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与《傲慢与偏见》女性婚恋观比较

2022-03-16 22:50刘梦伟李莉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达西婚恋观伊丽莎白

刘梦伟 李莉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以中国北宋时期为创作背景,是封建男权占绝对主导的社会,女子往往处在附属或者从属的地位。《傲慢与偏见》所展示的是17世纪到19世纪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英国,该时期的女性地位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女性仍处在社会边缘和附属地位,单身女性尤其是贫穷的单身女性处于一种十分无奈而又尴尬的境地。在父权制社会背景下,不同阶级之间地位悬殊,女性被看作男性的附属品,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家庭地位上都需要依附于男性,女性的地位与价值也只能通过家庭或男性来体现。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两部作品虽展示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故事,但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与社会文化。爱情与婚姻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命题,本文将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对两部作品中女主角的婚恋观及在此婚姻观引导下的不同的婚姻状况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两部影视作品为我们呈现出在不同国家、时代背景和文化模式的影响下,女性的婚恋观的异同点。

一、相同之处

(一)独立平等的婚恋观

盛明兰自小在自家私塾接受教育,有祖母教她读书明理,教她如何处世及自处,她与祖母谈论女子读书的事,坦言女子读书无用这种话只不过是男人们希望女人一辈子浑浑噩噩而编造的谎话。盛明兰未出嫁前就在祖母的支持下,做过一段时间的盛家管家,有自己单独的院子,把家里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些经历都培养了她独立自主的品质。婚后明兰依然也是一个很独立的人,有事自己处理,这也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她从小就知道这世上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她曾说:“这天下没有谁是谁的靠山,凡事最好也不要太指望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实在要指望,也不能太多太深。指望越多,难免会有失望,失望一多就生怨怼,怨怼一生,仇恨就起,这日子就难过了。”明兰的思想是进步的,在那个以夫为尊的时代,明兰没有丧失自我人格的独立性,她认为婚姻中的两个人是独立的个体,女子不是丈夫的附属品,女子也可以靠自己活得很好。

伊丽莎白接受过一些教育,并且跟她父亲一样爱看书,因为书看得多了,思想就变得独立有主见,有自己的内在的精神世界,对爱情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并且对婚姻抱有很美好的憧憬。她自信、勇敢、刚烈、聪慧,这些品质与19世纪英国的主流道德观念格格不入,伊丽莎白认为婚姻是为了爱,为了灵魂的契合,她不愿依附男人而活,希望可以和伴侣并肩而立。伊丽莎白先拒绝柯林斯的求婚,以及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都反映她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二)在婚恋中保持自尊

虽然感情几经波折,但是明兰没有像大姐盛华兰、堂姐盛淑兰那样在婚姻中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也不像四姐盛墨兰那样一心想要攀龙附凤,不惜以毁掉自己的名节为代价嫁进高门贵府。虽然从小在夹缝里生存,但她内心最讨厌的就是所谓尊卑嫡庶,她一生孜孜所求,无非就是一个公平—作为庶子的公平,作为女人的公平,即使这种公平是当时的社会和家庭都给不了,她也会保持自尊、自爱。盛明兰也曾为了齐衡,一反之前的谨慎,冒着巨大的风险,与世俗和阶层对抗了一次,即使受到齐衡的母亲当众羞辱而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笑话,她都不卑不亢、不动声色。可是最终齐衡退却了,那时候盛明兰就知道了齐衡愿意为她付出的代价,和她为齐衡付出的代价是极其不对等的,也醒悟齐衡是她过去的一场试错。当后来成为鳏夫的齐衡中榜重新求娶明兰时,明兰却避而不见,因为,她是内心骄傲的盛明兰,她有自己的傲气、尊严和底线。

伊丽莎白渴望拥有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灵魂伴侣,而不想受世俗不公平的眼光的对待。在她的眼中,男女之间是尊重与平等的。“而且要不是他伤害了我的这份傲气,我还能很容易就原谅了他的那份傲气呢。”伊丽莎白聪明、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面对情感,她不像妹妹莉迪亚凭一时的冲动作决定,她保持了女性的尊严;面对现实,她不像夏洛蒂那样完全放弃感情的追求而直接选择金钱和地位,并与所谓的合适的男人结婚。对伊丽莎白来说,通过婚姻来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是一种自甘堕落的行为,她曾为夏洛蒂的自贬身价而痛心:“这个人居然会为了世俗的利益而牺牲所有美好的感情。”

(三)面对婚恋问题有主见

在当时的社会女子到一定的年龄就要嫁人,而找一个有钱、有地位的人做丈夫是实现阶层跨越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明兰并没有把恋爱、婚姻当作必须要做的事情,她也做好了没有婚姻的最坏打算。明兰的“剩女观”:“这些年,我积了一些私房钱,养老不成问题。二哥哥是好人,二嫂嫂也厚道,断不会容不下我。明兰愿意一直伺候祖母,伺候祖母终老。待百年之后,或者我出家也行。横竖,我自己都有打算。别人笑话就笑话,我自己不放在心就行了。”换言之,就是如果没有找到适合的人,也不将就,自己也可以过得很自在。

而伊丽莎白的婚恋动机是保证金钱的同时寻求精神的融洽契合,尤其值得敬佩的是她坚持男女双方的真挚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反对完全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由此可以看出,伊丽莎白的婚恋目的绝不是为了获取优越的生活,这种主见在当时妇女把婚姻当作自己唯一出路的社会是极具进步意义的。

(四)理性守底线

盛明兰虽然是闺阁女子中理性又通透的,她活得现实,但是对于婚姻却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无论是面对齐衡、贺弘文还是顾廷烨,明兰始终都有十分明确的克制和清醒,她不会沉溺在情爱之中,该放弃时果断放弃。因为門第之差,她与齐衡遗憾错过;因为纳妾的事情,她拒绝了优柔寡断的贺弘文。伤心过后的明兰依然坚定地说:“眼睛是长在前面的,本就应该向前看的,来这世上一遭,本就是要好好过日子的。”不管是齐衡中榜后重新求娶明兰,还是贺弘文与表妹斩断情缘后挽回明兰,明兰所采取的态度都是:不要回头看,一直往前走。她有自己的傲气、尊严和底线。正如,她对自己贴身女使丹橘说的:“永远别往后看。”盛明兰与顾廷烨成婚之后,顾廷烨宠她、护她、全方位支持她,明兰过得是能称得上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明兰始终没有恃宠而骄、任意妄为,而是把夫君当“东家”一样对待,勤勤恳恳、克己复礼。

伊丽莎白选择爱人的标准不是单纯凭借自己内心情感,也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她认为只有她自己能够决定自身在爱情和婚姻方面的进退。初次交流,达西留给伊丽莎白的第一印象很差,他的言辞显露出他内心深处的优越感,伊丽莎白说“要是他没有触犯我的骄傲,我也很容易原谅他的骄傲”,他的骄傲使伊丽莎白感到压抑,伊丽莎白对达西以及达西傲慢的态度更加痛恨,由此可见伊丽莎白是要求男女之间的尊重与平等的。所以,她明确拒绝了达西的第一次求婚,“为什么你明明白白存心要触犯我、侮辱我,嘴上却偏偏要说什么为了喜欢我,竟违背了你自己的意志,违背了你自己的理性,甚至违背了你自己的性格?”她对理性的坚持与达西过于热情的求婚形成矛盾,对灵魂交流的诉求使她不为达西的地位与财产所动。直到达西给她带来心灵的触动,在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伊丽莎白才接受了达西的求婚,他们的婚姻实现了在精神层面的平等。

二、不同之处

虽然两部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个女主角生活的国度、时代、家庭不同,她们各自的婚恋观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有勇敢与谨慎之别。

伊丽莎白勇敢追求爱情,她敢于面对阻挠她的一切力量勇敢地捍卫自己高尚纯洁的爱情。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非常严格,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地位也存在巨大差距,但是伊丽莎白不承认门第金钱带来的优越地位,按才智和人品看人。她把爱情看成幸福的基础,认为婚姻必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只有真爱才能让她步入婚姻的殿堂,两情相悦、和平的地位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爱情和婚姻严肃而神圣,绝非乞讨,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两情相悦的基础之上,她坚持男女双方的真挚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反对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面对感情,伊丽莎白非常勇敢,有权有势的贵族凯瑟琳夫人阻止她与达西的结合,伊丽莎白勇敢地拒绝了这种无理要求,表达了她与达西之间爱情的稳定性,最终达西再次求婚,二人终成眷属。

相对而言,盛明兰是谨慎、警醒的,没有把爱情放在至高的位置,她深知在礼法森严的时代,女性备受约束,稍有不慎就可能身败名裂,殃及家人,所以她顺从社会的等级门第之别观念,一言一行要谨慎守礼。与齐衡的那段爱情,她知道她作为五品文官的庶女,与齐国公家独子的门第相差悬殊,是没有意义的无谓亲近,只会徒惹麻烦,即使动心也一直把自己封闭起来,将对齐衡的爱慕之情隐藏起来,后来虽被齐衡的真诚感动,明兰也愿意为自己的爱情努力一把,但得知二人无望后,明兰非常果断地放弃。在那个所有人都拿女人的名节、男人的权势、子嗣的争斗、亲情的羁绊当作“真理”的年代,明兰除了归顺于这些教条框架去生存与处事之外,并没有把恋爱、婚姻当作必须要做的事情,她有这么一段话:“咱们活一辈子,总不能在这院子里头绕弯打转的吧!我将来还可以攒很多的钱,多宽心,闲了便去游山玩水,击球垂钓、双陆拆白,总有许多法子解闷的,日子自然过得畅快。”顾廷烨曾问盛明兰,如果盛明兰是那个为丈夫牺牲的大邹氏会怎样,明兰委婉表示,她绝对不会为了男人把自己豁出去,她不想成为那种“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女人。顾廷烨曾经问她,要是自己死了,她会怎么办,盛明兰虽然满口好话,但是她知道自己绝对不会为了一个男人就放弃自己的后半生。

其次,面对挫折,一个主动争取,一个被动接受。

在伊丽莎白的原生家庭中,父亲班纳特先生欣赏二女儿伊丽莎白的秉性与内涵,认为她是一个思想独立有主见的孩子,非常宠爱伊丽莎白,让伊丽莎白得到了足够的父爱与支持。当伊丽莎白拒绝她表哥柯林斯的求婚,遭到她母亲反对和数落时,她父亲班纳特先生对她说:“你母亲将再也不愿意看到你啦,如果你不嫁柯林斯先生的话;可是如果你要嫁他,那我就再也不愿意见到你啦。”父亲对女儿有足够的了解,并且给予绝对的支持与爱,这份来自父亲满满的支持与爱,让伊丽莎白更有底气地坚持自己的选择,追求属于她自己真正的爱情,追求自我的价值。伊丽莎白具有聪明伶俐、目光敏锐、有主见的新时期女性的特征,以自由和平等作为爱情和婚姻的基本观念,面对贵族达西的求婚无动于衷。但是,当达西给她写信澄清事实真相,并且在她亲自见证了达西有礼貌、待人处事的绅士风度后,她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产生情愫,主动接受达西的再次示爱,正是由于她的勇敢主动,才成就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

如果说伊丽莎白敢于主动争取爱情和婚姻,盛明兰则多隐忍、被动。盛明兰认同所处男权制时代的游戏规则:社会等级森严,男主外女主内,女子举步维艰。所以,她战略性地选择了退缩和退让去适应内宅的生存法则。幼时盛明兰也曾敢怒、敢言、敢出头,直到母亲难产去世前,一再叮嘱她“万不可拔尖出头,凡事活着最大”,虽然不懂母亲为何一直委曲求全,但她还是收敛起来锋芒,小心翼翼地做人。她从未得到过家庭核心人物—父亲盛纮的关爱,因为在父亲盛纮心中,家族的荣誉、利益,以及家宅安宁大过一切,他也从来没有在乎过子女真正的感受,所以明兰一直小心谨慎地生活,清醒通透且现实。她接受了祖母安排的门当户对的相亲对象—“经济适用男”贺弘文,最后与顾廷烨的结合,也是顾廷烨精心布下的一盘“棋”,巧妙设计,让明兰接受“除了答应与他结婚无更好的选择”这一现实。新婚不久,她也能坦然接受顾侯府长辈安排给她丈夫顾廷烨的妾室,并表现得非常坦然大度,她曾说“要把夫家当成东家,要兢兢业业些。未来还有几十年要过,总是指望他,他也会有一天嫌担子重的”。这些被动的接受,是因为自小便谨小慎微求得生存的她深知在礼教束缚,女子只能依靠家庭或男性的时代,女子处世不易,她们没有更多选择和追求的权利。所以,她没有对处境有过多的不平和不满,而是认清形势,在权力的犬牙交错中寻找到自己的一条路。

总体说来,两部作品均表达了女子可以凭借智慧、美德、自尊赢得理想爱情与婚姻的美好希望。在男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想要不依靠男性是不容易的,当时的社会环境確实没有给她们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权利。但是两个女主角都展现出她们的聪明机智、远见胆识、强烈的自尊心及深刻的思想,反映出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面对情感她们不凭一时的冲动作决定,而是勇敢直面现实,这使她们在爱情观念上有主见,保持了做人的尊严,体现了思想和理性的力量,并因之而最终获得幸福。两部作品中几个女性角色不同的婚恋观及最后不同的婚姻状况,是个人、家庭、社会、时代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即使时代不同,她们的婚恋观和生活哲学对现代女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期望通过本文的浅显分析,能为现代女性正确看待婚姻与爱情、情欲、经济与社会地位的关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534500511375

猜你喜欢
达西婚恋观伊丽莎白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傲慢与偏见
GC-MS法分析藏药坐珠达西中的化学成分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堤坝Forchheimei型非达西渗流场特性分析
靖边气田低速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