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海昏侯服饰艺术考

2022-03-14 11:17吴永红熊志鹏田雨欣
地方文化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刘贺海昏侯服饰

吴永红,熊志鹏,田雨欣

(1,2,3.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南昌 江西,330031)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侯国遗址。但因此地曾被鄱阳湖水淹没以及盗墓的破坏,海昏侯刘贺墓中的纺织物尽数被毁坏。目前,汉代海昏侯的服饰艺术并无形成专门的研究文献,其服饰多见于历史考古资料和文学作品中的一般描述。本文研究海昏侯刘贺所着的服饰,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海昏侯文化的认知。

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纺织品几乎为零。西汉时期在“事死如生”的观念下,王侯陵墓的随葬品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不乏珍稀、精美之物,成为墓主人生前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识①白云翔:《西汉王侯陵墓考古视野下海昏侯刘贺墓的观察》,《南方文物》2016年第3期。。从出土的漆盒内签牌上记录的衣物种类和数量来看,海昏侯对衣着很讲究,而出土较多的玉配饰以及三子奁扣银边装饰的化妆盒,又印证了他如当时的贵族一样注重服装的配饰和容貌。本文主要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相关壁画及画像,结合汉代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的遗址公园实地调研等形式进行综合考证,对缺失的衣装部分参照同时期类似身份人物的衣着,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推测来确定。

一、汉代海昏侯服饰的规制

海昏侯刘贺身份特殊,为汉武帝之孙,在世三十多年间曾历经昌邑王、皇帝、庶人、海昏侯四种身份的转变,其所着服饰应该遵循当时相应身份的服饰规制。

(一)汉代等级制度概况

西汉时期,自刘邦建国以来,实行十分明确的等级制度,在其一统天下之后,先是分封了八位异姓诸侯王,之后又将这些异姓王逐个消灭,将刘姓宗室子弟划分为王。在汉高祖刘邦离世之后,继任的汉代皇帝多次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西汉初期,代表等级的爵位大致分为二十等级,可划分为贵族爵、官爵、民爵三种类型,有王侯、卿、大夫、士这几个层次,分封于各地的刘氏宗室诸侯王属于贵族爵的王侯层次,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具体称谓为南藩海昏侯,其爵位可由后代进行承袭。据历史资料记载,从西汉到东汉,南藩海昏侯这一爵位共传四代,第一代海昏侯为刘贺①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二十等爵制》,《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二)汉代及海昏侯的服饰规制

《后汉书·舆服志》中有记载:“......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②范晔:《后汉书》志29《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40页。由此可见,汉代服饰遵循着严格的服饰规制,在服饰制度上对秦朝进行了有序的传承,王侯的服饰因其地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汉代初期,汉高祖创制了长冠,“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冠制也。”②王需要头戴长冠,外着玄色单衣、内穿绛缘领袖中衣参加祭祀活动,每个季节身穿青、赤、黄、白、皁时色的皁缘领袖中衣。侯则需要在祭祀时头戴远游冠,外着素长袍,内穿绛缘领袖中衣,不同季节身穿青、赤、黄、白、皁时色的皁缘领袖中衣③徐蕊:《汉代服饰基本形式的考古学观察》,《博物院》2019年第1期。。到了海昏侯刘贺时期,离汉高祖创制的长冠制度已有140余年,其身着服饰较之以往更为丰富且规整,除了在祭祀时外着素长袍,内穿绛缘领袖中衣之外,还会束鞶带、绛袴、袜,在每个季节中五时色的皁缘领袖中衣上佩戴绶带,其颜色分为赤、黄、缥、绀。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公元前74年,刘贺在主持汉昭帝的葬礼时,穿着异常华贵,在其印玺上还系上了彩色丝带,这种服饰被称作玺绶,这在当时彰显出刘贺身份地位的不同,显示其在当时拥有较高的地位,掌握着较大的权力。而当刘贺回到故地昌邑之后,其身份地位大不如前,此时的他仅仅是一个庶民,身着当时普通平民所穿的大绔和短衣。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由此可见,随着汉朝服饰规制的趋于完整,海昏侯作为当时的贵族阶层,其身穿的服饰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其种类和式样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从刘贺在贵族时期和平民时期身着的不同服饰来看,也充分体现出汉代阶级等级制度较为严格。

二、汉代海昏侯服饰艺术考证

服饰是指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配饰等等。根据放在漆盒与衣笥中的签牌记载以及出土的玉佩饰品,海昏侯刘贺服饰应当包含其穿着的服装、佩戴的帽子和饰品,其服饰主要有以下几种④王金中:《管窥汉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https://www.sohu.com/a/120872809_119778。。

(一)服装

1、丸制上衣

在海昏侯墓葬出土文物的签牌上(见图1),清晰地记载着“絮丸上衣五,丝丸上衣十,涓(绢)丸上衣四,緀(qi)丸上衣二”等字样,这就说明汉代海昏侯生前身着的衣服当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纨制上衣,“丸”同“纨”,指白色细绢,是细密而洁白的薄绸(见图2)。《急就篇》是成书于西汉后期的一部字书,颜师古是隋唐时期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他在《急就篇》中注释:“绢,生白缯,似缣而疏者。”也就是说,绢是由生丝制成的平纹织物,绢在古代的使用比较普遍。

图1 海昏侯墓出土的签牌①王金中:《管窥汉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https://www.sohu.com/a/120872809_119778。

图2 海昏侯着丸制上衣(自绘)

絮丸上衣面料以丝絮为主,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丝绵,通常为白色,整件上衣质地较为轻盈,重量往往在二两之内。丝丸上衣面料为缫丝,这种丝织品质地较为柔软,密度较为紧实,通体白色透亮,品质卓越,为汉代贵族的专用纺织品。涓丸上衣颜色淡黄,线条以平纹为主,主要成分为生丝,密度略高于纱。緀丸上衣也被称为织贝或是贝锦,这种类型的上衣花纹较为错杂,花纹通常呈现出贝壳状,将其进行适度的打磨和抛光之后绣到锦上,使衣物呈现出如贝壳般的光彩,将颜色烘托得更为绚丽。

2、绛练袚袍

海昏侯墓的签牌上还写着“绛练袚袍一”。“绛”指深红色,“绛练”是指把白色的丝练染成红色的丝。《墨子·公孟篇》说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袚)袍”,说明西汉时期这种衣服已经流行了几百年②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编著:《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说文·韦部》释:“韨也,所以蔽前”,“袚”同“韨”,指蔽膝,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其形制类似现在的围裙,但稍窄,拴到大带上,能够遮蔽到膝部。“袍”指中间填充丝绵,可在寒冬时节用作御寒之用,其长度较长,能够完全遮盖膝盖,穿着时需要掀起前襟,左边遮盖住右边,称为右衽。袚缝制在袍的右边,与袍成为一体,刚好被左边的前襟遮住。

袚袍是汉代贵族阶级的重要衣物之一。海昏侯刘贺墓葬中的绛练袚袍(见图3)颜色深红,符合海昏侯刘贺在位时的阶层特征。

图3 海昏侯刘贺着绛练袚袍(自绘)

3、细练复绔

“细练”是指用最好的丝练制作,“练”作为动词是指把丝麻或布帛煮得柔软洁白,作为名词是指白色的熟绢。“复绔”就是现今所称的厚裤子,或者是絮进丝绵、麻的夹裤,是冬天的服装。

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只有身份尊贵的贵族才能用细练来做衣物。海昏侯刘贺墓中签牌明确记录着“细练复绔一两”的字样,其中“一两”并不表示重量,而是表示一双,也就是指两个裤筒。明代刘绩的《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徧又金陵。”其中的一两就是指一双。西汉时的裤子没有裤腰和裤裆,只有两个裤筒,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中就有记载:“袴,跨也。两股(大腿)各跨别也。”这种衣物通常呈白色,只需将其套在胫上,上面用带子系住即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称:“绔,胫衣也。”所以也被称为胫衣。为了遮羞,古人在绔的外面,往往穿一条类似腰裙的服饰,称作裳。海昏侯刘贺作为贵族自然也会在绔的外面搭配这类服饰,或以深深蔽体的深衣这样的形制来遮盖住绔。

据史料记载,刘贺回到昌邑当庶民时,山阳太守张敞看到他“衣短衣大绔”,《说文解字》所说:“上曰衣,下曰裳。”也就是穿着极普通的短衣和大绔,犹如图4的形象。

图4 汉代着绔的人物形象

(四)筒布褑袜

在汉代初期,我国人民不仅对贮麻的种植十分精通,而且还掌握了与之相关的各类加工技术,与当时的棉织品相比,贮麻制品更是受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欢迎。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签牌中就出现了“筒布褑袜一两”的字样,这一服饰构成了其日常服饰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筒布褑袜外观呈白色,由柔软的贮麻织成,一般无需进行漂白,质地较为柔软,穿着脚感并不粗糙,其形制类似图5中的夹袜,此夹袜为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属短统夹绢袜,袜口有二带,可以系缚足部。

图5 夹袜①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

“筒布”是一种麻织物,比丝织品略显粗糙。“袜”也叫“足衣”,是穿在脚(或足)上的,位于人体的末端。“褑”字同“褤”字,是指两条相交的带子,也称为佩衿或佩绞。因此,“褑袜”是指有带子系住的袜子。“一两”同样也是是袜子的两只也即一双,不是重量单位。古人的袜子最初是一种简易的包裹足部的形制,用鞣制加工的兽皮制成,后来用麻布、丝绢,再后来才制成专门的袜子,上面用带子系牢。西汉时期纺织缝纫的袜子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成为一种日常穿戴的必需品。

(二)头冠

古人对冠尤为重视,冠带有极强的礼仪性。《礼记·冠仪》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左传》里记载,孔子的门生子路在卫国战死之时曾说:“君子死,而冠不免”。汉朝对戴冠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的冠。

1、长冠

《后汉书·舆服志下》:“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史记·高祖本记》:“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至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长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长冠是汉高祖刘邦所创,故称刘氏冠,因以竹皮材料所制,也称竹皮冠、竹叶冠,形似鹊尾,后专为爵位公乘以上人员祭祀时所戴,故又称斋冠(见图6)。颜师古注:“公乘,第八爵也。”故而以海昏侯贵族爵位的身份是可以佩戴长冠的。

图6 长冠

2、远游冠

《后汉书·舆服志下》:“远游冠,制如通天,有展筩横之於前,无山述,诸王所服也。”筩同筒。刘贺曾为第二代昌邑王,作为诸侯王也可以戴远游冠(图7)。《续汉志》说:“古者,有冠无帻”,这里说的古包含西汉。西汉出现的玉雕、空心砖和壁画中出现的戴冠者都没有帻,他们的冠是一种捲持发的用具,如进贤冠②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远游冠和皇帝戴的通天冠(图8)一样都是从进贤冠的形制演变而来的,故也为一种无帻的冠,其状如山,但与通天冠不同,是没有山述的。

图7 远游冠

图8 通天冠

3、漆纱大冠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损坏严重的漆纱残片,据考古分析,从它的原始出土位置来看,确知是墓主人下葬时实际佩戴的漆纱冠,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处墓主人佩戴漆纱冠以及唯一一处汉代列侯级高级贵族佩戴漆纱冠的实证。在漆纱残片中还发现了冠耳,由于目前所见的漆纱冠中只有“大冠”这一冠形是存在冠耳的,遂可推测此冠形为大冠,进而改变了以前对只有武官才能佩戴漆纱武冠(也称漆纱大冠)的认知。《汉书·武五子昌邑王传》载“故王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痿,行步不便。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渴”,东汉经学家服虔注释:“武冠也,或曰赵惠文王所服,故曰惠文。”①(汉)班固:《汉书》,二十四史点校精装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从这些文献记载中既可得知刘贺的身材长相,也可说明刘贺生前的确佩戴漆纱大冠。

这些漆纱一般内部由高等级的桑蚕丝或麻编织而成,外部髹大漆,其组织结构并非常见的梭织物结构,而是典型的斜编纂组结构,因而漆纱冠轻薄、透气、可塑性强②王丹、李则斌:《大云山汉墓出土漆纱研究兼论楚系漆纱冠》,《东南文化》2017年第4期。(图9-12)。

图9 海昏侯墓漆纱残片③ 王丹、杨军:《从海昏侯墓出土漆纱残片小议西汉之大冠》,《南方文物》2019年第7期。

图10 漆纱组织图③

图11 马王堆出土漆纱帽(湖南省博物馆)

图12 海昏侯戴漆纱帽图(自绘)

(三)佩饰

在海昏侯刘贺的棺椁内,保存着上好的精美的服饰品,包括大型佩饰,如玉带钩、韘形玉佩、舞人玉佩、双龙首玉珩、玉环等;小型佩饰,如龙形玉佩、凤鸟形玉佩、玉觿、玉刀、水晶珠、玛瑙珠等。本文就代表性的大型佩饰作一阐述。

1、玉带钩

西汉时期盛行佩戴饰物,作为系挂着饰物的带钩这个小小的物件也成了人们追求身份的象征。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的《淮南子·说林训》记载:“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说明当时带钩的使用是非常普遍且多样的。

玉带钩,其质地为青白玉,上面雕刻着灵动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由于汉朝贵族衣服并没有扣纽的设计,因此需要在衣物之外系上腰带加以固定,带子上装带钩。带钩与腰带是汉代重要的服饰品,带钩分为铜带钩、银带钩、金带钩和玉带钩,根据身份不同佩在带上。带又可以分为大带和革带,大带用来进行束衣,其质地为丝,较为光滑耐磨。海昏侯墓葬出土文物的第二十一号签牌上写着:“黄系复属一”,系是指丝带,黄系就是黄色的丝带,复是双层的意思;革带质地为牛皮,它不直接系在身上而是系到大带上,用来悬挂随身所带的配印、剑、刀等物品,显得更加柔软坚韧。刘贺墓葬中的玉带钩有两个,一个是系大带用的,一个是系革带用的,带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唯有玉带钩至今还存留,图13的玉带钩纹饰是龙螭纹,细腻流畅。禽鸟形带钩、龙螭纹带钩在汉代很流行,纹饰灵动富有美感,线条流畅大气,构图通透,尽显独特神韵。

图13 龙螭纹玉带钩

2、韘型珮

海昏侯墓出土的配饰还有韘型珮(图14),也是佩戴在腰部的玉佩饰。韘型珮青白玉质,左侧透雕龙形纹饰,右侧透雕螭形纹饰,上方透雕凤鸟纹,选玉的材质与雕刻的工艺都体现了很高水平。“韘”最初是用来射箭时勾弦用的,《说文解字》曰“韘,决也,所以拘弦”,其一面微鼓,一面略凹。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韘由作为实用性的护具逐步演变为更具装饰效果的一种象征符号,由于古代六艺之一的射礼文化的传承,人们倍加推崇韘这一饰品,认为佩戴韘能使人感到掌握了射技的自豪。韘型珮上还镂雕龙凤螭纹饰,表达当时普遍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以及对仙境的向往的精神满足。

图14 韘型珮

3、玉舞人

海昏侯墓出土的玉舞人配饰呈“翘袖折腰”状,图15是一组玉舞人佩饰,是和田玉质地,造型写实,舞者眼眶斜削,长直鼻,发丝细腻,一手甩长袖于头顶之上,另一手横置于腰间。身穿曲裾深衣,袖身中部宽,袖口收紧,领、袖以及曲裾的边沿装饰几何纹样,宽腰带表面雕有弧形纹。玉的上、下皆有半圆形凸出穿孔,出土时是与一件双龙首玉珩和石管同放在一个盒子里,所以推断应该是成组的玉佩件,上、下的孔是穿系组件之用。据考证,海昏侯墓出土的玉舞人是一件战国末期的古器,舞女婀娜的形象以及玉舞人灵动美好的外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被王公贵族当做装饰品随身佩戴。同时,玉舞人在当时也被赋予了趋利避害的功能,有辟邪之用。

图15 玉舞人

三、汉代海昏侯服饰艺术的成因

综上所述,海昏侯刘贺的服饰品类丰富且多为质地上乘华贵的衣料,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其尊贵的身份地位、汉代发达的纺织技艺以及豫章生态环境和人口迁移有关。

(一)身份地位尊贵

海昏侯刘贺的服装及其配饰的贵重和气派,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贵族阶层的着装风貌,这也与刘贺的海昏侯身份及其特有的经历息息相关。刘贺作为汉代南藩的刘氏宗室,在世短短的三十七年间,经历了昌邑王、皇帝、庶人、海昏候四种身份的转换。其爵位为汉代皇帝所封,后代还能够世袭,彰显出他在当时社会阶层中的尊贵地位。因此,其服饰也相当华贵、质地上乘,与他生前的社会地位相符合。汉代有着较为严格的服饰规制,贵族与平民阶层的着装被划分了明显的界限,从刘贺墓葬出土签牌上记载的大量丝织品、衣服和服饰品中不难发现,他生前使用了非常尊贵的纺织品作为衣物和其它用途的材料,这是平民难以做到的。

(二)纺织技艺发达

追溯历史,汉代在文景之治之后,整体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贵族阶层逐渐产生了奢靡的风气,服饰的材料往往以较为贵重的生丝、缫丝为主。山东、江苏、四川成都等地出土的汉代画象石上所见的纺车、缫车、调丝、并丝、织机、染具等实物图形,充分反映了汉代纺织业的高度成就;出土于湖南长沙和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中的西汉的纺织品,有大量的丝织品,品种齐、色谱全、技艺精,是考古发掘中的稀世珍品。除此之外,海昏侯服饰原材料的种植地大都位于豫章郡区域,该区域是纺织品的重要产地,这里气候温和适宜,丝、绢等纺织品的产量较高,也为海昏侯生前衣物服饰的选材、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地利人和因素

海昏侯国有四千户人口,王莽篡汉称帝时将海昏改称“宜生”(《汉书·地理志上》),或许可以体现当时这里是豫章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这里也有进一步实现经济进步的基础。《汉书·霍光传》郎中令龚遂对刘贺的劝谏,有“如不忍昌邑故人,信用谗谀,必有凶咎”语。所谓“不忍昌邑故人”,颜师古注:“‘不忍’,谓不能疏远也。”因此,刘贺到豫章郡时,应该有部分“昌邑故人”同行江南,其中有艺人、工匠、商人、武士等①王子今:《海昏侯故事与豫章接纳的移民》,《文史知识》2016年第3期。,由于“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特殊技艺、行政治理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因而对南方及其他迁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了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②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能人巧匠的输入,使得海昏侯国所处地域较为富裕,衣物原料生长好,纺织服装制造技艺精良。

四、总 结

本文通过对汉代海昏侯服饰的研究,探讨汉代海昏侯服饰的规制,以筒布褑袜、丸制上衣、细练复绔、绛练袚袍、漆纱冠、玉带钩等海昏侯墓葬内出土签牌上记载的服装以及出土的服饰配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考证,试图还原汉代海昏侯刘贺的一些着装形象,并分析其服饰艺术、材质和技艺特征以及蕴含的文化寓意。本文认为,海昏侯服饰的形成,与其身份地位尊贵有关,他属于当时的贵族阶层,受到这个阶层生活奢靡风气的影响,加之其封地豫章郡处于服饰原材料的主要产地,整体材质优异,以及一批能人巧匠随海昏侯一起进入海昏侯国,使其在当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艺术。总之,汉代海昏侯的服饰强调礼仪纲常,体现地位阶层,蕴含时代人文艺术特征,也映照出西汉丝绸织造技艺的发达。

猜你喜欢
刘贺海昏侯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谁是对你有情的人
试论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编列
刘贺
——海昏侯的“Two Faces”(上)
海昏侯墓的四个“最”
从西汉刘贺墓说到中国古代的金银钱币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马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