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洪波:难忘太空家园

2022-03-15 18:29占康
神剑 2022年1期
关键词:乘组飞船太空

占康

“记得快返回地球前的一个晚上,我梦见自己回到了北京航天城跟家人团聚。我想给他们展示下太空技能,翻个筋斗云,可一跳起来就落地上了,才发现已经失去‘特异功能’了,心里顿时有点失落。”返回地面两个月后,汤洪波回想起太空生活,表情写满怀念。

时间回到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9、8、7……”随着时间流逝,乘坐在神舟十二号飞船里的汤洪波凝神屏息,正欲体验属于他的首次太空之旅。

“点火!起飞!!”

伴随着橘红色的尾焰下,火箭腾空而起,整个大地都在颤抖,现场观看发射的人们欢呼雀跃。

此时,汤洪波全神贯注地体会着、感受着,很快,巨龙一般的火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飞了起来。可是,这种舒适的感觉还没持续多久,火箭的加速度愈发增大,座椅发起一种猛烈的推背感,他们的面部肌肉变形,呼吸開始感到困难,整个人像被重物压迫一样。还好,经过长期的离心机超重耐力训练,大家已适应了这种过载,汤洪波使劲地绷住腹肌对抗加速度。大约十分钟,火箭二级顺利关机,加速度的魔力逐渐消失。船箭分离后,汤洪波感到身体一下子像羽毛一样变轻了,身边的物品也慢慢飘舞起来。

“太空,我终于来了!”

这一刻,汤洪波足足等待了11年,4000多天。

记得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汤洪波作为备份全程参与了准备的过程。在问天阁,他目送同为第二批的航天员陈冬出征,为他祝福的同时,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圆梦。

这些等待的日子在他的脑子里像过电影般放映——刚进入航天员大队面对五星红旗宣誓,重回课堂学基本理论,到各训练现场苦练技能,一次次挑战身体和心理的极限,一轮轮通过考核。最终,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船票”。

汤洪波迫切地将头转向舷窗,令他魂牵梦绕的太空美景尽在眼底。

只见幽静广袤的深空中,星星耀眼地亮着,像一颗颗镶嵌在黑色幕布上的宝石。远处,通透晶莹的地球通体散发出淡蓝色的光,蓝色和白色的纹路交错相间,尽显沧桑。这就是我们人类生存了几百万年的地球母亲,她是那样的宁静柔和,神秘壮美。汤洪波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目不转睛地望向地球,那里还有守望他的家人、战友和千千万万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想到这儿,汤洪波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约6.5小时后,飞船和天和核心舱对接。聂海胜打开通往核心舱的舱门后,乘组三人“飘”进空间站的这个新“家”,这也是新“家”迎来的第一批住客。已经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的三人顾不得旅途劳累,马不停蹄地布置太空的家,从货船取出物资,拆包,将物品放置在固定位置。

可是,初来乍到的汤洪波不像两位老大哥那样迅速适应熟悉的太空环境,太空失重的新鲜体验逐渐被一种晕眩感代替,汤洪波感到胃里涌起一阵钻心般的恶心,他不得不停止手中的工作,赶紧钻到他的“卧室”躺下。伴随着“舟车劳顿”的疲惫感,他沉沉睡去。

一早起床,两位师兄也早已收拾完毕。太空洗漱不比在地面,他用一次性牙刷头蘸点牙膏刷牙,再用湿巾擦了擦脸。水资源尤为珍贵,主要供饮用、如厕和电解制氧使用。接下来,除了随船带上去的水之外,饮用水来源还有舱内空气里收集的冷凝水进行水处理和尿处理产生的水两部分组成。

收拾完毕后,就到了吃饭时间。空间站的饭菜种类丰富。科研人员精心研制了120多种食品,分为主食、副食、即食、饮品、功能食品和调味品六类。食谱周期为一周轮换一次。太空食品虽比不上新鲜食物的口感,但科研人员也尽力做到品种丰富,口感美味。尤其是食品工艺上采用新技术后,菜肴类副食的感官品质大为提高。食谱设计既注重营养健康和任务需求,也兼顾航天员个人饮食偏好。汤洪波是湖南人,无辣不欢,他喜欢在白米饭上涂上一层辣椒酱。聂海胜爱吃红烩猪排和米糕,刘伯明爱吃红糖糍粑。粽子是他们三人的共同爱好。科研人员贴心地将食物按每人每天三餐分类打包,便于认领。

吃饭也是他们的开心时刻。他们三人盘腿悬空打坐,边聊边吃着。不时地有小块的食物从包装袋里飞出来,他们顺势表演空中接物。唯一现做食品是酸奶,把预制酸奶兑上水后,放入食品加热装置中,等待数小时后就获得新鲜可口的美味酸奶了。

对于汤洪波来说,舱内飞来飞去的小物件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有时正专心工作着,突然身边蹿出来一个小物品。像是梦幻一般,所有的物件都有了生命力,仿佛长着一双翅膀,“飞来飞去”,有时还跟他们玩捉迷藏,给封闭狭小的太空舱增添了乐趣。

有一次,汤洪波边跟儿子视频通话边展示苹果,可一转身,苹果就飘走不见了,这可让他着急了。

乘组三人一起在舱里翻了个遍,最后在一个机柜背后的旮旯里发现了它。汤洪波忍不住调侃,真是一只会躲猫猫的苹果。

在三个月期间,乘组的工作量相当繁重。前期,他们花了十多天的时间,将核心舱的各项设备安装到位,生活环境布置好,经常晚上加班到半夜,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催促下才去休息。后期,他们完成了两次空间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提及空间站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亦是汤洪波此生难忘的事。未出舱前,汤洪波担心自己面对深不见底的太空会不会有点怵。但真正走出舱外后,他全然忘记紧张,专注于各项操作。当他有空打量周围时,自己仿佛置身于科幻片中的宇宙。太空像墨一般的黑,一颗颗的星星亮得耀眼。汤洪波扶着舱壁,和空间站一起绕着地球快速地飞,一度看走了神。

而伴随汤洪波和刘伯明共同首次遨游太空的新一代 “飞天”舱外服,经过航天服研制团队进行优化改造后,保障能力得以提高,活动性和舒适性更佳。加上经过了数百学时的出舱训练,刘伯明和汤洪波已经能很娴熟地进行各项操作。

当汤洪波进行舱外应急演练时,不到二十米的距离,汤洪波小心翼翼地进行爬行,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他还要兼顾安全性。必须控制好身体姿态,注意避开舱壁上的设备,一方面怕碰坏设备,另一方面也防止保护他生命安全的舱外服被尖锐的东西扎到。

十多分钟后,汤洪波顺利地从舱壁上爬回舱内,比地面模拟训练时用的时间还要短。

太空失重环境下虽然行动比较省力、灵活,但也会带来一些麻烦。刘伯明安装舱外操作台时,一手扶着环形扶手固定自己,一手拿着操作台,准备将其安装到舱外工具箱上。一米多长的操作台晃动幅度特別大,刘伯明的身子也在晃动,一时很难将操作台的一端对到接口上。汤洪波试图帮刘伯明固定身体却未成功。最后,刘伯明请示地面指挥后,将其拆分后再逐段安装。

汤洪波自己也遇到一件“糗事”。当舱外工作结束时,他往舱内搬运设备。一不小心,他就悬浮在舱中间,上下左右都够不着。十几分钟后,汤洪波才慢慢飘到舱体附近。

……

太空生活消逝过半时,也是乘组最难熬的时光。长期处在狭小环境里,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好在闲暇时间,乘组可以给家人同事打专用电话,收看新闻、影视片等。他们没事时,也喜欢拍摄照片和视频留作纪念。当他们拍的一组太空大片传回地球后,网友们给予了热烈回应。汤洪波也将网友的评论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汤洪波特别想念地球的生活,想念脚踏实地的感觉,想念亲人朋友。只要有空,他就会趴在窗外,凝神地球母亲。白天,地球表面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覆盖,上面还飘浮着大块的白云。还有金色的沙漠、白色的雪山、绿色的草原、褐色的山脉,像一颗透亮的水晶球;夜晚,地球上的点点灯光连成片,像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日子似乎有时在减速,有时在加速。当返回的日子进入倒计时,时间变得越发珍贵。

到了最后一周,他们要处理舱内垃圾并将舱内物品整理归位。处理垃圾是一项重要任务,如果处理不好,舱内环境会被污染。他们将所有垃圾进行分类包装,抽真空塑封好,放回飞船。

返回的那一天如期而至,乘组进入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内。当地面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时,飞船开始在轨道上“刹车”。

轨返分离时,飞船平稳下降。他们三人有说有笑,氛围甚是轻松。

推返分离时,飞船逐渐进入大气层,加速度越来越大,由于大气阻力的原因,飞船开始晃动,并急剧减速。汤洪波的失重感逐渐消失,他特意对着镜头,将飞行手册上的笔拿起来,一松手,笔就坠下去了。

当重力逐渐恢复后,汤洪波觉出整个人往座椅上坠,他赶紧将安全带又收紧了些。

进入黑障区后,惊心动魄的时刻开始到来。快速飞行的飞船和大气剧烈摩擦后,产生的高温有一两千度,将舷窗外烧得一片通红,整个人像坐在火球中一样。刘伯明开玩笑地说:“真金不怕火炼。”

同时,飞船外表面的防烧蚀层在不断剥落,伴随着四处飞溅的火焰像无数颗流星一样划过。此时的飞船也像一个巨大的流星,向地球坠落。

飞出黑障区后,飞船速度逐渐减小。接下来,一个关键的动作——“开伞”即将开始。

飞船距离地面10公里时,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砰”的一声,降落伞舱盖开启后弹出去,同时把引导伞带出来。

开伞过程虽然只有20多秒,但非常折磨人。这时,飞船晃得特别厉害,像是一个被网兜兜住的大锅,被几股力量在空中拼命拉扯。

当伞彻底打开后,飞船停止不规则摇晃,像荡秋千一样,平滑下落。汤洪波忍住了胃里的翻江倒海。这时,耳机里传来地面的鼓掌声,这表明飞船安全了,可以平稳落地了。乘组三人相视而笑,总算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随着“咚”的一声巨响,飞船终于着陆了。刘伯明果断切伞。汤洪波解开安全带,打算起身时,发现身体像灌了铅一样,举手投足都非常吃力。

过了不久,汤洪波就听到外面有人说话的声音。这是救援人员到了。他们三人终于安全落地了,终于见到祖国和亲人们了。

回家的感觉真好!

3182500338293

猜你喜欢
乘组飞船太空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乘上勇气的飞船
罗智敏
天舟二号·对接
上太空,安个“家”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乘组已选定
喜龙号飞船
飞船失事
太空遇险
畅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