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创新服务浅析
——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3-16 13:33齐慧敏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图书馆高职服务

齐慧敏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高职图书馆既是一个教辅部门,又是一个服务性职能部门,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具体而言,就是要了解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对读者坦诚相助。

在网络化时代,各种数码产品、网络游戏、网络书籍、即时通信工具等都吸引着学生。学校图书馆必须明确现在不能再被动等读者进馆,而是要主动吸引读者进馆。因此,服务的创新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迫在眉睫。

一、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服务理念创新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只有具备了“快”“新”“精”“细”的要求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创新。所以,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服务理念,并完成相应创新目标,才能实现高职图书馆优质化服务。如2021年5月,我校图书馆从社会科学阅览室和期刊阅览室抽调了新上架的40册图书和30本期刊,在体育馆设立了流动图书角,向接种新冠疫苗后在体育馆里留观期间的师生提供图书期刊借阅服务,这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服务方式创新

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从面对面服务向网络平台服务转变。面对面服务是一种传统的服务方式,读者必须来到图书馆才能接受这种服务。目前,网络平台服务的交流方式主要有解答式和交互式两种:解答式是比较基本而初步的服务方式,如校图书馆网站上的解答;交互式是图书馆在网络上与读者进行的一种实时交流,像我校图书馆2021年推出的Worldlib图书馆文献微信群每天8点到22点为群内教师查找资料服务,还有每学期的图书馆采编部采购前都在手机校讯通短信通知各位老师用E-mail方式向采编部提供所需要的书目及根据图书馆提供的书籍目录,挑选所需要的书籍名称。

(三)服务内容创新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包括书刊外借、图书续借、期刊阅览、读者咨询、借阅查询、自习交流、读者培训、读书活动、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信息浏览、电子资源检索等。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我校推出了超星移动图书馆APP,以及超星学习通APP服务。还于2016年推出了微信公众号服务,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每星期推送一期微信文章,其中包括晒好书、赏美文、深阅读、资源推荐、时政专题等栏目。

二、对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建议

(一)推陈出新,在图书馆购书上下功夫

现代社会,图书馆的资源包括传统纸质图书文献资料和电子文献资料,即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响应国家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在增加藏书方面,购置最新的专业书籍以及人文、历史、心理书籍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在谈到高技能人才的特点时提到两点:一是现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进入大学所学的东西,到大学毕业已经被更新了;二是新职业能力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在技能培养中强调很多在我们看来是非技能的东西,如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团结和组织规划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因此 ,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图书馆要在经费保证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购置最新的机械、电气、数控、车辆、材料、外语、经贸、社科等专业书籍,使读者始终站在专业的最前沿。此外,除了专业书籍,也应重视购置一些人文、历史、心理书籍,提高读者的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使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更有竞争力。在图书购置方面,可采用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并行的方式。

其中,电子图书具有容量巨大、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非独占性和无损害性等优点。如我校图书馆购买了超星、读秀数字图书馆,以及万方期刊数据库,还有会计师考试题库等在校图书馆网页上供广大师生共享。还在一楼设置了电子借阅机。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求,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探索建设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服务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推进国家、省、校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因此,根据职业特色和院系的需要,图书馆可以牵头建立本校的教学课件数据库、重点学科资源库、科研成果数据库、校企合作数据库等,形成一些有特色的数据库。

(二)进一步创新服务种类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除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即时通信等传统的服务种类,图书馆亦可将讲座服务,文化展览等多种服务类型引入到读者服务中来。讲座具有信息量大、反应及时、交流性强、普及面广的特点。如我校图书馆曾在读书月聘请了包头师范学院教授作了题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讲座。

利用馆舍举办的传播文化的一些展览,可以陶冶读者的情操,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校园第二课堂的作用。如我校打算响应国家在高职院校发展工匠精神而专门设立工匠阅览室。也可以根据国家“双高计划”中的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开设校企合作阅览室,为在校师生和合作企业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环境。将合作企业资源资料放入校企合作阅览室,帮助学校师生了解企业,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三)做好读者宣传工作

图书馆指引手册是用来全面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的位置和开放时间、各阅览室和书库分布、各专业文献分布、各种服务、各种文献使用方法、进馆规则等。如我校图书馆每学年新生开学都要制作新生入馆指南的宣传册发放到学院各系的学生手中。当然,也可以与校报合作,在新生刚进校一个月期间做一期图书馆的专栏,用于刊登图书馆快速指引手册和图书馆相关文章;也可以将图书馆快速指引做成视频,方便学生更生动地浏览图书馆。

开展读书月活动,以纪念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促进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在校园开展多样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征文”“读书知识竞赛”“美文诵读”“读书手抄报”“读书讲座”“主题黑板报”“班级图书角”等。如我校在2021年读书月开展了多项活动,包括百年党史,百本图书,百日推荐活动。精选100本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包括人物传记、诗词汇编、历史研究等,在图书馆阅览室专设推广书架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在100天的活动时间向读者推荐100本图书;与学生工作处合作开展“读红学 诵经典”——校园美文朗诵赛,经过比赛同学们增长了见识,产生了阅读优秀作品的兴趣和爱国爱党的情怀;与各系部合作开展“学史爱党 学史爱国”校园党史知识竞赛;与宣传部合作开展书香校园随手拍手机摄影作品比赛;开展分享“记忆中的那本书”活动;举办读者座谈会,2021年5月我校图书馆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之“我为群众办实事”读者座谈会 。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高职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为广大读者提供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图书馆是知识、情报、信息的传播中心,在读者信息素质教育中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如我校在学生选修课中开设《文献检索》及《信息技术》课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由图书馆的老师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基础支撑。提升国民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重大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能够增强信息意识、提升计算思维、促进数字化创新与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为其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和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信息素养课包含信息安全、项目管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程序设计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区块链等内容。

(五)规范管理,做好馆员素质提升工作

馆员应将信息分门归类地对用户加以引导,从过去的借阅员转化为现在的信息专家、系统专家、信息向导等角色。

总而言之,网络的飞速发展,高职的教育改革,图书馆自身管理和服务的创新都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永远是图书馆的工作宗旨,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目标。我们应借着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猜你喜欢
图书馆高职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去图书馆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