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新变化及其策略的研究

2022-03-16 14:50梁伟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新课程德育

梁伟雄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竹坑小学,广东 广州 511300)

0 引言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中小学的贯彻实施,使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及方法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些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学校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1]。为此,本文选择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新变化及其策略为研究课题,以求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

1 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内涵阐释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内涵,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德育,所谓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就是指在新课程改革前提下开展的德育工作。它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教育目标;二是教育内容。德育的教育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之分:总体目标的基本内容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爱人民,具有良好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学段目标有小学低年级目标、小学中高年级目标、初中学段目标和高中学段目标四个档次目标。德育的主要内容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

2 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特别是2017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与《指南》规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甚至老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产生[2]。主要表现在

2.1 重“智”轻“德”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把追求升学率,最终能考取大学,作为他们的成绩来进行标榜,而且可以说这一思想观念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虽然,他们也认同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从他们所说所做的行为来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有的教师只是把德育停留在口头上,向学生传授德育观念只是一种应付差事,不去认真备课;甚至还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将本来属于德育的课堂时间,挪为数学或语文课堂时间,给学生潜意识地造成一种德育课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印象。而对数学、语文课的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却是另外一种的重视程度:有的教师置国家一再强调的要为学生减负的重要指示于不顾,不仅家庭作业的任务繁重,而且还擅自延长上学时间,延缓放学时间用于补习数学、语文;有的学生家长甚至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之后,还要另外给学生添加课外作业,连星期天的时间都要占用。教师和家长的这些认知和行为,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本文认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关键是要转变教师和家长的思想观念[3]。

2.2 德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实际联系不紧密

现实的德育内容只给了一个大的教育框架,缺乏教育具体内容,缺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支撑点,缺乏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德育制定的目标也比较单一,德育的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缺乏社会生活的实际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显得有些不协调,不合拍[4]。

2.3 德育的目标过于宏大,缺乏社会生活的现实性

现在学校德育的目标有些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生活的支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德育目标的制定,不能光是口号性的,要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具体制定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记忆深刻,努力去做[5]。

2.4 学校、家长、社会对德育的发力不协调

从学校方面来讲,没有结合家长的愿望、社会多元化对学生的影响编写既符合党和国家对德育的总体要求,又针对学校、家长、社会三方的实际情况的,具有实用性的校本德育教材;从家长方面来讲,不顾学校对德育的要求和社会现实方面的影响,只从自身的利益来要求孩子;从社会的利益各方来讲,在考虑自身发展的时候,没有考虑自身的发展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最终,有可能造成学校、家长、社会的三方努力,互为抵消,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 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3.1 结合实际编写校本德育教材

小学生对高、大、深的德育理论既不懂,也理解不了,如何才能使他们对德育课程既要听得懂,还要感兴趣,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德育的切入口,从学校、家庭、社会,小学生看得见,听得懂的故事开始讲起,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式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知道要尊敬师长,讲文明,懂礼貌,爱祖国,将来要报效国家的道理[6]。

3.2 建立健全教师考评机制

小学生的德育,教师讲得如何,做得如何非常关键。要切实扭转教师口头讲一套,实际做法又是另一套的不良作风;要切实扭转过去那种评价老师业绩的传统考核办法,要把学生的德育成绩与语数成绩作为同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的德育成绩不合格同样不能升级。对教师的年终业绩考评,无论是政治教师,还是语数教师,都要讲德育的开展情况,效果情况列入其中一并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将来晋级、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3 加强学校、家长、社会的联系和互动

德育的实践证明,加强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三方联系和互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极为关键。学校的德育要紧密联系两头的实际:一是学生家庭实际。就是要争取家长的配合,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家庭的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等等;二是社会实际。就是学校要适时与政府部门、学生居住社区取得联系,争取得到支持和配合,及时了解社会动态,紧跟时代脉搏,调整德育的内容,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创设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3.4 贴近生活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实践证明,讲授小学生的德育课程,联系学生周围的人和事,联系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具体实际进行德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看得直观,想得明白,真正搞清楚其道理,记在心里。比如,学校可以联系本校、家庭、社会以及自然界等各层面的具体实际,设计德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德育的内容,体悟其中的道理。

3.5 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小学的德育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德育的内容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学习素材相结合,分成若干个不同类型,设计成小学生喜欢看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结合学校娱乐活动的开展,比如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讨论学校校风建设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等,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其中,从中接受教育。

3.6 学校定期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结表彰会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对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的自身职责所在。但是在具体的执行当中,难度和问题却不少,往往在“智”和“德”“智”和“体”这三者之间出现问题,或左或右,很难平衡的摆正位置,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找出经验和不足,以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每学期或每学年开展一次总结评比,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很有必要,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德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影响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基于此,本研究对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条对策,这就是:结合实际编写校本德育教材;建立健全教师考评机制;加强学校、家长、社会的联系和互动;贴近生活实际开展德育工作;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学校定期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结表彰会。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新课程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