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纵三横,提升就业时效性
——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3-16 14:50马源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岗位职业家长

马源源,杨 果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1 案例简介

案例1:2019年7月,2017级中建八局企业试点班学生满怀期待奔赴实习岗位,打算一展拳脚。实习不过短短两月,开学初期,笔者就陆陆续续接到电话,无一不是控诉作为一名职场菜鸟的生存血泪史。更有甚者,直接闪辞出现在你的面前,声泪俱下诉说作为一名打工人的心酸。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底,该试点班共计违约12人,占班级人数的1/3。

案例2:2021年5月,大型春季招聘会的热潮逐渐冷却,隧道3193班45人,已就业27人,剩余18人迟迟不见动静,经过就业摸排,18人空前的团结一致打算专升本,而这18个人中有挂科5门的、补考未过的、高数英语勉强及格的13人次。

两个案例呈现出就业过程中任性违约和懒就业的两个突出问题。

2 案例分析

2.1 工作岗位不适应

学校的规律作息和项目部的高强度作业是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使得部分学生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混淆的生活作息让没有上过夜班、平时纪律观念淡薄、身体情况欠佳的同学极其不适应。根据麦可思研究,“95后”“00后”因“对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工作要求高、压力大”“准备求学深造”的离职比例逐年升高。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目前的“00后”早已跨过生存需求,越来越多的注重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新兴的网络职业方式,如:抖音直播、微商、个人自媒体等更受学生的青睐。

2.2 综合技能不匹配

在岗位技能需求方面,连续几年以来单位反馈学生定岗实习总结,多次提出学生的办公技能和专业技能急需提高,以满足岗位需求。企业想要的是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人才,而不是人人都能当的螺丝钉和板砖。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紧张的工作节奏,部分学生很难静下心去主动学习,学习态度决定是否能在工作岗位走得更远。

2.3 个人追求不明确

由于对行业发展、专业前景缺乏客观的认识,很多学生进入校园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要干什么。安逸的校园生活刚刚适应却被通知要找工作,技能空虚+特长缺失+基本素养低下导致前期因为没有提前做功课错过就业后期又随波逐流跟着专升本。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存在盲从心理。

2.4 学生家长不支持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家长和社会的宽容度在提升,家长宁愿“养孩子”也不愿降低就业标准,使得毕业生缺少求职的压力和动力。产生这样的心态的背后,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家长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专业前景甚至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个性特征缺乏完全了解,对于学生的能力水平缺少客观认知,使得家长对孩子的诉苦深信不疑。这就产生了双向矛盾问题,既耽误了就业时机,又使得学生缺乏“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

3 具体措施

3.1 “三纵”,按照学生成长的时间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3.1.1 大一阶段做好专业认知,明确就业定位,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步:通过专业介绍大会、实训基地参观,帮助同学初步完成专业认知,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兴趣基础。第二步:通过大师讲座,盾构大讲堂让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第三步:一名优秀毕业生对接一个班级,作为本班“帮主”进行答疑解惑,对今后的工作概况有个清晰的认识,明确就业定位。

3.1.2 大二阶段精准信息统计,深化就业观教育,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步:针对学生就业意向进行摸排,做好精准信息统计,做好形势分析和前后比较,以班为单位组织模拟招聘会,营造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帮助学生主动抓住机会,积极就业。第二步:做好重点保障人群的就业工作,精准筛选和识别建档立卡、低保、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打通就业帮扶绿色通道。制订《精准就业帮扶实施方案》,建立信息数据库和“一对一”就业帮扶台账,确保特殊群体在毕业前100%就业。第三步:做好专升本学生和征兵入伍学生的摸排,做好服务工作。精确辨别“慢就业”和“懒就业”的两类不同现象,首要任务是做好“懒就业”学生的引导。

3.1.3 大三阶段做好心理疏导,加强帮扶力度,明确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步: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出现的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岗位工作难上手等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多指导,引导学生尽快完成职业角色转变,适应岗位。第二步:对于掉队的学生,建立“未就业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群”,开展教师党员一对一就业帮扶措施、毕业班文化论坛系列讲座等,查找就业困难症结,耐心引导,端正就业态度,转变就业观念,争取早日跟上就业大部队。第三步:挖掘毕业生、顶岗实习生中的岗位能手,一对一对接新生班级,进行老带新答疑解惑,促进新生形成早期良性的就业观,形成良性闭环。

3.2 “三横”,从量化考核、平台拓展、家校联系三个层面进行就业质量提升

3.2.1 量化考核,提升就业能力

以量化考核的形式获取就业推荐资格,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推进学生参与一系列“硬核”活动。如通过日常的考勤管理对学生宿舍卫生、自习课管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如果违纪三次以上,则推迟推荐就业。对暑期社会实践、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的参与率进行考核,参加专业比赛、二课活动、社会实践至少1次才能获得就业推荐表,从而提升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职业品质,夯实就业基础。

3.2.2 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实施“6个1”就业提升行动,即每个班进行一次模拟面试演练、指导每个学生制作一份简历、每个学生进行一次自我介绍、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次就业面试、每个学生就业前和家长进行一次沟通、每个学生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夯实学生就业基础,确保一个都不能掉队。

拓宽就业渠道,采取“四个一批”,即主动联系一批用人单位、紧密联系优秀校友提供一批岗位空缺信息、专业教师推荐一批专业岗位、网络搜集遴选一批专业契合的招聘信息,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多元化。

3.2.3 家校畅通,排除阻力

利用家长微信群、线上家长会、一对一电话沟通等形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通过横向时间对比和纵向专业分析,就近几年学院就业、升学情况和各类优秀就业实例引证,做好观念澄清,使得家长了解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就业环境、今后的发展。

4 案例反思

4.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就业价值观念引领

学生就业慢、就业难,归根究底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引导学生把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需要密切结合起来,要调整职业心态,勇于到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增长才干,步入工作岗位后,要立足本职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在就业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4.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经历萌芽期—成长期—实践期三个过程,具体来讲,大一为萌芽探索期,大二成长定向期,大三实践准备期,辅导员在学生的生涯规划中扮演着管理者、指导者、参与者和陪伴者的角色,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利用合适契机烘托积极就业的氛围。

4.3 做足家长功课,破除就业偏见

不得不承认,目前学生家长已成为学生就业途中的一大阻力,做好家校联系,是就业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要及时帮助家长弄懂就业政策,解答家长重点关切问题,消除家长心中的“症结”。

猜你喜欢
岗位职业家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家长请吃药Ⅱ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