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计划”班本微课程的实施策略

2022-03-14 21:37毛迎东
民族文汇 2022年1期
关键词:养蚕蚕宝宝桑叶

毛迎东

摘 要:《指南》中指出: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能察觉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在班本微课程中开展关于小动物的探究活动,是十分有效的途径。随着春天脚步的临近,蚕宝宝成了饲养角的一员,由于蚕的饲养相对简单,成活率高,外形又憨态可掬,十分吸引孩子注意。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养蚕计划,希望通过这个班本微课程让幼儿亲自饲养蚕的过程中,和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并积累到更多关于蚕的知识经验。

关键字:养蚕计划,探究,项目,微课程

“养蚕计划”属于生成课程,它不是教师僵化地执行预先设计好的方案或计划的活动,也不是听任幼儿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和跟随他们的需要和兴趣,随时调整活动目标和进程,支持、引导幼儿的活动,使课程不断发生和发展的课程。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我们的课程就是在一次自然角饲养活动中生发出来的。小轩带了几包蚕宝宝的卵来幼儿园,小朋友们没有见过这些黑灰黑灰的小点点,于是争先恐后地来看。大家对饲养蚕宝宝非常感兴趣,“养蚕计划”恰好满足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如果想让班本微课程(生成课程)能够螺旋式深入的进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一、探究式脉络

1.蚕宝宝搬新家

起初蚕宝宝的卵是放在透明袋子里拿来的,有几条蚕宝宝已经孵出来了,只看到黑黑的细线在口袋里扭动。观察到这个细节的小喆说:“蚕宝宝要换个地方住才行,不能总是住在口袋里。”听了小喆的提醒,热心的小主人开始寻找适合蚕宝宝居住的家。有的找来小瓶盖,有的找来饮料瓶,有的找来小杯子……经过讨论,这些地方都不适合蚕宝宝的居住,蚕宝宝适合住的房子是要宽敞明亮的、温暖干燥的、便于喂养的。于是大家又翻箱倒柜地找起来,最后小希找来一个牛奶箱,大家一致同意用牛奶箱做成蚕宝宝的新家。经过对牛奶箱简单的处理和打造,新家翻新好了。

蚕宝宝的到来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兴奋和喜悦,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新成员找新家,在寻找材料做为蚕宝宝新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思考蚕宝宝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以此来寻找出适合它们居住的家。

2.蚕宝宝成长记

孩子和小动物之间天生就有亲近感,但是照顾蚕宝宝可不比种植类,这需要每天清理、喂养。在幼儿园有值日生还好,可是转眼就到周末,蚕宝宝怎么办呢?没人照顾,蚕宝宝肯定会饿死的。热情的小喆提议:把蚕宝宝带回家去照顾两天,星期一的时候再带过来。小喆周末的时候刚好要回奶奶家,就把蚕宝宝一同带上。奶奶住在乡下,附近有很多桑树,四月的春天,桑叶冒出了很多小嫩芽。在小喆的精心照顾下,蚕宝宝愉快地度过了周末。通过小喆的事例,给了大家很好的示范作用,班上的孩子们对照顾蚕宝宝又增添了更多的责任心和经验,他们陪伴蚕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也悄然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不自觉地想要照顾弱小。

二、项目式体验

1.蚕宝宝中毒了

眼看着蚕宝宝越长越大,很多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最后只剩几条白白胖胖的大家伙还没有结茧,大家翘首期待着。可是没想到,周一一大早,小喆急急忙忙跑过来,哭丧着脸告诉我:“蚕宝宝变黄了,快要死了。”我跑过去一看,蚕宝宝全身变黄,在白纸上痛哭地扭动,白纸上留下了黄色的液体。许多孩子都围过来,看着这一幕,大家都唉声叹气。这是怎么回事?大家回忆昨天发生了什么:难道桑叶有水?不会呀,小喆拿着餐巾纸一片一片桑叶擦过去的。那是怎么回事呢?赵老师提醒:晚上蚊子多,我放学后点了蚊香。难道是中毒?于是,我们连忙上网查,蚊香真的能让蚕宝宝中毒而死。

蚕宝宝没能挺过来,都去世了。关于蚕宝宝的尸体怎么处理我想听听孩子们的想法:有的孩子说,把蚕宝宝扔了吧。有的孩子说,不要,蚕宝宝也是生命,我们埋了它们吧。经过商量,大家选择在幼儿园小树林的班级树旁边,把蚕宝宝埋在泥土里。那里景色很好,有班级树,有爬山虎陪着蚕宝宝。蚕宝宝的尸体都放在了一个精美的糖果盒里,全班的孩子一起来到班级树旁,小喆用铲子挖了一个坑,把盒子放进去,一宸还特意带了两片新鲜的桑叶盖在盒子上。我们还做了一个小墓牌,画上蚕宝宝和桑叶,挂在了我们的班级树上,在只有风吹过的声音中,孩子们低着头默默回忆着和蚕宝宝相处的时光。《指南》给教师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蚕宝宝的意外去世,是微课程开展至今第一次直面死亡,我们用谈话、手工、仪式,给孩子们做了一次生命教育活动,让她们体验伤心的同时也对生命更加珍惜,这样的课程活动才显得更生动。

2.蚕宝宝的宝宝

几天后蚕蛾破茧而出,交配产子后,一只只都相继离世,有了之前的生命教育,孩子们这次并不慌张,她们纷纷表示要把蚕蛾也埋到班级树附近:她们细心收好每一只蚕蛾,放到美工区的纸盒子里;制作了一块精美的“墓牌”;去班级树下找合适的位置……她们邀请老师和她们一同去送蚕宝宝,整个过程有序、安静。回到教室后孩子们照常游戏,教师正猜测会不会将活动流于形式了?这时却看到饲养区一群孩子围着,小喆:“你们看这个像不像蚕宝宝刚来我们班的时候?”是呀,蚕蛾产下的卵在报纸上铺得密密麻麻,这些灰色带黑的点点,不正和春天时孩子们初见蚕宝宝时的情境一样吗?她们惊喜的發现:蚕宝宝虽然离开了大家,但是却留下了它的宝宝。对于春天的期待让孩子们眼里瞬间又闪亮了起来,大家小心地将报纸分成了人手一份,准备带回家保存,等明年春天时又将有一批小生命降临。

一个长达数月的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可以有无数个鲜活的项目活动串联起来。通过这些项目体验幼儿实现了自主探究,教师将项目深入下去的同时,也可以促成幼儿连续性的深度学习,最终达成课程目标。“养蚕计划”的班本微课程,通过班级幼儿自主饲养、观察记录、交流心得以及生命体验等活动过程,最终不仅让幼儿收获了关于蚕的特征和饲养经验,更可贵的是,蚕宝宝外表柔软内心坚韧的品质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孩子的心里,这样的成长是微课程之外的其他活动难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生成课程实践》    苏珊史黛丝 著  万斌 译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儿童发起的游戏和学习》   Annie Woods著 叶小红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994500338257

猜你喜欢
养蚕蚕宝宝桑叶
养蚕不易
养蚕记
爱吃桑叶的蚕宝宝
嫘祖养蚕的故事
蚕宝宝流浪记
蚕宝宝流浪记
养蚕记
蚕宝宝流浪记
蚕宝宝流浪记
桑叶,一般都像米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