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教材情境 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2-03-16 21:48陈鹏
中学生物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情境

陈鹏

摘要 深入挖掘教材“导入图片“”思维拓展“”课外阅读”等栏目的情境资源,充分发挥教材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实现教材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 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教材是最好的参考书,是知识情境化的重要载体。相比教辅而言,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育人要求的最终呈现,其严谨性、科学性是教辅无法比拟的。教材上的图文、事例、阅读等内容是编者系统规划、精心设计的。下面对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周围的生物世界”中常被教师忽略的模块进行深度挖掘,素养迁移,探究教材在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上的价值。

1图文情境的开发与利用

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宏观上讲,唤醒最终要实现学生的自我觉醒,学生能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从微观层面来说,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应引导学生自我觉醒。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是唤醒学生想之欲望的重要节点,这对于启发兴趣为主的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在苏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中”,标题右侧图片展示了蜜蜂取食花蜜的情境,并配有文字“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多姿多彩,生物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营养丰富的蜂蜜就是蜜蜂酿造的”。教师挖掘这个图文情境就会发现,蜜蜂的选用具有普遍性。因为蜜蜂的形象和行为特点在幼儿教育中已经出现过,在学生脑海中有直观印象,便于学生去理解“生物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概念。教师利用教材图文导入学习,对于初中生物第一节课来说,非常关键。这样不仅能消除新课程给学生带来的不安,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四种生物,分别是“编队飞行的雁、漫游水中的鱼、挺立悬崖的松、布满池塘的莲”。这四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空中、水生的动物,草本、木本的植物),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多姿多彩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观念,体现了科学思维。教师可联系教材下文的“雁、鱼、松、莲”四幅图,及时设问:这些生物如何分类?这些生物与我们有怎样的密切关系?教师依据教材的设计,顺利且成功地唤起学生的思维欲望,为这一节乃至整个初中生物教学拉开了精彩的开篇。

又如,在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中,教材的图片情境展示了袁隆平院士在田间查看水稻的场景,并配文“袁隆平院士正在田间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着他的杂交水稻”。在这个情境中,袁隆平院士身着普通的白色衬衣,身材消瘦,两鬓斑白,但看着杂交水稻的目光温柔似水,笑容真挚。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必定会感染学生。教师以此为肇端,适时地补充袁隆平院士的成就和贡献,一定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这样依据教材图文情境的导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思维拓展的挖掘和思辨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形成生命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提升科学思维就要从思考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欲望,规范学生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崇尚真知,尊重事实和证据,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品质去满足个人生活需求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苏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生物中”的“思维拓展”为:“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有许多珍稀的动物和植物。尝试收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并将结果填入下列表格中。”这个部分重在收集和填表,为了锻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珍稀动植物?怎样填表更合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展示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帮助学生建立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思维拓展”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某地居民在讨论是否应该在一片绿地上建造大型超市。意见一,建造大型超市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促使物价下降;意见二,本地区绿地已经不多,不应再减少。”教师针对这类社会性科学议题,基于PBL教学,引导学生去科学建模、收集信息、思考利弊、阐明立场、形成书面报告,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经历中锻炼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第三節“我们身边的生物学”的“思维拓展”提供了2个关于粮食问题的阅读资料,教师利用开放性的设问“你认为生物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问题方面可能会产生什么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获取信息、归纳总结等能力;同时,还能引发学生对生命、自然的深度思考。因此,教师不应该将“思维拓展”当做学生的课外阅读,而是应该列入备课必备内容中,作为学科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3课外阅读的拓展与评价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系统规划教学、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教学评价。其中教学评价的改革对落实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评价是教学的动力,要做到有效得以考促教、以考促改,这就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对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进行设计。核心素养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是个人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所知,分析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就要以真实可信、日常生活、蕴含道理、赋有意义的情境为出发点,考查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课外阅读为“关爱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红豆杉提取紫杉醇治疗乳腺癌为情境对学生进行关于癌变机理、生物价值、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考查。这样不仅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而且对培养学生重视课本、认真阅读的能力有很大帮助。第二节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这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自然保护区、各种珍稀动物的了解,也给教师提供了真实的教学评价素材。教师基于PBL教学,因地制宜地布置探究、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生命观念、强化社会责任。

第三节的“阅读”板块给学生带来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袁隆平是我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粮食奖获得者”“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中国科学家的魅力、品质、精神和格局,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以这个阅读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水稻的传粉方式、种子的发育过程、性状的决定方式、变异的类型等知识。在“课外阅读”模块,编者介绍了抗生素的发现及其作用,这为教师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将此资料以实验设计的方式进行评价:“弗莱明在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上发现了一块‘污染’的菌落,而这块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哪些抗生素?抗生素能不能频繁的被使用?为什么?在对付细菌的抗药性方面,你有什么建议?”依据课外阅读的情境化的问题设置,教师能便捷有效地找到落实核心素养的突破口。

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基本教学资源,是体现核心素养最好的资料。教科书的内容除了以上列出的“图文”“思维拓展”“课外阅读”模块外,还有“讨论”“课外探究”“观察”“实验”“本章小结”等模块。这些都是非常丰富、值得教师深度挖掘的情境素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研究教材,用活教材的显性资源,挖掘教材的隐性资源,让教材成为课堂教学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2]吴成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3.

[3]李萍,刘庆昌.山西中考命题研究蓝皮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6.

2000501705331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情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