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ST-AHP模型的江苏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2022-03-15 05:23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江苏省物流绿色

□ 刘 妍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随着电商、快递等新业态的出现,我国物流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物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日增。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300.1万亿元,同比增长3.5%。但传统物流业也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包装回收率低、再生成本高等显著问题。据统计,我国快递类包装2018年已达941.23万吨,大量快递包装未能循环使用,这其中只有不到5%的纸质包装物得到了回收利用;约95%的塑料包装物混入生活垃圾中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包装物回收率低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塑料类包装物填埋焚烧还导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不可逆转,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去促进快递包装物的回收,提高回收利用率,是当下实现物流业绿色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1]。

1 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绿色物流是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为目标,采用现代化物流技术,组织实施商品的包装、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2]。为促进物流节能减排,江苏加大电子运单使用率、加快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及快递网点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装置应用。省内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探索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新经验。南京作为重要物流枢纽,推进信息平台建设,诞生了苏宁物流等城市绿色配送企业;苏州积极建成“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特色服务体系;徐州重点推进城市配送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南通建设智慧供应链体系和跨产业、跨区域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生态圈;无锡着力打造整合多部门政务信息的货运配送公共平台[3]。经各方共同努力,江苏已成为全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但客观来看,江苏绿色物流发展依然存在诸多短板。物流企业、居民绿色环保意识淡薄,快递包装二次利用率不高。近年来,在绿色环保意识的教育及宣传下,居民环保意识虽有所提升,但环保回收装置普及及相关措施落实尚不到位。此外,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物流成本高等问题[4]。传统物流运输模式下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物流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较弱,运输效益较低。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现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绿色发展的需要,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有待改造升级。

2 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的PEST分析

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逐渐成为发展主旋律。运输减排、包装减量等成为物流行业实现“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目标的有力措施。然而,行业标准不统一、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阻碍物流行业良性发展,企业绿色物流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推进绿色物流建设的前提。为促进绿色物流高质高效发展,国家发改委、司法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完善绿色物流建设支持政策,加快健全绿色包装政策体系,鼓励使用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物流器具,健全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和技术规范[5]。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低碳环保,着力提升物流数智化、绿色化水平,推动物流全链路绿色发展。

2.2 经济环境分析

202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027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万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4∶43.1∶5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1.7%,第二产业增长3.7%,第三产业增长3.8%,产业结构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优化升级速度加快,经济发展呈稳定向好态势。近年来,江苏省物流业发展成效显著,全省社会物流总额逐年增长,如图1所示,2016年仅24.59万亿元,而2020年已增至32.8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1%,预计2025年将达到40万亿元以上。良好稳定的经济环境为绿色物流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

图1 江苏省社会物流总额

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为提高竞争力,践行环保意识,我国物流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对传统物流运作模式进行创新,针对绿色物流发展采取了有效措施,如菜鸟的“绿色行动”、“回箱”计划,京东物流的物流包装实验室、“绿色双11”、“青流计划”,苏宁物流的共享快递盒、“漂流箱”行动计划等。此外,江苏省是我国教育强省,普通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校生225.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在全省范围内达到高等教育普及阶段。但是,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对绿色物流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2.4 技术环境分析

随着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企业绿色化能力持续增强,低碳环保新能源运输车辆被广泛使用,绿色节能技术、产品和设施加快推广应用,绿色包装、循环包装应用日益普遍,绿色化、减量化、标准化成为物流企业发展方向[6]。但众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以及科研能力较低,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旧的仓储设施未完成升级改造,绿色仓储节能技术应用未完成普及,能源消耗高。绿色货运技术装备配备比例较低,传统物流运输模式仍占主要地位,无法达到运输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过度包装、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绿色包装技术应用、废弃物处理技术等问题仍有待解决[7]。

3 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的层次分析

3.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根据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的PEST分析,确定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具体因素,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如下表1所示。

表1 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层次分析模型

3.2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层次决策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邮箱等平台发放给相关领域专家,共回收问卷20份。问卷采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准则层判断矩阵如下表2所示。

表2 准则层判断矩阵

3.3 确定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表3 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

结果显示,准则层中政治法律环境所占权重最大,其次为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权重分别为0.2720、0.1570。指标层中方针政策、节能技术、观念意识、人才素养等因素均占有较大权重。由此可见,江苏省发展绿色物流必须依靠政府政策的引导,营造企业绿色发展的良好环境。技术是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提高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科研和资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同时,社会文化环境对绿色物流的影响不容忽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是实现废弃物聚集处理、包装回收等措施落实的重要因素,专业人才素质对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进一步促进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4.1 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

政府政策的引导及扶持对绿色物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提高绿色物流发展活力,政府应对绿色物流企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相关财政补贴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加快使用清洁能源、低污染车辆,加快物流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实现降污染设备配置。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产品、绿色融资租赁、碳金融等金融产品,缓解绿色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促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8]。扩大绿色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合理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绿色包装生产、回收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快递网点回收装置配备,鼓励快递包装减量、循环使用。制定绿色物流相关法规,对物流行业进行监管监控,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实现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

4.2 树立并践行绿色环保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绿色环保意识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质以及包装的要求提高,导致商家过度包装、资源浪费等现象层出不穷。通过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降低消费者对高品质包装的需求。企业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绿色化的关键,因此必须强化企业环保意识,采取激励措施加快推进企业绿色转型,鼓励企业推进包装减量及循环使用,推进包装方式创新,推广使用环保包材,降低快递包装能源消耗,实现可循环可持续发展。

4.3 鼓励绿色物流技术创新及应用

技术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物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要加快推进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加工、绿色仓储、绿色运输、废弃物处理等技术创新,充分利用GPS和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管理,有效调动集配车辆,应用条形码技术建立追踪系统,对物流状况及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追溯[9]。为促进我国快递业务绿色发展,应重点研发污染小、可循环、可降解的绿色包装。同时,加快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促进物流产业环保升级。

4.4 完善绿色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绿色物流在我国依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江苏省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应依托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结合绿色物流实际发展状况,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人才引进,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培育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绿色物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培养理论能力强、懂实务操作的优秀人才。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培训,对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等从业人员进行基础操作等专业技能培训。

猜你喜欢
江苏省物流绿色
绿色低碳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