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网络意识形态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22-03-16 01:53李婷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新时代高校

摘 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场域,其工作的开展对社会的稳定、国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下,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还存在思想认知不到位、机制建设不健全、队伍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增强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领导权和主动性、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宣传用语等举措,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发挥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强大凝聚力,为大学生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大环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81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际格局和秩序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各方矛盾冲突加剧,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复杂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也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社會中的各种思想、观点在高校中投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悄然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其思想观念和行为特点决定着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向。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对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要义

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有序开展的核心要义,也是引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人民切实取得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果实,如今的中国更是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采和魅力,这都得益于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

高校历来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和培育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肩负着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与高校教育成效紧密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全方位覆盖,无形中要求高校建立起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运转高效的网络意识形态体系。那么,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网络意识形态体系建设的全过程有机结合,使之在网络意识形态体系建构的各个环节中落地扎根。

1.2 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行动指南

首先,高校各级组织和领导必须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的思想行动指南。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然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主要场域,谁掌握互联网,谁就掌握着时代主动权和话语权。其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运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勇担职责使命,推动立德树人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深度融合。真正把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抓牢抓紧,把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积极引导大学生与全国人民一道,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勠力同心,砥砺前行。

1.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意识形态建设的高校基础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发展创新的决定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高校要搞清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根本问题,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打好基础。要将“学生首位”这一理念贯穿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始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只有与大学生的利益同频共振,才能被学生群体普遍接受,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在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斗争中大学生将会成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强劲力量。

2 全面审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认知不到位

认知是行为的指向,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前提要对其形成良好的认知。当前许多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的工作文件设置方面不够重视,暂未形成专门的工作文件,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的职务不清晰、工作内容不明确的问题。再者,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相关工作的不重视,存在“事不关己”的现象,将网络意识形态的相关工作完全交由宣传部门进行,自身定位不明确。

2.2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协同机制不健全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在党委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职能部门协同进行,但是目前高校中针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之间职能界限不清晰的问题。在工作机制上还存在舆情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规范缺失、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导致舆情工作的开展无章可循、舆情日常管理的混乱、应对紧急舆情时反应迟缓等。

2.3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虽然在本质上与现实中的意识形态建设同根同源,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现阶段从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中,部分人专业知识还相对缺乏,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规律没有完全认识和掌握,对意识形态把控的程度和分寸还不够,对于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方式和方法不清晰,导致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实效性欠佳。思想政治课程作为意识形态传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往往很容易被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参与度还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协同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3 加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建议

3.1 高校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首先,高校在认知层面要重视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基础上,把握新时代高校网络识形态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及新问题,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大指示,不断提升自己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认知、增强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判断力与决策力,紧紧握住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其次,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切实担负起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责任。大学生身处多元的文化环境之中,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着自己先进的信息技术,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各种手段,无时无刻不在渗透自己的意识形态,试图消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瓦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这不仅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造成阻碍,甚至会威胁到国家安全。最后,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高校各级党组织作为“领头羊”,要发挥自己的领导力,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要有前瞻性的认知和准确无误的预判力,让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有的放矢。

3.2 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性

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是网络意识形态顺利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首先,要创新信息技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项活动与网络密不可分,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时事已是常态,因而,高校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能力、促进传播效能的提升,持续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其次,要加强技术监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载体日新月异,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部分大学生面对纷杂的网络信息,没有辨别信息的能力,加强网络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要加强网络融合平台建设。高校要以国家主流媒体传播信息为导向,建立国家、省市、高校多级网络媒体的联动机制,各级平台、信息、人员之间要加强交流、交融,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

3.3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良好的队伍建设决定着能否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之一。首先,高校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品行作风优良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并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以确保能积极有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其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涉及政治学、统计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综合素质要高,在大数据时代也要具备网络意识和网络思维,积极了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思想意识状况。最后,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表达的“假、大、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心理需要,因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高校教师可利用大数据等收集大学生喜欢使用的网络健康用语,把网络上具有亲和力的流行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相融合,创新教育活动中的语言语句,在“线上线下”都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3.4 强化责任考核机制,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

责任考核机制的设立不仅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职能人员起到督促作用,工作的实效性也会得以保障,将管理精细化,让每一项职能都能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一个小组、一个人身上。首先,要完善主体责任体系。高校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必须以责任的落实为基本的工作纲领,各级工作人员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切忌纸上谈兵。其次,要完善监督考核体系。考核机制的建立要始终坚持基本的科学原则,制定规范的、常态化的网络意识形态相关工作的考评办法,制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完整的考核流程。

3.5 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態工作引导的凝聚力

高校作为建设、传播、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在新媒体时代下,更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这一高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协同并进,增强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首先,高校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同时,要加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正向宣传,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多元网络社会热潮相结合,既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也要创新和变革网络宣传用语,意识形态宣传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其次,高校要不断促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开展蕴含中国文化的相关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通过自身实实在在的体验,感受中华文化,传承中国精神,从而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再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建立“一校一品”“一院一品”,将高校特色文化、院系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将校园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到最大,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有序、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要提高处理网络舆论反应的行动力。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都优于传统媒体,高校应加强警觉,要有危机意识,可以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机动组,随时待命,在突发网络舆情时,能及时、迅速处理,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具有控制和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另外,要提高网络信息觉察的敏锐度,在网络中对大学生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发挥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更庆.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管控与引导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2):101-106.

[3]玄铮.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88-90.

[4]柏杨,黄永宜.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6,(05):209-213.

[5]黄蓉生,唐登然.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实践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9-13.

作者简介:李婷(199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意识形态新时代高校
网络意见领袖视角下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逻辑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思考
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