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立管管夹变形原因及结构优化

2022-03-15 09:43秦旭明曹先慧陈亮平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1期
关键词:吊架试样高温

王 彪,秦旭明,曹先慧,陈亮平

(1.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长沙 410000;2.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 410000)

支吊架是电厂汽水管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安全承受管道载荷、合理约束管道位移、限制管道端口对所连接设备的推力和扭矩、增加管系稳定性及防止管道振动等功能[1]。由于支吊架承载情况复杂,因此很容易发生失效[2-4],这会使管道发生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导致管道使用寿命变短,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某电厂330 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设计温度为545 ℃,设计压力为4.699 MPa,材料牌号为A335-P91。机组在冷、热态检查过程中,发现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立管段2号恒力吊架在未出现过载的情况下,管夹尾部明显上翘,变形部位主要集中在直段与弯曲段的转角处,如图1所示。该管夹材料为12Cr1MoVR钢,恒力吊架载荷为97 220 N。笔者通过几何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及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管夹变形的原因。

图1 变形管夹的宏观形貌

1 理化检验

1.1 几何尺寸测量

变形立管管夹及相应管段的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管道外径为747.5 mm,壁厚为34 mm,管夹的相关尺寸见表1。

图2 管夹及相应管段的结构示意

表1 管夹的几何尺寸测量结果 mm

1.2 化学成分分析

依据GB/T 14203-2016《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对变形管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试样1取自管夹弯曲段,试样2取自管夹直段与弯曲段的转角处,试样3取自管夹保温层外的直段处,结果见表2,管夹的化学成分符合GB/T 713-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标准对12Cr1MoVR钢的技术要求。

表2 管夹的化学成分

1.3 拉伸试验

依据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采用电子拉伸万能试验机对管夹试样1,2,3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其拉伸性能均满足GB/T 713-2014标准对12Cr1MoVR钢的技术要求。

表3 管夹的拉伸试验结果

依据GB/T 228.2-2015《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采用SANS万能试验机对管夹试样1,2,3进行高温拉伸试验,试验温度为400 ℃,试验结果见表4,其屈服强度均满足GB/T 713-2014标准对12Cr1MoVR钢的技术要求。

表4 管夹的高温拉伸试验结果

2 热-结构耦合分析

管夹弯曲段(试样1)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保温层外的管夹直段(试样3)所处环境的最高温度不超过80 ℃,两处试样的化学成分和拉伸性能均基本相同,不存在长期高温作用导致材料强度降低的情况。考虑到管夹弯曲段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对该管夹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研究管夹在高温环境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2.1 管夹温度和应力分布情况

根据管夹的实际尺寸和热物理参数,建立管夹的有限元模型,管道与管夹之间、管夹与螺栓之间通过接触属性设置连接,其相关热物理参数见表5。该管段保温层厚度为260 mm,为简化计算,保温层视为绝热,管夹与空气设置为对流换热,对管道内壁施加545 ℃的温度载荷。在管道运行稳定后,管夹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主要承受管道的重力,在结构分析中,限制管道拉杆的竖向位移,只考虑重力对管夹的影响。

表5 12Cr1MoVR钢的热物理参数

由图3可见,模拟得到管夹直段与弯段转角处温度超过400 ℃,且存在应力集中现象,最大等效应力为181.4 MPa,超过了该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该处会产生塑性变形,这与现场管夹情况基本一致。

图3 模拟得到管夹的温度和应力分布

2.2 管夹结构优化分析

变形立管管夹服役时间超过10 a,其设计时所依据的《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西北院1983版),未对非标件管夹的尺寸做具体要求。现行《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D-ZD2010)中提出,当管道外径超过325 mm时,立管管夹需设置肋板,而该变形管夹无肋板。由于各吊架载荷和吊点间间距均不同,现行设计手册和GB/T 17116.2-2018 《管道支吊架 第2部分:管道连接部件》都未对管夹厚度(板材厚度)做明确要求。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在不改变管夹其他设计参数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管夹厚度、设置肋板来提高管夹的承载强度,降低管夹应力。

将管夹厚度由原来的24 mm增至30 mm,在管夹直段与弯曲段的转角处设置肋板,对优化后的管夹进行有限元分析。由图4可见,优化后管夹的最大等效应力降低至171.0 MPa,在吊点位置处,该处温度低于100 ℃,其应力低于相应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管夹直段与弯曲段转角处的最大等效应力未超过120 MPa,远低于优化前管夹的最大等效应力(181.4MPa),也小于相应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

图4 模拟得到优化后管夹的温度与应力分布

3 结论及建议

(1)在高温环境中,管夹在直段与弯曲段的转角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其等效应力超过相应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导致管夹变形。

(2)通过增加管夹厚度和在管夹直段与弯曲段转角处设置肋板,可有效防止管夹变形,提高管夹的承载能力,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

(3)在管夹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吊架的承载情况和管道服役环境,对管夹进行强度校核。

猜你喜欢
吊架试样高温
浅谈管道支吊架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及分析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钒微合金化对5CrNiMo 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分析
全球高温
孔周煤岩体渐进性破坏过程裂隙和应变能演化特征
岸桥吊具上架转销检测装置设计与应用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建筑管道抗震支吊架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结合有限元软件对7A04铝合金疲劳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