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分析

2022-03-14 10:59邢治中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战略金融绿色

邢治中

(中共陇西县委党校,甘肃定西 748100)

0 引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以“五个振兴”为目标,制定了清晰明确的乡村振兴任务和路线图。从中可以看出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建设与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健康和谐共处,构建新型生态环境面貌。而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因而,两者有高度的关联性。绿色金融可以为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双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绿色金融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1 加大绿色金融发展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要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是基础。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发展比较缓慢,农业经济基础依然比较薄弱,生产方式也比较简单粗犷,发展理念陈旧,产业价值链并不完整,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变到“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题中之意。乡村经济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推动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绿色金融可以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有利于推进农业技术、绿色养殖产业、加工业等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多元化发展,其对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

1.2 有利于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纳入了我国经济社会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绿色发展也就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最亮丽的底色。2021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因而,乡村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乡村走绿色发展之路,着重点就在于发展绿色产业,开展乡村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以及农村生态网建设等项目,而这些乡村振兴项目属于公共产品,存在投资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且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不符合传统金融服务要求。而绿色金融最显著的特点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领域的金融投资活动,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载体。随着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成为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变革和能源结构变革,促进乡村走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

1.3 有利于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将各种要素有效组合在一起发挥最大效能,如人才、土地以及资金等结合。其中,人才是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些年由于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留在农村的一般都是老人和小孩,因此,人力资源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随着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大了人才与创业资金扶持,逐步增强了金融服务整体质量与综合效益,定期开展相应的专项培训,为人才创业就业提供条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也为广大乡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而激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推动当地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2]。

2 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2.1 绿色发展观念需进一步提升

就现状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依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资源配置契合度不高,虽然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全面落实,部分银行也将该发展理念与其战略发展相结合,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促使其协调发展。但就整体而言,银行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理念有待提升,且相关配套体系与操作流程也有待完善,大部分的绿色金融发展机构相应的专业人才人数有限,专业能力有待加强,绿色信贷管理和传统信贷管理理念相矛盾。很多情况下,“绿色”理念只是一种符号,依然存在着绿色权益价值无法认定,公益绿色项目无法全面有效落实等诸多问题,也让乡村绿色金融发展受到一定阻碍[3]。

2.2 缺乏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确保“三农”资金的全面投入,从而对当前金融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调整,金融部门也提出一系列措施,推进金融资源配置的全面落实,并将其纳入整体战略方针部署过程中。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手段,尽可能地满足乡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当前阶段,传统金融体系及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对于各项资源配置的综合需求,导致金融的真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离不开顶层设计,其主要体现在绿色金融改革试验田方面,地方上在推进绿色金融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有关部门所制定的计划方针与绿色金融及乡村振兴战略之间无法实现真正的有效衔接[4]。

2.3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绿色金融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强的外部效应,但是受到影响以及获取利益的社会公众并不能为其支付费用,这样很容易造成绿色项目外部性无法完全的内生化。部分缺乏吸引力,或者整体收益较低,存在一定风险的绿色项目,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适度干预,在政策方面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激励机制,建立专业的绿色金融机构,从而促进绿色金融业务的全面开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支持。当前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便是金融管理部门未制定健全的政策支持,也未出台针对绿色贷款及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相关的补贴政策,税收政策优惠不完善,激励制度欠缺,导致绿色金融不能有效落实,政府相关部门也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5]。

2.4 环保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当前,绿色产品认证与环保信息披露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绿色农产品以及绿色项目认证体系、环保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共享机制。当前阶段,我国绿色产品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认证的方式及种类复杂多样化[6]。社会层面对于绿色产品的认知度也比较低,一般情况下,绿色项目或产品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认证,但是评估机构本身可能会在人员素质、机构资质以及专业经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导致部分评估机构忽视了以环境效益为主的综合评价认证。其次,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问题也比较突出,乡村地区在开展绿色金融过程中,精准辨认绿色产业、项目是非常关键的[7]。但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对企业与项目环境信息指标并未做到强制性的披露,制度也不完善,未重视监督环境当中的二氧化碳及废水含量,尤其是乡村地区,情况愈加严重,造成金融机构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与项目的发展状况。最后,环保信息共享机制也并不健全。就目前我国关于违法违规信息披露相关调查可知,主要问题为信息披露不及时或不完整。项目最初环保评估信息不完善,相关信息数据无法做到及时录入到相应的系统平台中,各级部门无法准确获取和录入违规信息,各大银行机构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企业的环保信息状况,如与相关部门沟通,在网上查阅资料等,这个过程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3 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抓住关键领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在“双碳”背景下,对于绿色金融的整体需求在不断增加。为了推进绿色金融的全面落实,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要抓住关键点,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从而确保绿色金融能够全面覆盖到整个乡村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性,大多数体现在发展迫切性、公共服务属性等多个方面,为了切实改变当前的差异,应当充分考虑到绿色金融资源现状,针对实际情况,将金融资源全面分类与有效整合,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绿色金融的全面开展,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制定切实可靠的战略方针,从重难点入手,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是大力推进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其次是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以生态振兴为基础,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再者是全面推进人才振兴,储备优秀的人才资源,加大对人才的专项培养投资,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要以这些为重点,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与绿色发展,乡村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也为高质量人才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切实做好顶层战略设计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环节,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使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就需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将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融合在一起,逐步完善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对各项机制、配套政策等进行全面统筹规划、正确引导,从而为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3 加强政策合理引导

首先,应当制定科学的绿色金融标准,优化和完善绿色信贷相关标准,以行业标准为基础,与之形成相互联系,确保绿色金融数据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提取数据、分析与统计数据。有关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战略方向,确保绿色金融政策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能够相互协调配合,明确相关约束机制。政府方面还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创新活动,在税收、财政方面提供支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绿色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绿色信贷管理模式,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3.4 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确保多方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同步发展。从政府保障层面来看,首先应当不断强化政府部门的保障作用,逐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优惠扶持力度,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全面落实与发展,加强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化,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投资者的积极性。金融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以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参考,通过设立网点、开展新业务以及监管评价等多个方面开展有关活动,为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动力。

3.5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

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发展模式相比较,在人力与时间成本方面投入更多,同时还会涉及绿色定义、识别以及认证等诸多环节。为了促使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整体效果更为明显,要高度重视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全面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如大数据、物联网的普及也为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将其充分融入绿色金融体系当中,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可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绿色项目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存储与筛选、综合分析与利用,为绿色金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 结语

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是当前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环节。充分认识绿色金融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价值,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出应对方案,抓住关键领域,加强政策引导,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金融科技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推进绿色金融的稳定发展,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战略金融绿色
绿色低碳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战略
战略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