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康复机器人控制

2022-03-16 12:53穆海芳
关键词:肘关节上肢康复训练

穆海芳,郭 凯,2,胡 波

(1.宿州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信息融合与控制工程实验室,安徽 芜湖 241002)

脑卒中造成的肢体损伤会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初期需要接受临床医学治疗,后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对于损伤严重的肢体,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严谨的训练能够更好的帮助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传统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借助康复医师的经验和肢体,“一对一”手动帮助患者训练,不仅效率低,而且医师工作繁重[1-2]。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机器人技术用于康复治疗成为一个热点,康复机器人穿戴在肢体外部,协助康复医师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大大简化传统训练方法的过程,提高训练效果,加快恢复进程[3-4]。

电机驱动的康复机器人在稳定性、柔顺性等方面都有基本的要求,国内外学者在这些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文献[5]提出的模糊滑模导纳控制应用在外骨骼上肢康复训练,基本实现了人机协调,文献[6]中滑膜控制消除了机器人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文献[5]和[6]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滑模由于不连续的开关特性,往往会引起系统的震荡。文献[7]研究的自适应PID算法解决了人机交互问题,文献[8]把PID控制器应用到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但PID控制在受到患者恢复程度、负载不同等因素影响时,会导致系统的动态性能不好,如果将传统控制算法与智能算法结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文献[9]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实现下肢康复机器人的阻抗控制,文献[10]设计的鲁棒性PID位置控制器实现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轨迹的稳定控制,文献[11]采用模糊PID方法在线调整控制机器人关节运动轨迹的参数,提高了跟踪精度。

为保证PID控制器能够合理选取初始参数,在运行时又能使参数可以自适应调整,本文利用模糊理论,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得到PID控制器的最优初始参数。同时建立RBF神经网络,把PID的初始参数代入网络中训练,对PID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搭建基于MATLAB的仿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效果。

1 关节动力学模型

人体上肢的骨骼主要包括肱骨、桡骨和尺骨,依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完成上肢运动。肘关节是一个复合运动关节,既可以完成回转运动,也可以完成屈伸运动,它是被桡尺关节、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三部分包在一起形成的结点关节,桡尺关节主要实现肘关节的回转运动,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主要实现肘关节的屈伸运动。依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调肘关节的复合运动形式,进而牵引整个前臂的运动。

人体上肢的运动是柔性的,因此设计的上肢康复机器人也必须是柔性的。首先在机器人的制造材料上可以选择一些柔性材料,比如具有一定弹性的纤维布料,特别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穿戴式机器人,像衣服一样穿在肢体上,使用柔性材料更贴合人体皮肤感触,舒适性更好。其次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上,柔顺性和稳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采用电机驱动方式,再配合适宜的控制策略,即使在使用时面对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康复运动效果也不受影响。

本文康复机器人上肢设计有肘关节的屈伸和旋转2个自由度,在肩部有刚性固定构件,在上臂和前臂都有牵引的固定点,电机驱动安装在背部,由电机驱动牵引前臂模拟上肢运动,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机器人穿戴在肢体上实现人机互动,人机系统即人体上肢和机器人系统,人体上肢的动力学模型等效为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将上肢的前臂和上臂简化成两连杆,肘关节就是两个连杆的连接点,建立肘关节运动模型。肘关节空间动力学模型如式(1)所示。

M(θ)θ″+C(θ,θ′)θ′+G(θ)=τ-τ′

(1)

其中,θ是关节角度,惯性矩阵M(θ)∈Rn×n,离心力C(θ,θ′)∈Rn,重力项G(θ)∈Rn,n是自由度,控制力矩相量τ∈Rn,肢体主动作用力距τ′∈Rn。肢体的主动作用力是随着患者的康复程度变化的,可以在关节点安装一个扭矩传感器直接检测。

关节空间法规划的运动轨迹要以实际测量的肢体运动轨迹为基础,通常的做法是测量一个健康肢体的正常运动轨迹,通过实验获取大量的数据,作为规划轨迹,康复训练的过程就是让患肢跟随规划轨迹反复运动。在相同的规划轨迹下,由于不同患者的病情状况不同,可能会对部分患者造成不适,最好是充分考虑患肢的病况,根据病况下的生理局限给定规划轨迹,这样既保证能够激发患肢的主动运动力,又避免了造成患肢的二次伤害。设需要调整的规划轨迹角度用如下公式(2)所示,根据人机交互力估计的角度如式(3)所示。

θadj=θref-θest

(2)

(3)

其中,θadj是调整后的轨迹角度,θref是参考轨迹角度,θest是根据人机交互力估计的角度,Ti是人机交互力扭矩,J是机器人的惯性矩阵,JB是阻尼矩阵,JC是刚度矩阵。

2 控制系统结构

2.1 总体结构

PID控制理论非常成熟,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传统PID算法在确定合适的参数值时,一般是根据经验采用试凑法获得,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获取的参数值并不是一个最优值。PID在实际控制中,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需要根据系统出现的不稳定情况重新确定PID参数值,传统的PID算法无法做到这一点。模糊算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是完全建立在人的控制经验基础上的,经常用来解决难以建模的复杂被控对象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鲁棒性。RBF网络是一种局部逼近型的前馈神经网络,它既有在线辨识能力,能够在线辨识控制系统中的未建模部分,又具有快速学习能力,利用网络不断训练获得最适宜参数。考虑到不同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不同要求,同时又要保证能够稳定、准确、安全、简单的完成康复训练,为此本文设计了模糊PID与RBF-PID控制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模糊PID控制器输出PID的最优初始参数,将初始参数代入RBF-PID控制器,利用神经网络的快速学习能力,修正PID参数值,实现精确控制。

图1 控制系统结构

2.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如果PID控制器的参数初始值选取不当,容易使系统的响应速度变慢,超调量增大,严重影响控制效果。传统选取PID初始参数的方法大都是基于专业人员经验和的知识,效率较低。为保证初始参数的选取合理,本文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确定参数初值。

图1中,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是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输出是PID初始参数值kp0、ki0、kd0,e和PID参数的隶属度函数选择三角函数,e’的隶属度函数选择S型函数。设置e和PID参数的模糊集合有7个论域,即{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正大},用{NB, NM, NS, Z, PS, PM, PB}表示,设置e’的模糊集合有3个论域,即{负,零,正},用{N, Z, P}表示。根据经验总结获取模糊推理规则,例如当e较小、e’较小时,kp0应取较大值,以此类推,列出所有的推理规则,就可以得到kp0、ki0、kd0的模糊推理规则表如表1-表3所示。

表1 kp0模糊逻辑推理规则表

表2 ki0模糊逻辑推理规则表

表3 kd0模糊逻辑推理规则表

2.3 RBF-PID控制器设计

RBF神经元能以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函数,不仅能提高学习速率,还能避免陷入局部最小,是一种局部逼近的神经网络,经常用来提高系统的精度,增强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是一种3层前向网络,其输入到输出是非线性映射的,而隐含层到输出却是线性映射的。

图2 RBF结构图

图2中,输入层数为n,隐含层神经元(节点)个数为m,x=[x1,x2,…,xn]T为输入向量,ω=[ω1,…,ωm]T为隐含层到输出层的权值向量,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的输出hj选用高斯径向基函数表示,即:

(4)

ym(k)=h1ω1+…+hmωm

(5)

设在k时刻,传感器检测到的系统输出值为y(k),则RBF网络的误差为:

em(k)=y(k)-ym(k)

(6)

选取RBF神经网络逼近的性能指标函数如式(7)所示。

(7)

ωj、cji、bj的值采用梯度下降法求得,如式(8)、式(9)、式(10)所示,其中α是学习速率,β是动量因子。

ωj(k)=ωj(k-1)+α[em(k)]hj+

β[ωj(k-1)-ωj(k-2)]

(8)

bj(k)=bj(k-1)+αem(k)ωjhj+

β[bj(k-1)-bj(k-2)]

(9)

cji(k)=cji(k-1)+αem(k)ωjhj+

β[cji(k-1)-cji(k-2)]

(10)

设在k时刻,控制系统的输入值为r(k),则系统的误差e(k)=y(k)-r(k),PID控制器的输出为u(k),则增量式PID算法表达式如式(11)所示。

Δu(k)=u(k)-u(k-1)

=kp[e(k)-e(k-1)]+kie(k)+

kd[e(k)-2e(k-1)+e(k-2)]

(11)

采用梯度下降法调整PID参数值,各参数调整量为:

(12)

(13)

2e(k-1)+e(k-2)]

(14)

其中,雅克比矩阵为:

(15)

3 仿真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的方法,以某二两杆康复机器人上肢为例,观察肘关节的屈伸运动轨迹,使用Matlab软件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系统框图,做仿真实验。首先使用模糊PID控制器获取合适的PID参数初值,模糊PID控制器调整各参数的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PID各参数调整过程图

确定的PID参数初值为kp0=1.06、ki0=2.96、kd0=0.51,然后分别代入传统PID控制器和本文的RBF-PID控制器,观察两个位置跟踪曲线进行对比。上肢肘关节的康复运动角度在0~45°之间,RBF神经网络结构n=3,m=6,α=0.3,β=0.01,根据患肢恢复过程的特点,给定一个规划的康复运动曲线在前5s保持在5°,5s后角度缓慢增加,肘关节角位移跟踪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跟踪曲线对比图

可以看出,在前5s的保持状态时,两种方法的控制效果差别不大,5s后引入规划曲线,利用模糊PID控制器获取的合适初值,传统PID控制器也能追踪到规划曲线,但RBF-PID控制器与之相比,响应快、滞后小、精度高、稳定性好,追踪性能明显改善。为了进一步比较两个控制器的效果,给定一规划曲线,在10s时引入一干扰信号,跟踪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加入干扰的跟踪曲线对比图

可以看出,当加入干扰后,RBF-PID控制器因干扰信号产生的波动较小,重新追踪到规划曲线的时间较短,抗干扰能力较强。再给定一周期、幅值不固定的正弦波规划曲线,两个控制器的跟踪曲线对比效果如图6所示。

图6 正弦波跟踪曲线对比图

可以看出,传统PID控制器出现了明显的滞后,在规划曲线的波峰波谷点,误差也明显增大,RBF-PID控制器的滞后和误差都较小,说明即使在不太好的使用环境中,基于RBF-PID的控制系统仍然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4 结论

对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使用康复机器人进行辅助康复训练时,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本文结合模糊理论、PID算法、RBF神经网络建立了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器,使用模糊PID控制器合理选取PID算法的初始参数,优化PID参数选择的过程。建立的RBF神经网络用于PID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适应肢体的恢复进程。搭建基于MATLAB的仿真平台,对文中设计的控制器性能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响应较快,迟滞性小,跟踪误差较小,精度高,跟踪性能良好。

猜你喜欢
肘关节上肢康复训练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手术经验分享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上海市小学男生上手投掷动作发展中肘关节运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乳腺癌根治术后家庭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