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以嘉兴市为例

2022-03-16 17:4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嘉兴技能院校

何 莺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浙江·嘉兴 314036)

我国经济正由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嘉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中心,经济发展在长三角乃至东部发达地区中型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嘉兴市经济、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分析,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出发,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粗浅建议。

1 嘉兴经济特点

2020年嘉兴市GDP为5509.52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迫近17000美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发展阶段看,总体处于后工业发展期,其特点为:

(1)经济类型以小微企业为主。据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下称四经普)资料,正常运行企业法人9.32万个。从企业数量看,小微企业占98%,比第三次经济普查(下称三经普)增加0.63个百分点。从就业贡献率看,小微企业就业人员占59.49%,较三经普时增加2.06个百分点,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途径。从资产和营业收入看,小微企业贡献率分别达57.41%和51.1%,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与全省相比,嘉兴的小微企业企均从业人数、企均资产、企均营业收入和人均资产高于全省平均。小微企业大多集中于加工制造和传统服务业。这些行业相对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弱,转型升级意愿比较强,但资本、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积累不足。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15.81%,比大中型企业低1.5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技能人才拥有量占全部技能人员的比例为39.63%,比三经普时下降8.63个百分点,其中,高级、中级和初级技能人员分别下降9.0、4.68和7.91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主,传统产业比重偏高。2020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3:51.9:45.8,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6.5%,制造业是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撑。进入新世纪,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改造,向高端化方向提升发展,但统产业占比仍偏大,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据四经普资料,纺织、服装、皮革和化纤四大传统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虽比三经普下降了12.19个百分点,但占比仍达25.66%。规模以上17大传统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为 65.5%。这些产业不同程度存在资源要素约束大、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3)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动能加速转换。近年来嘉兴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全面实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全力培育以高新技术、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新经济持续发力。重点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精密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关联制造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5%,保持全省第三。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人工智能制造业蓬勃发展,2020年分别增长22.6%、24.2%和29.2%,大大高于规上工业4.9%增速。

2 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嘉兴独特的区位决定了经济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受益沪杭等高端资源辐射,直接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产业链生态的构建,成为先进制造、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的重要基地。同时,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环境等要素约束越来越突出,人力成本快速增长,倒逼经济发展从粗放消耗向集约经营转变、从要素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嘉兴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顺应时代趋势、体现嘉兴特点。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嫁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二是全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增量应主要面向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已有新兴产业集群做强做大。聚焦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引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和“链长”企业,构建嘉兴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强化数字经济新优势。利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加快完善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四是加快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近几年引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和G60科创走廊的引领作用,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3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人才决定着一个区域的创新实力、发展潜力和产业层次。对嘉兴而言,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还是壮大发展新兴产业,都必须依赖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从人才需求结构看,不仅需要引领科技创新的精英人才,也需要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技能人才。精英人才是塔尖,而应用型技能人才是塔身和塔基,技能人才需求更大、覆盖面更广,作用更为直接。一是传统产业转型需要技能型人才。对占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主要是引入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应用自动化、信息化,实现机器换人,提高产品档次、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技能人才是首选,需要依靠中高级技能人才进行技术消化、产品革新、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和设备维护优化等。二是技能人才是高端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新兴产业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高,知识密集型特征明显,高技能人才是需求主体。需要靠高技能人才对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等全面驾驭。随着产业高端化和技术融合化,对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增加,需要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高超操作技能和更强创新思维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而目前技能人才队伍状况显然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据四经普资料,规上工业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仅为11%。据对部分企业调查显示,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和招收难是大部分企业的共同诉求。三是培养和引进技能人才任务艰巨。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嘉兴订制”产教融合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举措,加快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计划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20万人,比2020年增长32%,高技能人才达到38万人,增长36%,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35.7%。这从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还是现有培养的能力来看都属超常规的,任务十分艰巨。

4 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技能人才不强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制造业。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受到高度重视,但不可否认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短板。

(1)观念认识亟待纠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革,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学技术、进企业、当工人”不再成为年轻人和家长的主动选择,生产一线不再成为崇尚的就业选择。这些必然影响到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基层一线的高等职业院校吸引力。高等职业院校生源来源、招录制度与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不相匹配。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录取批次靠后,生源质量和文化基础逊于一般普通院校,学习动力和进取性不足。同时毕业生在生产一线的流失率偏高,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相对普通高等教育建立时间相对较晚,扮演着辅助和配角的角色。这几年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很快,但从招生数量、办学规模和办学档次上仍然滞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中小学校职业启蒙教育、技能兴趣培养和职业规划培育还未起步。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层次缺乏有效衔接,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特点的考试招录制度还未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和能力难于满足现实需要,毕业生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

(3)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机制缺乏协同性。高职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对外部依赖更大。职业教育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要走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道路,需要政府、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协作,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有机衔接。尽管目前建立了包括职教集团在内的各种合作平台,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主要以政府为主,企业、行业主体意识不强,实质参与不多。多元办学体制不够健全,投入明显不足,学校实验、实训设施更新慢,与产业、科技发展脱节。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理念、需求、目标不尽相同,劳动力市场化使得育人与用人相互脱节等,导致企业在合作中难以深入,有的流于形式。教育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少部分企业甚至将学生实习实训作为一般员工使用,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很难触及和进入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和职业情景,难以将学校专业学习通过企业的实习实训变成实践技能。

(4)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与产业对接不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够。产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取向。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涌现。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变化,在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上进行调整。但目前大多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跟不上产业和人才需求变化,与所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接不够紧密,匹配度不高;专业结构和企业岗位需求吻合度不高,专业的职业特性不明显;跨专业知识整合和专业群建设意识不强,多学科融合不够;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关联度不够,与行业新技术脱节等。

5 高职教育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好地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和匹配性,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发展。

(1)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大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政府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战略。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加强中小学校职业启蒙教育、技能兴趣培养,清理对技能型人才在使用、薪资、落户、晋升等方面的歧视政策,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对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认识误区,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到学技术的行列。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加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稳步发展职业本科,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教高考”制度,畅通职教人才培养输送渠道。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录自主权,增加属地学生招录比例,增加本地就业率,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完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既涉及学校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问题,也关系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深度合作的问题。要使产教融合真正发挥作用,关键是要解决各方利益平衡问题,使各方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和协同合作。政府要统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给予产教融合企业金融、投资、税收和信用等激励政策,建立由政府牵头,学校、行业和骨干企业等参与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从基地共建、专业共建、人才共培和项目合作等方面探索实现形式。加强“校企共同体”建设,推动校企共建企业或产业学院,形成多元办学体制。鼓励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和高技术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引导企业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

(3)基于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高等职业院校要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加强对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论政和把握。要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产业先进技术为元素,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做好产业和专业建设对接。建立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努力设置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专业。深化专业建设,形成专业、专业群和专业集群并存的新形态,探索培养复合型、通用型人才方法和途径。学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共商专业和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构建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对应,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组织形式与企业生产同步的课程框架。

(4)要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培养和职业成长,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参加国际国内进修、继续教学等方式促进教师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引进领军人才、行业权威,培养成为专业或专业群带头人。根据专业特点,聘请大师名匠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提升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加强校内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和基地建设,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要加强投入力度,加快更新替代的频度,实时对接科技发展的速度,确保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先进性、完备性。

猜你喜欢
嘉兴技能院校
《初心》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卷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