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美是世界的主旋律

2022-03-15 22:36张亚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紫丁香朱光潜座右铭

张亚凌

1897年9月19日,在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一个男孩出生了。二十多年后,已是青年的他,求学之路开始延伸: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涉猎文学、哲学、心理学,而后锁定美学。学成归国,他深知一个热爱美、能创造美的民族与国家将坚不可摧,遂将一生交付于美。他致力于美学的推广,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从此,中国美学史上有了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朱光潜先生。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1986年3月6日去世,朱光潜先生一直是北京大学燕南园66号的主人。去世前三天,这位身体状况已经很差的老人,瞒着家人,沿着楼梯往上爬,他清楚地知道,《新科学》还有一点注释没有校对完。

2022年9月19日,是朱先生诞辰125周年纪念日,美学无穷尽,可喜有传承。

厚积落叶听秋声

全面抗战开始后,高校纷纷南迁,武汉大学从武昌迁到了四川偏僻的小县城乐山。朱光潜时任武大教务长兼外文系老师。多年后,有学生在回忆录里记载了他在武大任教的情景,其中有一件“厚积落叶听秋声”的趣事。一次,几名学生受邀到朱光潜家中去喝茶。当时正值秋天,朱光潜家中的院子里,积着厚厚的落叶,走上去沙沙作响。一名男生见状,拿起一把扫帚说:“我帮老师把这些枯叶扫掉吧。”朱光潜赶紧制止说:“别别,我等了好久才存了这么多层落叶,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这个记忆,比读许多秋天境界的诗更为生动、深刻。

由于封锁,生活物资极其紧张。朱光潜在那种艰难的处境下处变不惊,仍保持着一颗乐观的诗心。当时,朱光潜的英诗课颇有声誉。他讲课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鞭辟入里、声情并茂,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武大学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学生回忆说,朱光潜讲授英诗是极其动情的,常常沉湎于诗情中难以自拔。他平時讲课很少用手势,但上英诗课时例外。如在讲授雪莱的名诗《西风颂》时,他一边朗诵诗句,一边用手大力地挥舞、横扫,好像在让学生们感受西风怒吼的情景。在讲析华兹华斯《玛格丽特的悲苦》一诗时,朱光潜自己也被诗中的悲情所感染,讲着讲着,不知不觉满眼含泪。他缓缓取下眼镜,泪水流下了双颊。他压抑着忧伤,感觉自己再也无法讲下去了,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惊愕。学生们也被他深情的讲述打动了,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大家都久久回不过神来。

在课堂上,朱光潜要求极严,他要求学生细心研究每首诗的主旨、布局、分段和造句,不放过一字一句,熟读成诵,用心品味。朱光潜的学生杨静远多年后这样回忆老师英诗课的感受:“那掠过长空的云雀的欢歌,溪边金星万点的水仙,鬼魂般纷纷逃逸的晚秋落叶,大海的永恒涛声,辉煌的落日,都随着朱先生那颤抖的吟诵声,深深植入了我的心。”

【素材解读】为人师者,可以给学生们大讲特讲意象与意境,柔美与壮美。可对学生们来说,满院落叶只为等风起,单为待雨落,比任何解读都具体,都生动,都深刻。这种真真切切的诗意与美好,一定激活了在场所有学生对美的嗅觉,启发了他们生命的品位。

在朱光潜先生身上,我们学会了不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要创造美,让美永存心间。“厚积落叶”也是朱先生的一堂美学课,让我们看到了:身体力行是最好的引领,现场感知是最能直击人心的教学,一切美好的情愫不必耳提面命,观其行,听其言,且身历其境,美好就已抵达。

【适用话题】人间处处有诗意;难忘的一堂课;就这样,种下一颗种子……

殷勤写信是期待

留学于异国他乡,感受着异域文化与新潮思想,面对美好生活自我沉浸与享受是人之常情。朱光潜先生却十分清醒地记挂着国内迷茫的年轻人,扛起引领他们成长的大旗,以书信的形式,一封封,跨越千山万水,情真意切。

1926年的中国正处于北伐战争时期,风云激荡不安,思潮涌动多变。成长中的年轻人身临剧变,不免苦闷彷徨,无法妥善安置好自己的心绪。万里之外的朱光潜先生身处思想自由的西欧,以过来人丰富的经验与阅历,用日渐成熟、热情饱满的笔触,就年轻人面对的很多人生现实问题,做出了自己恳切的解答。没有空洞抽象的艰涩道理,也没有高高在上的说辞,像长者语重心长,如老友诚恳真挚,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着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的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没有声色俱厉、居高临下,起笔就像邻居大哥哥,有理解,有叮嘱,更有期待。这是第一封他写给国内青年的信,从英国寄到夏丏尊先生主编的刊物《一般》,从此一封封,谈读书,谈修身,谈作文……从方方面面来引导年轻人处理好自己的成长问题。1929年结集成册,取名《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素材解读】有抱负的人从来不会只想到自己,只沉浸于“小我”的世界。他们都会以忧国忧民的触角寻找应该去发光发热的地方,因为他以天下为己任。就像朱光潜先生,他强烈地意识到少年强则国家强,虽身在国外,仍心系祖国,以热切之心为年轻人指点迷津。封封长信,是满心叮咛,更是对祖国未来的殷切期待。

【适用话题】一封信;朋友;少年强则国强……

三立座右铭

朱光潜先生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

朱光潜第一次立座右铭,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的时候,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恒,是指恒心,朱光潜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恬,是指恬淡、简朴、克己持重,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诚,是指诚实、诚恳,襟怀坦白,心如明镜,不自欺,不欺人。勇,则是指勇气、志气,做人要有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这条座右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开始了他的学术活动,并用白话文发表其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

朱光潜先生第二次立座右铭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的时候。当时他想要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他认为美学是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同联络线索,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正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但他的指导老师认为美学很难做出研究成果来,不支持他的想法。朱光潜先生经过认真思索后,决定迎难而上。这时,他给自己立下第二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在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先生将“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这六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新科学》的翻译任务。

【素材解读】朱光潜先生三次所立的座右銘,由于环境不同,侧重点自然有异。第一次,主要是确立做人求学之志;第二次,侧重点是理想、事业的抉择;第三次,在学有所成后,对自己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而他也按照自己的座右铭,不断地勉励自己,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创造了自己的美学理论,为我国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成为我国近代继王国维后的一代美学宗师。

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人,会一直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既定方向前行,不会焦虑迷茫,行动力也不会打折。为自己确立明晰的努力方向吧,避免偏航才能更好地到达理想的彼岸。

【适用话题】我的座右铭;追求无上限;坚守______之心……

隔墙递花是传承

上中学时,叶朗经常和同学们去北大玩耍。有一次,他们途经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看见一位十分矮小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孩子们走近,老人拄起拐杖,从石板上艰难地站起来,慢慢绕到残垣之后,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向孩子们递过一枝盛开的紫丁香。

孩子们被老人家浪漫的举动吓坏了,便加快脚步,慌张地跑掉。叶朗胆子最大,没有跑,而是一个人走上前,隔着墙,双手接过紫丁香。老人没有说话,但他的嘴角在笑,在努力地表达着一种美好的情愫。

后来,叶朗考上北大,才知道当年那位隔墙递花的老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大三的一天,叶朗从燕南园经过,途经那段残垣,又一次遇上了朱光潜。先生手里握着一枝紫丁香,见叶朗走来,又一次隔着矮墙,递过一枝散发着清香的紫丁香。

直到今天,已成为知名美学家的叶朗一直珍藏着那两朵紫丁香,把它们夹在朱老先生的著述《西方美学史》中。在北大的课堂上,叶朗谈及这段往事,无限感慨:“我一直偏执而迷信地认为,那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类精神之树的果实,是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先生不断越过隔墙,把旷世的风范吹进晚辈们的心灵中。”

大师无言,静水流深;先生之风,高山仰止。那隔墙递过的紫丁香,便是一本教会后辈做人处世的珍贵教科书。

【素材解读】朱光潜老先生向孩子们传递的,哪里是一枝花,分明是一种芬芳,是一份美好,更是延续美、传承美的迫切。越是匮乏,越需要更多的有魄力的人去身体力行地播种。而那些能感知到的人,就会接过美的接力棒,开始新征程。前者呼,后者应,是彼此的成全。

【适用话题】师者;爱的传递;播种美好……

猜你喜欢
紫丁香朱光潜座右铭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紫丁香
推荐一个座右铭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读丁梦为人为诗的“座右铭”
紫丁香
紫丁香
白丁香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