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差处理中台阶与水景的交接关系与优化策略

2022-03-14 06:34孙鹏飞
现代园艺 2022年4期
关键词:砾石挡墙水景

孙鹏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长宁 20000)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项目基址存在很大的高差,这对于设计师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优秀的高差处理能营造丰富出彩的竖向景观,能极大地提升项目的品质与吸引力。同样,在景观设计的高差处理中,也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有通行功能或参与性活动与观赏功能相结合的情况下,高差设计中的交界面处理尤为重要。常见景观处理形式即通行功能的台阶与观赏功能的水景两者相结合,通过对两者交接方式的总结和归纳,根据实际项目不同的功能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更加快捷地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发挥相应的实际作用,减少设计过程中的弯路。

1 台阶与水景同时存在的条件

1.1 台阶的存在

台阶在景观中的基本作用是解决场地竖向高差,相对于坡道处理,台阶更能节省空间,还可以引导人群视线和流向,有拾级而上、步步高升的寓意。其存在形式往往有很多种,可作为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的过渡[1],这时台阶以通行功能为主,可以给人心理上某种暗示,提醒新的、不同的景观空间的到来。这种情况下,往往台阶只做简单的处理,周围绿化包裹,与地形植物相结合,作为简单的过渡空间;可与广场相结合,在满足通行的需求下,还能作为人们临时休息的小场所、观影平台等;台阶自身可作为主景,台阶具有形式美、韵律美和光影美等美感特征[2],在景观中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将其作为主景时也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独立存在或结合草坪、水景、树池等,都可以打造丰富的观赏性或可参与性景观。

1.2 水景的存在

景观设计中,水景是最能产生景观效果的元素,动时欢快,给人愉悦;静时优雅,令人平静[3]。叠水或跌水,在景观设计中作为动景应用广泛,人是有亲水性的,无论是可参与性或不可参与性的,都能成为吸人眼球的焦点景观,可作为主要空间正面对景,也可作为单侧主景,还可作为过渡空间两侧配景,在解决高差的同时,还能营造独特的竖向景观(这里只将竖向的叠水或跌水作为研究对象)。

1.3 台阶与水景相结合

在营造景观空间时,既要满足观赏功能需求,又要满足通行功能需求,还要解决竖向高差问题,人们通常会将水景元素与台阶元素两者一起考虑,将两者结合设计。台阶与水景的结合可分为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直接结合是指台阶与水景直接相接,两者之间无高出来的构筑物阻挡(见图1);间接结合是指台阶与水景之间有其他景观元素如树池、挡墙遮挡见(图2、图3)。

图2 台阶与水景种植阻挡(HWA 方利建摄)

图3 台阶与水景挡墙阻挡(SED 新西林景观国际摄)

2 台阶与水景交接时会产生的问题

叠水或跌水形式的水景景观,利用高差做层级阶梯式水景,水体从地势高处叠落至地势低的地方,形成一种人工瀑布式的水景景观,可有多级叠水。叠水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水量过小,叠水形成不了叠面、叠水断层、局部有叠水和叠水不完整等多种况;为了形成完整的跌水面,往往水量过大,水花四溅、溅湿台阶以及长期受潮带来的硬质面返碱等问题。台阶与水景交接时,主要问题在于水景与台阶的防水处理,也就是水景的收水处理,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减小后期水景对台阶的不利影响,保证场地空间的通行和观赏效果。针对台阶与水景不同的交接方式,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法。

3 台阶与水景的交接形式与特点

3.1 直接交接

台阶与水景之间没有明显的构筑阻隔,台阶高于水景,水景直接接到台阶侧面,整体效果上界面较为统一,水景跟随台阶的阶梯状进行跌水,同时水景面低于台阶,减少或消除水体对台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 种情况:

3.1.1 台阶侧面与水景硬质直接交接。在保持每层台阶标高高于对应两侧水景标高的前提下,水景总体坡度与台阶一致。水景与台阶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用于相对较小的空间,与台阶相统一的水景,可增加台阶与水景结合形成的景观面,配合高差,具有很强烈的仪式感。台阶仿佛立于水面之上,轻若飞虹。水景可根据台阶创造各种形式的水景变化,通过各层小的高差表达细腻的水流变化,同时直接交接的方式亲水性很强,可与参与性活动相结合。台阶与水景都可作为空间的主角,甚至可在台阶和水底材质上做区分凸显台阶(见图4)。

图4 台阶与水景直接交接(澜道佑澜景观摄)

3.1.2 台阶侧面与水景之间留有排水沟。水景满后溢出,往下层跌落,侧面与台阶处设置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排水沟或者台阶(低于通行功能的台阶),可直接排水,台阶与水景整体性较强,也可解决排水问题,减少水体对台阶的负面影响,水景也可做丰富的变化,根据水底高度和材料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见图5)。

图5 台阶与水景中间预留排水沟(四川蓝海环境发展摄)

3.1.2 台阶侧面与水景之间通过砾石或卵石沟连接。在台阶与水景之间设置砾石,通过在砾石下面设置排水,处理水景排水问题。在效果上增加砾石元素,立面上台阶与水景整体性也能保持统一,能更好应对水景与台阶的变化(见图6)。

图6 台阶与水景中间设置砾石沟(DDON 笛东景观)

台阶侧面与水景直接交接应用广泛,且后期管理较为简单,也最为实用,在台阶宽度有变化或无变化的时候,水景都可以做丰富的变化,在冬季无水的情况下,也具备整体观赏性,不显突兀,特别适用于北方城市;留排水沟的做法,多用于台阶宽度一致且横向上无多余变化的情况下,在台阶参差不齐时,水体容易溅出至台阶,影响效果和后期管理;通过砾石或卵石沟连接台阶水景,可根据台阶做不同的对应,方法灵活,能根据水景和台阶参差不齐的变化而变化,相应的砾石或卵石沟做好排水,否则水体侵蚀台阶,影响效果和后期管理与维护。

3.2 间接交接

台阶与水景之间有较为明显的景观阻挡,也是台阶与水景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台阶水景的整体性,但同时也减少了水景对台阶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2 种情况:

3.2.1 台阶与水景通过挡墙相接。这种形式能很好地将水景与台阶隔开,挡墙做好防水处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体对台阶的侵蚀。水景与台阶相对独立,在整体竖向上水景与台阶相统一,在立面效果上台阶与水景会呈现分割的状态,相对于直接交接整体性减少,水景可做多种变化,直角跌水、分级跌水、抬高跌水、水景中放置园林小品等,水景成为主要景观观景点,台阶往往作为配景。这种处理方法多用于空间较充足,凸显水景的主导地位(见图7、图8)。

图7 台阶与水景通过挡墙阻隔(福建中景设计院摄)

图8 台阶与水景通过挡墙阻隔(作者自摄)

3.2.2 台阶与水景通过种植池相接。这种形式侧面来说,也是通过实体挡墙将水景与台阶隔开,更加减少了与台阶之间的联系,水景对台阶的影响更小。两者关系更加独立,总体竖向上两者保持大的统一,水景、种植与台阶三者组合连接,这种情况下主要观景对象大多是水景与种植的相互组合,台阶更趋向附属地位,起到通行过渡的功能。整体空间更为宽广,立面更为开阔,在空间尺度比较大的时候应用,或在需要水景作主题景观又需要满足附属的通行功能时应用(见图9)。

图9 台阶与挡墙通过种植分隔(JAW 捷奥国际摄)

台阶与水景中间设置挡墙,可减少水体的负面作用,也有一定的安全作用,水景可做丰富的变化,但是会缺少与台阶的互动性,整体性稍有削减;台阶与水景之间通过种植池连接的,会大大减少台阶与水景的联系,缺少整体性,使得台阶处于边缘化,减小其观赏功能。

4 台阶与水景不同交接形式的利与弊

台阶与水景直接交接的情况下,景观整体性与统一性较强、亲水性较强,能更好地观赏水景或接触水景。台阶与水景能组成大的观赏面,特别是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使用优势,可突出水景也可突出台阶,选择性较多。但由于直接的交接使得交界面易被水体侵蚀,容易产生台阶浸湿,长期导致返碱,影响景观效果,后期管理麻烦。在直接交接的3 种形式中,前2种发生的几率小,设计时注意拉开台阶与水景的高度,设置水景注意控制跌水水量;第3 种情况,设置砾石或卵石沟,在于参差不齐台阶相接时,容易导致水体浸到台阶,特别是在砾石或卵石沟排水不顺畅时(见图10),是在实际项目应用中出现的反面教材,水体浸湿台阶,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在跌水面开槽处理,使水体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减少水往台阶侧面流出的趋势。较强的亲水性要注意安全防护,在亲水的位置需设置警示牌。

台阶与水景间接交接的情况下,可突出主体水景,台阶作为辅助观赏景观,起主要通行作用,整体景观主次分明,能更好地突出想要表达的主体,水体侵蚀问题也会大幅度下降;做好挡墙和种植池的防水措施,注意控制好水体流量,就能很好地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在景观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台阶、种植和水景三者的结合也能产生很好的景观效果。相对于直接交接,也更加具有安全性,减少小朋友戏水带来的负面不利因素。

图10 水体浸染台阶(作者自摄)

5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台阶景观与水景景观都是能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特色景观,两者的结合,更能丰富立面、创造空间,打造有效的动态空间,可观赏、可参与,增加空间的功能性,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广泛,两者的冲撞在所难免,景观交界面的处理是景观设计的一大难题,处理好台阶与水景交界面的问题,对于实际项目应用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类型台阶与水景交接分析,了解到交接方式的多样,针对各个方式的应用所呈现出来的景观效果,景观设计师可以适当应用,而在面对不同交接方式的效果,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时,也会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避免这些后期问题的发生。

台阶与水景独立而统一,专项上独立,形式上统一,交界面的合理过渡是完善景观整体性的必然过程。通过场地空间大小、需求主体表达,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更加高效的设计合适场地的竖向景观。通过台阶与水景交接这一细节的探究,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砾石挡墙水景
天音水景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挡墙平动模式下邻近长-短桩复合地基基坑土压力试验研究*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浅析下穿通道挡墙模板设计与施工技术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加固高速病害挡墙的应用研究
砾石聚合物仿石艺术地坪施工技术
吟红玛瑙
试论规划景观设计中水景元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