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传承与弘扬

2022-03-14 06:29孙詹林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陶艺陶瓷思政

孙詹林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山东青岛 266041

高校思政教学对于指导学生正确了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理念有着重大作用。将我国的优良传统陶瓷文化和高校思政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能够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1]。思政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要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在向高质量发展,为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与教育制度比较传统,因此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面临的一个难点。文章从传统的陶瓷文化入手,论述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

1 陶瓷文化在思政教学中的创新

1.1 提升高校思政育人能力

把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大学的政治思维理论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既能发挥中国陶瓷文化的特色,也能带动现代大学生的理论思维与政治素质的提高。瓷器文化是人类数千年来的历史积累,结合了陶瓷原料、精细配比、生产制度等,并结合了古人的行为、文化、思维等的历史内涵,反映了瓷器文化的地域特点、时代背景、时代特征、文化风格、工艺水平、美学思维等众多方面。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类型都有其自身的时代特色,应针对国情,发挥“千年瓷都”的历史内涵,全面发掘瓷器文化的历史优势,将人文知识、民俗风情、朝代文化等纳入思政教学内容中,提高中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传播瓷器文化内涵,并在思想上引导其育己。

1.2 挖掘陶瓷文化内涵

把陶瓷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发掘陶瓷文化的内涵,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陶器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不是一蹴而就的[2]。在以手工艺为主的陶瓷艺术创作中,一件完美的陶瓷作品,从原材料的选择、配料的选择、成型的方法、精确的干燥、烘焙等各个环节的创新,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虽然过程艰难,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经过了几十代人的努力。其中,“泥火画”是一门不断革新的艺术,也是人们在不断地尝试下呈现出来的。

1.3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将传统陶瓷文化和高校思政教学结合起来,既能充分反映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培养学生的高雅人格。不同的时期,陶器显示了不同的人文内容,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在陶瓷中反映出儒、佛、道三教的思想特点,既反映了“真”、“善”、“美”的思想品德,也反映了“福”、“禄”、“寿”等价值标准,不同的文化精华,也反映出人类截然不同的气节与作风。我国历来并不缺乏“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能屈”“不戚戚于贫贱”“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伟大人物精神品格,而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对人类的思想、行为、生存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作用。

1.4 创新思政教学模式

将传统陶瓷文化教育活动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将有助于学校创新的思政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推动我校本科生的思想、人格和身体观念的真正建立。学校以“以德树人”为根本,以“教书育人”为核心。认识陶瓷的发展历程,就是置身于陶瓷的环境之中,感受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从兴趣到爱好,从爱好到传承,在认知中感悟道德;艺术作品结构的简单繁复,是思想的锤炼,是对完美人性的鞭策,是对美的赞扬,是高尚的品德;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凝结着陶艺名师们毕生的心血,把陶瓷人文的内容融合在艺术精神追求之中,由此加强了学生的中华民族荣誉感,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建立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1.5 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以思政课为载体,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民族自豪感;陶瓷文化要发展文化,就必须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不断地进行本土特色的创新。以陶器文化为平台,做好思想理论教学;选择盛产陶瓷的区域建设陶瓷文化基地,让人们观赏和了解。教学思政治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贯彻于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全过程中,是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环节。其中,在职教师应有意识、有准备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把同陶瓷文化建设有关的思想政治和工作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引导进无声的教学中,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递和发展。

2 陶瓷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传承与弘扬

在以往的高校专业思政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乏味,造成广大的学习者对它没有兴趣,若不能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陶瓷文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1 实现高校思政课程与陶瓷文化资源的整合

在教育实践操作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的一个有效方法,而音乐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的有效方法。因此,高校既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开设陶瓷文化课程,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从实践中培养陶瓷文化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应聘时邀请了具有丰富陶瓷文化背景的老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把传统思想政治、陶瓷人文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技能,让学习者形成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达到主动教学。因此,在课堂里,老师们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将中国陶器的流派、技术特点等教学内容,用精彩的插图来介绍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让学生认识中国陶瓷文明,并感受我国文化传统和近代科学思想的丰厚内容,从而提升教育的质量。

2.2 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陶瓷文化资源的整合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外文化为核心,以学校为核心、以教师为核心的集体文化。所以,在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建设资料的同时,也应该使之和学校的历史人文内涵相结合,既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也能够传承和弘扬学校优良的历史陶瓷文化,进而建立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学校文化。因此,在高校的文化建设工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需求,对陶瓷的文化加以二次创造,通过的设计、板报的形态呈现于课堂之中。陶瓷文化的崛起,使高校的传统观念得到了升华,进而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的传播,增强了高校的文化软实力。

2.3 开展地方高校思政教育基地的建设

我国陶瓷史是我国发展史的一次活生生的体现,是我国的民族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是人类最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有机地结合,可是许多学生却仍然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使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在这些情形下,能够通过建立中国瓷器博物馆、陶艺产业基地、中国瓷器窑址、陶艺工厂等,将成为中国高校文化产业软能力建设的重点体现,对中国高校企业和学校都更加重要。在实际的整个流程中,要强化德育基地的建设。

2.4 将传统陶瓷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的文化气氛在培养学生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传统的陶瓷文化精髓,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间接地推动了大学生的思想与理想的养成。首先,通过举办以陶艺传承人文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厚的学校课外活动,把传统的陶艺文化教育和思政文化教育相结合,让学子在体验陶艺传承历史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我校还举办“陶瓷达人”大赛,采用知识性、有趣、灵活性等多种形式,采用层层问题、层层筛选的方法,评选出“陶瓷达人”。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多次的学校形象大使比赛,并在比赛期间举办了以中国陶瓷文化为题材的演讲,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对传统陶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充分发挥好他们的带头作用。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大学生的欢迎,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通过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运用于实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学生社团中要坚持以诗为本,以教为本,以文为本的诵读活动,并大力推广传承传统陶瓷文化,以此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教育,提升人文自信。

2.5 引入互联网技术

在我国互联网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就要顺应时代潮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当今社会,互联网已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新媒介和传统的陶艺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大学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进行广泛的传播和展示,借助现代网络媒介,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陶艺文化。同时,可以利用各种微视频、微活动、微电影等形式来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陶瓷文化,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影响。

3 结语

推广陶瓷文化,将陶瓷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中,以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以弘扬陶瓷文化精神为宗旨,将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传授到课堂上。挖掘陶艺人文的基因,挖掘陶艺文化的发展新途径,让陶器等艺术作品在课堂上展现其内涵,增强教学与课堂之间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趣味,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陶艺陶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