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 保证花生优质高产

2022-03-14 00:55舞阳县植保植检站薛建宇
河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花针苗期开花

舞阳县植保植检站 薛建宇

近几年,在舞阳县秋作物中,花生的种植规模已上升到第3 位,特别是2021 年,其播种面积就达1.27万hm2,占全县秋作物面积的29%。随着作物布局、耕作制度的改变,花生病虫草害的发生程度总体也趋于严重。花生从播种到收获会受到多种病虫草害的为害,产量和品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从“种”和“管”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统筹兼顾,确保花生优质高产。

一、抓好“种”

(一)播前整地

如果整地不实,就会影响种子对水分的吸收,造成苗弱;同样耕作粗放、土块过大易压种和跑墒,从而造成缺苗。所以整地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土层平整、疏松、细碎。

2.土层深厚,上松下实。

3.春花生深耕宜早不宜迟(最好在冬前)。

4.麦茬夏花生重点要秸秆粉碎、整地平整、土层细碎,否则种子易悬空造成出苗差,这个问题每年出现都比较普遍。

另外,特别要做到抢收抢种,有时候遇到阴雨天气,易造成整地质量差,土块大,播下去种子悬空,从而导致缺苗或苗黄、苗弱。

(二)标准选种

1.选择仁大、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无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做种,淘汰三级小粒,这样可以做到一播全苗。如果茬口是春播和油菜茬等,适合选用大果型花生,大果型品种在此阶段的积温水平下产量可以达到更好水平,比如鲁花8 号、开农70、花育16 号、万青1 号等。如果是夏直播,适合的品种是中小果型品种,比如远杂9102、宛花2 号等。

2.花生种子尽量选择夏播花生做种子,采用春花生做种子的话,种子量适当加大。因为春花生存储时间和气候差异大,导致活性差异大,8—10 月高温多雨,种子呼吸作用强大,容易霉变带菌率高;夏播花生成熟期温差大,种子抗逆性强,在低温阴雨等不良条件下发芽出苗明显高于春播留种花生,另外夏播种子含可溶性糖、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较春花生高。据试验,夏播花生比春花生吸水率高近10%,故出苗快,出苗率高,苗齐苗壮。

(三)种子处理

1.晒果。目的是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性。杀死病毒和害虫,促进苗齐苗壮。实践证明播前晒果,种子带菌率减少25%,出苗提前1~2 d,荚果增产6%~10%。晒果时间要求在晴天上午10 点左右,20~30 ℃最好,连续翻晒2~3 d,厚度7 cm 左右,避免直接在水泥地、柏油路上晾晒,温度过高易烫伤种子,注意晒果不晒仁。

2.药剂拌种。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的正规厂家生产的种子专用拌种肥。花生发芽时主要靠种子本身的营养,遇低温阴雨播种过深等恶劣因素,种子本身营养消耗过量,没出土的花生就会焖种。拌种不仅可防治地下害虫和地上蚜虫,还可减轻苗期根腐病、茎腐病等根部病害的发生。具体方法是把拌种剂倒入容器中,加少量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可拌花生种。花生种拌好后在阴凉处摊开晾干即可。拌种剂在能拌均匀的前提下,加水量越少越好,加水量过大易皱皮脱皮等。不论是手工拌种还是机器拌种,拌种剂能把种子拌均匀的前提下搅拌的时间均越短越好。大部分吡虫啉、噻虫嗪等悬浮种衣剂都可以适当提前拌种,种子数量多的,可提前拌种,拌种后摊开晾干,不要焖种,不要暴晒专用拌种肥。

(四)播种要做到“三度一隔离”

1.温度。每年春花生区域都有不少朋友因为出苗差又补种或毁种的,为何夏花生很少有这种情况发生呢?因为温度。花生安全发芽的5 cm 地温温度:小果花生为12 ℃以上,大果花生为15 ℃以上。高油酸品种需要更高一些,为17~18 ℃。

2.湿度。土壤最大持水量以60%~70%为宜,手捏成团,落地即碎。据试验,花生种子发芽后4 天内呼吸强度急剧增加,8 天内呼吸仍很强烈,可见花生萌发需氧量较多。土壤湿度大,花生播种过深,土壤氧气就会不足。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花生种苗的呼吸途径以酒精发酵为主,一方面,物质利用率低,产生能量少,种苗衰弱;另一方面,产生乙醇(酒精)和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细胞组织有害,导致种胚中毒、窒息而死亡,田间表现为烂种缺苗。

3.深度。播种过浅,水分不足,种子容易“落干”,特别是沙质土地,更容易“落干”。如果出现“落干”现象,可以根据情况及时进行喷灌浇水,遵照花生的用水原则,苗期水不易太大,5~6 cm 的土壤湿度就可以满足发芽的需求。播种过深,则土壤内空气较少,不利于种子内酶的活动和营养物质的转化。尤其播种后遇雨,表层土壤板结,幼苗出土困难,在土壤中消耗过多的养分,出土幼苗表现瘦弱。根据实践检验和科学试验证明,一般以5 cm 左右为最好,播种较早,地温较低,或土壤湿度大,土质紧,可适当浅播,但是最浅不能浅于3 cm,反之,可适当加深,但最深不能超过7 cm。

4.隔离。科学施肥,种肥隔离。用作花生基肥的农家肥一定要经过腐熟,另外不宜采用单一尿素或高氮尿基复合肥,同时要避免接触,种子与肥料隔离≥10 cm,防止烧种。

二、做好“管”

(一)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重点是促根、促花、多分枝、预防苗期根部病害。花生苗期根系生长比较快,而地上部分生长比较缓慢,植株营养体较小,加上温度不太高,所以土壤蒸发和叶片的蒸腾量不大,故消耗水量不大。但是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结合小水(跑马水)即可,小水喷灌最好。使用高喷的种植户这个时间可以根据情况浇水3 h 左右,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花生根系对氧气的吸收,造成花生黄化。苗期的长短受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花生刚开花时(见花)就需要进行管控,即喷施第1 遍药的时候进行管控,使花生达到“两花一齐”,即开花多、有效花多、开花齐。此阶段为甜菜夜蛾等害虫的高发期,建议添加杀虫剂,提前预防,事半功倍。

(二)开花下针期管理

从50%植株始开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即盛花期)这段时间称为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开花下针期是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比较快的时期(仅次于结荚期)。这时候,一方面,花生大量开花、下针;另一方面,营养体迅速生长,干物质大量积累。为此,抓好花针期的管理对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

1.中耕培土。结合中耕培土,打破表土层,将细土向花生根部堆培,有利于花生形成有效结果针。通过中耕划锄,可以使土层疏松、通透性好,还有利于花针下扎,提高单株坐果率,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在中耕的同时,还要将垄间以及花生苗中掺杂的杂草进行拔除,以减少杂草与花生争水争肥的矛盾,促进花生植株茁壮生长。但是在花生下针之后即花生封垄后不建议进行培土,以免损伤果针,降低成针率。

2.浇水施肥。花针入土前对水分敏感,如果土壤墒情较差,或雨水不充足,要及时灌溉补充水分。花针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期,也是花生对肥料需求较旺和敏感的时期,特别是保水肥能力差的沙土地更要及时合理追肥。

3.控旺、防病治虫。这一阶段主要是控旺、预防病虫害,增加植株营养,进行第2 遍药液喷施。控旺可促使养分向根部转移,使果大果饱,提高成果率,补营养,防叶斑。此期常见害虫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红蜘蛛等。蚜虫可用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第2~3代棉铃虫常会转移到花生田上进行危害,可用甲维盐、茚虫威等杀虫剂喷雾防治。

(三)结荚期管理

花生结荚饱果期,处于花生产量的关键期,植株耗水量锐减。根系吸水肥能力减弱,植株的抗病能力也降低。所以此期的管理目标为:促进果实膨大果实饱满,无秕果、空果,增加干物质积累,出油率高。为花生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使其不落叶不早衰、活秆成熟,饱果多产量高。此期管理要点:

1.如果此时雨水过多而排水不良,引起早衰,饱果率降低和土壤空气窒息而发生烂果病,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淹。

2.由于湿度较大,温度适宜,易造成叶部病害快速发生。此时叶部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对花生的产量至关重要。

3.花生结荚饱果期浇水更关键,尤其是比较干旱的年份,像2019 年部分地区在饱果期连续多天的干旱,有的地块甚至绝收。很多人犹豫:浇还是不浇?回答是肯定的,一定要浇。浇水需要注意:一是避开中午高温、光照比较强的时间;二是水不要太大,达到润荚的目的;三是浇水之后及时喷施钾肥,可有效缓解花生干旱。

4.花生结荚饱果期植保管理。此阶段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但对养分的需要并没有减少,因此除了保叶,也要叶面喷施营养液,防止花生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建议叶面增喷磷酸二氢钾,特别强调必须用优质钾肥,且用量要足。此阶段花生要喷施第3 遍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用药,主要作用是防治叶斑病,保茎叶,使花生不早衰,活秆成熟。同时提高免疫力,增加花生的饱满度,提高花生产量。喷洒第3 遍药之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和田间表现,间隔10~15 d,再喷洒1 遍营养杀菌剂,可以采取“钾肥+杀菌剂”,以防止后期因天气造成的早衰或者营养不足。

(四)适时收获

成熟花生茎叶生长基本停止,顶部2~3 片复叶明显变小,茎叶转黄,中下部叶逐渐枯黄脱落,叶片的睡眠运动基本消失。大多数荚果果壳变硬变薄,网纹明显。种子充实饱满,种皮呈现品种固有色泽,皮薄光润,并达到该品种全生育期的天数。因此,花生茎叶不衰落,又不影响下茬耕种,尽可能延长生长期。

猜你喜欢
花针苗期开花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小雏菊(外一章)
今夜的母亲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春雨
词语开花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屁股开花
不同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