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和伟大建党精神指引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022-03-14 02:19刘德仓
中国军转民 2022年23期
关键词:长征路学史党史

刘德仓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确提出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个要求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促人警醒、催人奋进,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动员令,更是我们学习党史的目标要求和意义所在,我们要深刻领悟努力践行,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

一、坚持学史明理有助于弄通走好新长征路的指导思想

学史明理就是要从根本上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感悟真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总的来说,就是“三次飞跃”和“两个结合”。

“三次飞跃”其实是一次历史性飞跃和两次新的飞跃。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实现了两次新的飞跃。

“两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摆脱教条的束缚,经过苦苦的实践探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后来,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管用为目的,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具体实际,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

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5000 多年来积淀在中华民族生命和血液中的中国情感、中国意志、中国思维,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文化的精、气、神。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通的,反过来也正是绵延5000 多年的文化精神,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自己的思想。

二、坚持学史增信有助于凝聚走好新长征路的精神力量

学史增信,就是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启迪智慧、坚定信念。“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增信的动力源泉。

近代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完成了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在赢得国家独立的同时,实现了人民解放,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准备了主体力量、奠定了政权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人便开始谋划国家的现代化,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逐步建立了我国制度的基本框架,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目标定位更为明确和清晰。党的十三大报告开始使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界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3]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是党成立起就有的,这就紧密地把党与伟大复兴连在了一起。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开启了全方位的开放,生产力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奔向全面小康,等等,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摆上了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总任务,并进一步强调“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便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通俗表达。[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的制度架构已经建立。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增长,民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明显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三、坚持学史崇德有助于守护走好新长征路的动力之源

学史崇德,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砥砺品格、培根铸魂。在一百年的非凡历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是这一谱系的源头。四个方面32 个字,浓缩了百年奋斗,揭示了历史真谛。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实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4]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为了实现伟大目标、理想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体现为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奋勇拼搏、不怕牺牲等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4]

四、坚持学史力行有助于创造走好新长征路的实现路径

学史力行,就要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鼓舞斗志、推动发展。在实际当中就是要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习党史最终要用于指导实践,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

党百年的奋斗史可谓是波澜壮阔。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建党建国经验。不仅在一个落后的“一穷二白”的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举在了世界上,而且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用比较大的篇幅分领域从13 个方面,深刻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从十个方面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将百年精华浓缩为十条。即“十个坚持”,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还会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有无数的“雪山”“草地”要过,我们就必须以史为鉴,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断提高能力水平,走好新的长征路。

猜你喜欢
长征路学史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回望长征路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追忆长征路
党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