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观察

2022-03-17 22:41岩坎扁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治疗效果

岩坎扁

摘要:目的:探究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6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及对照组(肠炎宁治疗),各38例。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36例(94.74%)高于对照组27例(71.05%),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9例(23.68%)比较,观察组的恶心、皮疹、纳差等发生率3例(7.89%)显著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通过采用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能够提升疾病疗效,明显改善疾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傣药灌肠;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在临床上炎症性肠病(IBD)是主要因遗传、饮酒、饮食、免疫等因素造成的多发肠道疾病,表现为肠道内菌群失调,对肠腔抗原物质应答反应异常,有较高的疾病复发率,严重者发生便血,表现为里急后重感、腹痛、腹泻等[1]。因此病病因复杂,在不同人群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当前的临床上多选择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显,病情反复。基于此把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用于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的共7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展开治疗,现将相关病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共7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区间范围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对照组38例实施肠炎宁治疗,观察组38例实施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经伦理审核。对照组病程(4个月~11)年,平均(6.88±2.16)年,男26例,女12例,年龄(22~66)岁,平均(43.38±4.11)岁;观察组病程(5个月~12)年,平均(6.94±2.21)年,年龄(21~65)岁,平均(43.44±4.06)岁,男27例,女11例。炎症性肠病各项指标比较无意义 P>0.05。排除标准:缺血性肠炎、慢性胰腺炎;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心肺功能和精神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不全;不服从医嘱;对治疗药物过敏者。纳入标准:提供详细资料;临床上表现为里急后重感、腹痛、腹泻等症状;无药物过敏史;符合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2]。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傣医证候诊断

1.1.1鲁短皇(热性炎症性肠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时干时稀,次数增多,带少量脓血粘液;形瘦体弱,精神欠佳,口干舌燥,下腹灼热疼痛,摸之有条索状物;舌边尖红,苔黄厚腻,脉行深细而快。

1.1.2. 鲁短嘎(寒性炎症性肠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时干时稀,次数增多,带少量白色粘液;形瘦体弱,精神欠佳,下腹隐痛,摸之有条索状物;舌质淡,苔白厚腻,脉行深慢而无力。

1.1.3镜所见①粘膜可见充血、水肿、散在点状或片状红斑;②粘膜多發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呈弥漫性分布;③粘膜粗糙呈颗粒状,粘膜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④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变钝或消失。

1.1.4 粘膜活检 组织学检查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常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及上皮变化。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患者实施1g/次,3次/d的肠炎宁(国药准字Z36020518,规格:0.42gx12片x2板/盒,江西康恩贝中药有限公司(原江西天施康弋阳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干预1个月时间,共1个疗程。

1.2.2观察组

根据傣医证候诊断:便稀者:取抱勒(金花果)20g,嘿涛罕(大黄藤)25g。水煎3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早晚各1次;便秘者:取抱楞(大黄)20-25g,嘿涛罕(大黄藤)20-25g。水煎3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早晚各1次。每次灌肠至少坚持20~30分钟,药液温度适宜。腹痛较甚者可服用傣成药健胃止痛胶囊1g po Tid,腹泻患者可服用泻痢灵胶囊1g po Tid,7d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复查结肠镜粘膜正常;有效:腹泻次数减少,其他症状改善,复查结肠镜粘膜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未见改善,复查结肠镜粘膜较前无明显改善。(显效+有效)/38例*100.00%=治疗总有效率。2)不良反应[4]:主要包含恶心、皮疹、纳差等,总发生率=(恶心+皮疹+纳差发生例数)/38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量资料取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得到结论P<0.05,则表明结果的统计分析要求。

2.结果

2.1比较临床疗效:观察组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36例(94.74%)高于对照组27例(71.05%),显示出给予患者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9例(23.68%)比较,观察组的恶心、皮疹、纳差等发生率3例(7.89%)显著较低,显示出给予患者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可改善不良反应的效果,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炎症性肠病,是由于体内四塔功能不足,加之饮食不节,损伤土塔,水食不运,阻滞中、下盘而致。根据寒热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清火解毒,止痛止泻和温土健胃,止痛止泻进行治疗。傣药灌肠疗法治疗,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病因病机分析:鲁短(炎症性肠病),是由于体内四塔功能不足,加之饮食不节,损伤土塔,水食不运,阻滞中、下盘而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泄泻反复发作,持续两个月以上,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时带少量粘液脓血,左下腹疼痛,摸之有条索状物。临床上傣医分鲁短皇(热性炎症性肠病)、鲁短嘎(寒性炎症性肠病)两型。根据寒热性質的不同,分别采取清火解毒,止痛止泻和温土健胃,止痛止泻进行治疗。傣药灌肠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健胃止痛胶囊:方中姜黄味苦、微辣,有臭气,性温。入水、土、风塔。能活血止痛,行气破瘀,凡气不和而致之病症均可治。缩砂仁味微辣,性温。入土、风塔。补土健胃,理气止痛,行气消胀,二药为主药;草豆蔻、九翅豆蔻、红豆蔻、鸡矢藤 、水菖蒲助姜黄、缩砂仁发挥行气止痛之力;山乌龟味苦、微麻,入土、水、风塔,具有清火解毒,除风止痛之功,金刚纂树心,清热安蛔化虫,助主药增强疗效,同时兼治虫症,安蛔止痛,均为为辅助药;山大黄味苦,性寒,入水、风塔,能清火解毒,抑制以上诸药之燥性,同时具有清泻胃中积热之功,为抑制药。全方合用,具有补佤约塔(风)行气滞、活气血、止泻痢、助消化、安蛔之功。泻痢灵胶囊 :方中楠秀(白花树皮),性寒,入土、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涩肠止泻之功,为主药;抱勒(金花果)、故季马(大莲座蕨)、嘿亮郎(铁藤),几补(老虎楝),性凉,味涩,入土、风、水塔。具有清火解毒,涩肠止泻止痢之力,助主药增强疗效,为扶助药。全方合用,共同发挥清火解毒,涩肠止泻止痢之作用。以使毒邪清,中盘通畅,土塔运化功能恢复,而四塔平和,诸症消失。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36例(94.74%)高于对照组27例(71.05%),显示出给予患者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9例(23.68%)比较,观察组的恶心、皮疹、纳差等发生率3例(7.89%)显著较低,显示出给予患者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可改善不良反应的效果,差异有意义。经本研究结果显示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通过采用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产生的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经在临床上把傣药灌肠配合口服治疗的方式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能够提升疾病疗效,明显改善疾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宜航,路娟,李光,等. 泻痢消片治疗实验性结肠炎的研究[J]. 医药导报,2013,32(7):881-884.

[2] 田亚针,张晨曦,杨涛,等. 益生菌和粪菌移植调节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21,42(19):250-259.

[3] 陈亚梅,朱晓萍,周英凤,等. 炎症性肠病患者鼻胃管置管最佳证据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20):1825-1829.

[4] 文友飞,周旭春,杨花花,等. 膳食纤维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38(1):124-128.

3820501908251

猜你喜欢
炎症性肠病治疗效果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免疫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患者肝胆肠外表现的检出及治疗情况调查