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培育爱的互联者

2022-03-16 02:44赵敏
江苏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

编者按:新时代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学校校长治校的目标与准绳。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将培养爱的互联者融入育人理念,旨在促进校园生活的变革,培育新时代的接班人。

【摘 要】“爱·互联”的教育理念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为根,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爱的互联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着力培养爱的互联者,旨在从自我悦纳、群体共生、命运共同三个维度,让“爱·互联”能够落地生根、立体浸润与真正发生,让爱的互联者在校园中真实生长。

【关键词】学校文化;爱的互联者;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2-0031-04

【作者简介】赵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南京,210023)校长,高级教师。

当今时代,各类信息技术渗透在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使用扩展了儿童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然而,信息时代的孤岛效应日益加剧,在虚拟的世界中,理性的工具淡化了非理性的情感,数字的脉冲减少了生存的乐趣。面对工具理性和单向度的时代生活,只有蕴含“爱”的教育、传递“爱”的教育(为了爱、通过爱、在爱中)才能实现儿童外在世界的丰富和内在精神的充盈。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爱的互联者,既是时代变革的诉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又是学校文化的传承。

一、爱:时代变革中的永恒命题

1.回归爱的原点。

爱是人之根,是人深沉的精神需要,是人得以诞生、延续、发展的力量。[1]爱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需要应对或解决当下社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需要回归爱的教育。以爱为底色的教育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如若教育缺乏爱,便会丧失教育原本的温度。爱是人类普遍的愿望,是个体发展的深层次需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更是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纽带,面向人的教育最终都需要回归爱的原点。

2.传承爱的文化。

从孔子的“仁爱”到夏丏尊的“教唯以爱”,尽管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认为只有“爱的教育”才能直达学生的心灵。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师大附小”)传承著名教育家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以“爱的教育”构建校本课程,坚持为儿童生命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精心设计,期望在“日有所长”“月有所盼”“年有所伴”的浸润中,创造儿童一生铭记的生活,为儿童镌刻“爱”的印迹。[2]南师大附小仙鹤门分校浸润在博爱、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中,传承“爱的教育”。

3.实现爱的互联。

当前,信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重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一方面,儿童作为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天然具有互联的需求;另一方面,这是一个互联的世界,技术已改变传统时空的概念,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儿童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对“互联”拥有更高的需求。学校教育要满足儿童有关陪伴、理解、关怀的需要,进而加强其爱的体验、完善爱的认知、提升爱的能力,实现爱的互联,让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充满人文关怀。

二、爱的互联者:“童心母爱”的时代诠释

1.爱的互联者之内涵。

“爱·互联”是以斯霞的“童心母爱”为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在数字化、互联网背景下,以爱和互联思维为指引,通过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年段、跨媒介的关系网络,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爱的互联者与自我、他人、社会互联,心中有爱、懂得去爱、践行大爱,形成爱的互联者人格图谱。人格图谱由三层结构组成:第一层是总的培养目标;第二层是培养的关键维度,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的“爱的互联者”的人格特征,包括自我悦纳、群体共生、命运共同三个方面;第三层是从内在与外在表现角度对人格特征进行细致分解,提出的“爱的互联者”的素养特征,包括内心丰盈、热爱学习、自主规划、技术应用、同理共情、统整迁移、互助合作、家国情怀、国际理解、服务社会、信息素养等。

在外在关系维度上,爱的互联者具有自主性、利他性与时代性,从面向自我到群体,再到社会,层层扩展,逐步深入,与核心素养中要求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相呼应;在内在发展维度上,爱的互联者具有内促性、实践性与融合性,从晓之以理到动之以情,再到导之以行,循序递进,回归生活,与儿童发展的三维结构“认知、情感、行为”一一对应,使“爱”与“互联”真正成为爱的互联者生命生长的底色。

2.爱的互联者之特征。

其一,自主性与内促性互生。自我悦纳是个体个性和行为举止后果带来的心理体验的投射,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爱的互联者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悦纳自我。自我悦纳表现为内心丰盈、热爱学习、自我规划。具体而言,爱的互联者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调控自我,采取合理的归因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事件,从而热爱学习,做自我学习的主导者、发现者和探究者,实现自我内心与外在表现的一致性。

其二,利他性与实践性互通。群体共生是人性发展与充盈的自然需要,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爱的互联者要友善利他,服务利群,实现人与群体共生。群体共生表现为同理共情、统整迁移、互助合作、网络协作。具体而言,爱的互联者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并对他人的境遇有所移情而产生共情。

其三,时代性与融合性互进。命运共同是关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新理念,是儿童面向时代发展依循的价值观念。爱的互联者要热爱祖国,并在此基礎上关心世界的发展。命运共同表现为家国情怀、国际理解、服务社会、信息素养。具体而言,儿童要感受到自我、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互联关系,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具备公民意识,并借助信息网络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进的过程中关心人类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儿童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正确获取、筛查、整合信息,最终表现为爱祖国与爱世界的同一性。

3.爱的互联者之价值。

于儿童而言,内心丰盈、热爱学习、自主规划是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同理移情、互助合作是走向社会的基本前提,统整迁移、服务社会是个体自我实现的正确方向,国际理解、信息素养是个体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爱的互联者的具体内涵与特征是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养料,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内隐动力,成为爱的互联者是儿童自我发展的追求之一。

于教育而言,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爱的互联者,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便联结成了爱的教育网络。在充满爱的教育网络中,“爱”“互联”的元素可以为营造充满理解和包容的师生关系助力。爱的互联者能够拉近师生心灵距离,推动师生和谐共进;可以为搭建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发力,减少学生关系冲突和不必要的误解,形成和谐互助的班级风气;可以为打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施力,构建和谐、文明的优良教育生态;可以为建构健康、活力的教育生态圈蓄力,推动教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于社会而言,爱的互联者携带爱的因子,怀揣着互联的理想与爱的使命,表达爱、传播爱、延续爱、践行爱,是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元素;爱的互联者携带着理性的因子,拒绝冲动的言语与行动,懂得冷静发声,能够传播正能量,是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维护者;爱的互联者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如技术应用、网络协作、互助合作、统整迁移、服务社会等能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同时,爱的互联者具备国际素养、网络协作能力、家国情怀、国际理解能力、信息素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

三、校园生活变革:爱的互联者的培养实践

1.重构有教育味的空间,让“爱·互联”落地生根。

南师大附小仙鹤门分校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背景下,基于泛在学习理论和场域理论,基于未来学校的场景革命理念,打造引领教学创新、推动课程发展、拓展育人空间的泛在学习场域,重构校园学习空间,打造智慧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校园学习环境,落实“爱·互联”的教育理念,培育爱的互联者。

一方面,打造非正式的学习空间,通过构建和规划阅读区、实践区、探索区、创造区、互联区,设计和创立创客空间、探究世界、动手空间、互联视界等学习场域,给予学生多功能、个性化、泛在化的学习场景和基地,发展学生统整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互助协作的素养,提升信息素养和网络协作的品质。正式学习空间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重构,打破了固有模式,促使校园学习空间相互融合和交汇,提升学习空间自由度、灵活度和开放度。

另一方面,打造虚拟的学习空间,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构开放、自由的泛在学习空间,利用网络平台创生学习资源,借助互联的手段变革学习方式,创建更开放、更多元的在线智能学习云场域。南师大附小仙鹤门分校通过对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的重构,对学校进行场景革命,打造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学习信息和资源的泛在学习场域,为爱的互联者的生长提供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让其触手可及遇见“爱”,遇见“互联”。

2.融合有儿童味的课程,让“爱·互联”立体浸润。

爱的互联者的培养落实到课程时,应该以儿童为主体,基于儿童的视角,打造有儿童味的融合课程,充分满足儿童情感需求,将儿童与家长、教师、社会通过课程联系起来,让儿童形成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意识,最终培养拥有“爱的能力”的互联者。在课程内容上,将儿童与学习、生活、世界通过课程联结起来,真正让儿童有童真、童趣、童爱地成长。在实施方法上,唤醒教育的情感链接,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求,构建“童心生长”的情感网络,设立具有儿童味的主题学习小组、项目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在课程评价上,关注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注重各种素养能力的培养,追求综合素质与素养能力的互联。

3.创建有成长味的课堂,让“爱·互联”真正发生。

一是教学模式的变革。学校将传统的师生单项联结的教学模式转向师对生、生对生多项互联的“大问题导引式课堂”,形成更有效的共同体学习网。学校设计了基于大问题导引的学科内、跨学科和超学科的课堂实践模式,整合各学科领域资源,加强学科间融通,为学生构建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大问题导引下不仅能够主动、独立地学习,而且生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合作与交流,从而促使学生间的情感共振,构建平等、融洽、合作的学习关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爱的互联者的意识。

二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变革教师的教。在课堂教学中,南师大附小仙鹤门分校鼓励教师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采用线上、线下共通融合的教学形式,遴选整合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具有互联能力的学生,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变革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从单向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一是通过多元协同的方式培养其核心素养,二是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帮助其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冲突管控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适应能力,三是通过互联学习帮助其主动适应并应对具有挑战的问题或环境,发展在新兴环境中的适应力。

三是学习环境的变革。拓展课堂实践的时空条件,重塑学习空间,整合各领域、各学科资源,加强学科间融通,为学生构建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南师大附小仙鹤门分校构建“爱·互联”视域下和谐共生的学习生态链,以师生的学习共同体为依托,构建“人—知”互动关系,以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更少的讲授与更多的交往、更少的灌输与更多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促进学习方式从固化走向灵活,促进学习成就从一维走向多維,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规划、统整迁移与网络协作的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实现综合育人。

【参考文献】

[1]高德胜.论爱与教育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1-6.

[2]朱小蔓.童心母爱:永不熄灭的教育精神——纪念斯霞诞辰100周年[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2):24-28.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坚持创新,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
知行合一 文化化人
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视角
组织效能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