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历程为叙事主线,全景、真实地披露了决策内幕和历史细节,尤其是“抢救式”挖掘、采访数十位历史当事人、见证者,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来营造70年前那场战争的历史氛围,成为该片深化主旨和成功传播的重要因素。其中《冰湖血战》一集,讲述志愿军在新兴里全歼美军兵团这一历史事件时,影片中采访了时任第27军作战科长高圣轩、营教导员张桂绵、政治部报社编辑孙佑杰三位亲历人,他们从细节处窥见历史给他们的印记,共同还原了当年缴获美陆军第31步兵团北极熊团旗的内幕细节,多方信息准确印证了真实史料,为观众搭建起了全景的历史图卷。

2、采访能够表达思想、传递情感

在过去,纪录片经常采用“解说+画面”的模式。解说词作为描述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展现人物思想、表达影片情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解说词只是画面和叙事的补充,而且解说词创作通常以档案记载为基础,难免出现叙事角度单一、思想表达欠缺、情感展现不足等问题,很难取得观众的信任。相比之下,亲历者口述更真实、更生动、更利于表达思想、传递情感。虽然在描述历史事件的准确性、全面性等方面可能会有欠缺,但亲历者在事件现场的环境体验、氛围感受、思想活动、情感变化等方面能够带来准确、感人的细节信息,这些细节信息往往在档案记载里很难找到。而且口述的细节性语言更容易激发观众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从而增强了纪录片的感染力。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言行以及情绪变化“捕捉”到采访对象在历史中对某一事件的情感和态度,这些都有利于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3、采访能够参与纪录片叙事

纪录片的叙事是创作者对素材进行处理的结果。纪录片所涉及的人物或事件并不局限于当下,很多情况下是过去时间和空间内的活动。通过人物采访对事件进行不同角度、不同视野的解构,可以把事件或人物在历史中的本来面目更加真实地展现出来,使纪录片的叙事更加完整流畅。

纪录片《拾遗保护》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采访是每一个选题都不可缺少的部分。老艺术家们结合自身技艺世代相传的故事来讲述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通过镜头前的即兴表演来展示手艺绝活和文化传承,这些都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在《中国川剧艺术》剧集中,创作者邀请到已是82岁高龄的许倩云老人作为采访嘉宾,她是曾经的“川剧皇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倩云老人为我们详细讲述了50年代进京演出引起轰动的情景、川剧曾经的辉煌以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振兴川剧所做的感人事迹等等。她的讲述很好的推动了影片的叙事发展,同时在镜头前她还为我们即兴表演了一段川剧,生动地展示了“川剧皇后”的魅力以及川剧的精彩,这极大的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性。

三、采访在纪录片拍摄中的实施

明确了采访的重要作用,纪录片创作者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记录的真实性的前提下有效的开展现场采访活动,并结合纪录片所反映的实际内容合理保持拍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做好充分的前期策划和准备

纪录片的制作必须经过充分的前期策划,尤其是采访拍摄。拍摄前创作者要对整部影片的采访思路、问题设计以及采访对象的选择和了解进行详细的策划。前期策划越详细全面,后面的拍摄就越顺利高效。

采访思路对整部纪录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采访前,主创人员一定要理清思路,清楚整部影片的节奏安排、掌握不同片段的相互衔接、熟悉不同采访对象的采访顺序等等。只有采访思路清晰,整个采访过程才能顺畅、高效,影片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采访问题设计是纪录片前期策划中的重要环节。采访的问题要契合影片主题、符合人物形象。纪录片并不是简单的记录表象,事件或人物背后的深刻内涵才是影片真正要表达的内容。因此,纪录片创作者要通过合理的问题,引导采访对象深入地表达思想、真实地传递情感,同时确保采访对象的思维和情绪沿着影片预期的方向发展。

纪录片中的采访对象经常不止一个人,通过对不同人物的采访,可以使观众多视角、全方位了解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特点,提高影片的可信度。面对多个采访对象,尽量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并且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人。同时,创作者要对采访对象的个人资料进行调研、收集,熟悉了解采访对象,结合其性格、特点设计采访问题及采访形式。这样能够有效拉近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采访对象的表达欲望,从而使采访者更好地获得采访素材。

2、采访中要做到用心、用情

采访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采访者需要投入感情用心交流,不能机器化的进行。首先采访者要有真诚的态度以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在拍摄前要与采访对象充分交流,拉近双方的距离,深入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心理。同时注意引导采访对象了解影片的意义、认识自己所起的作用。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要注意沟通方式、措辞、语气等,尤其是针对一些尖锐问题的情况下,努力营造舒适、自然的采访环境,以使采访对象能够真实全面的表达观点和情绪。

其次通过恰当提问激发交流欲望。纪录片为了展现鲜活的人物形象,需要能够对其进行由表及里地观察分析,这就需要采访对象愿意交谈。采访者通过恰当提问、耐心倾听、巧妙沟通,做到用心交谈,实现情感交流,从而达成走近人物内心、了解人性、挖掘语言背后深层内涵的目的。

最后要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纪录片创作者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采访本身是围绕着人展开对纪录片内涵的挖掘和主题的升华,所以在采访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拍摄者在从客观角度还原人物的真实故事和他们的喜怒哀乐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对采访对象的关怀,这样的影片才是成功。如果一味追求真实,不顾对人的关怀,则失去了纪录片本身存在的意义。

3、注意选择采访环境、采访方式

在纪录片采访现场,还应该重视采访环境和采访方式的选择。合適的采访环境下,容易实现人物独特的语境、突出人物情感表达,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刻画人物的内心,能够对纪录片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通过营造合适的采访氛围,能够有效帮助人物进行回忆和思考,以便对相关的深层次内容进行挖掘,这对于纪录片创作非常重要。

另外,采访可以不必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问答方式。注意探索不同的、灵活的采访方式,比如让采访对象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接受采访,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画面内容,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消除采访对象的紧张心理,使其更加自然、轻松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思维情绪,更好地实现了真实纪录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纪录片创作中,对比其他表现手法,人物采访是最真实的再现方式之一。创作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采访在纪录片拍摄中的作用,然后通过巧妙的实施和恰当的运用,实现采访的真正意义,为影片创作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可以使影片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使之成为人类探索世界和纪录世界的更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 沈一冰.浅论电视纪录片的人物采访[J].新闻实践,2002,(11):48-49.

[3] 王宇英.口述史:为何与何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4):151-157.

[4] 梁军.人物采访在纪录片中的运用[J].新闻前哨,2016,(06):40-41.

[5] 李琦.人物采访技巧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J].新媒体研究,2016,2(18):141-143.

3949501908292

猜你喜欢
纪录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48部作品入选2021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全景呈现延安精神——评文献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
Rough Cut
等待
纪录片要有精气神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